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校园是一座象牙塔 » 长篇青春小说《校园是一座象牙塔》(连载)第八章(3)

长篇青春小说《校园是一座象牙塔》(连载)第八章(3)

    出生于奥匈帝国波希米亚的古斯塔夫·马勒,应该算交响乐史上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声乐交响化,交响声乐化是马勒的代名词,打破前两个世纪的顽固调性,开创现代音乐的崭新道路,这位敢于挑战传统殿堂的一代巨匠,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和怀想。林寒英为大家播放马勒的代表作《第四交响曲》。老师和同学们顺着乐曲的逐步展开,徜徉在天国神秘而带有伤感的氛围中。奏鸣曲式的第一乐章刚开始,长笛夹杂着动听的铃儿的声音,舒缓低沉;活泼的圆号带动了现场听众的情绪之后,以哀婉著称的大提琴,从容不迫地展现出作品的次要主题;单簧管和双簧管接二连三地紧紧跟上,清新悦耳的小提琴放缓了明快节奏,双簧管变得激烈亢奋起来;与开头相似,长笛和铃儿又一次熟悉地响起,小提琴以独奏方式表现作品的主要主题,通过有秩序地反复转换调性后,小号、圆号、双簧管依次奏响;最后在管乐的洪亮伴奏下,大提琴和小提琴拉起了作品的次要主题,在小提琴的高音区范围内慢慢结束。

    好听吗?同学们,林寒英问大家,又诙谐说,毛副校长已经醉了。

    在讲解中,林寒英剖析得恰如其分,马勒的故土复杂多样,奥地利、德国、波希米亚、犹太民族,似乎属于那种没有祖国的匆匆过客,这就平添了几许漂泊不定的沧桑感,《第四交响曲》也就成了作曲家苦涩心田里一份游子般的寄托。

    分析完毕,进入由大调转为小调的第二乐章,小提琴用普通调弦方式,独奏流行于奥地利农村的民间舞蹈兰德勒舞曲,同时管乐开始依次悄悄浮现,木管乐器吹奏出严谨的序奏音律,独奏小提琴达到高潮后渐渐平息。变奏曲式的第三乐章,用大提琴庄重开启作品的主要主题,再以悠扬的小提琴配合切入,后同呈现作品次要主题的双簧管形成鲜明对比,小提琴此时悲歌一曲,平缓以后不久,大提琴和单簧管交叉互动进入快乐的行板。舞蹈曲风的大提琴很快以第二、第三、第四变奏达到高潮阶段。结果木管慢悠悠地以隐秘神奇的音调完成这一乐章。到了著名的包含声乐的第四乐章,单簧管吹奏出天使般的空灵,以此烘托女歌唱家的优美嗓音。这个乐章的代表歌曲《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犹如神灵下凡,芙蓉出水。

    WirgenießendiehimmlischenFreuden,

    D'rumtunwirdasIrdischemeiden.

    Keinweltlich'Getümmel

    HörtmannichtimHimmel!

    LebtallesinsanftesterRuh'.

    WirführeneinenglischesLeben,

    Sinddennochganzlustigdaneben;

    ……

    毛复兴听到这儿暗自庆幸,自己的夫人周倩曾毕业于同济大学,一口漂亮流利的德语,也让身边的他沾光不少。如今他的德语水平几乎同俄语差不多。近来一段时间,他循环往复倾听了马勒的一系列作品,惊奇地发现,此类音乐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持续着亘古不变的永恒性,更为可贵的是,马勒将标新立异的奇特幻觉融进美好的乐曲中,而不仅仅局限于向听众袒露大胆冒险的探索。

    回到家,毛复兴仍意犹未尽,客厅里满是德语女高音的天籁之声。周倩一听日耳曼语言,也坐下来洗耳恭听。毛慧琳见父亲如此诚恳地谛听现代交响乐,就卖弄说,爸爸,除了马勒,你还听过谁的,巴托克?

    巴托克是什么人啊?毛复兴莫名其妙。

    他是匈牙利钢琴家,应该算现代派音乐的领军人物,有不少评论家还认为他的能力并不比莫扎特差。

    看到没有,周倩说,先是那位叫斯特拉文的司机同志,然后是马勒、勋伯格,如今呢,又杀出个巴托克,恐怕在匈牙利,他的地位要和李斯特差不多了,我说复兴,咱们的确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