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二十章 蜀南一游

第二十章 蜀南一游

    “川南形胜地,人文第一州”,眉州山川秀丽,甲于西蜀,但杨烈和屈九问并无心赏览,二人走遍眉州后,皆以为此城不足取。在三苏祠百坡亭中,屈九问道:“眉州距成都过近,打下此城后需急攻成都,不然坐守此处,官军四来,则惟有弃城,如此岂不前功尽弃”。

    杨烈有意取渝州,但千人兵马恐怕力有不逮,便道:“此时我分兵几处,总是打不起硬仗,此时招兵成效又不佳,一旦官军打来,又退回山中。”

    屈九问叹道:“朝廷虽无道,但蜀州尚无大灾,亦无流民,百姓有生路,自然响应的少。”此时二人心中已有萌生退意,却想再合计一番。

    风游急匆匆赶来,原来成都有三千兵马开来眉州,现驻扎在城外二十里。风游猜道:“恐怕官军已探得我义兵之谋划,此时不宜起兵。”

    屈九问捻须道:“如不在眉州起兵,要即刻告知雪山寨,也不要打崇州了。”话未落音,杨慕耿毅二人也找来。杨慕转述雪山寨在崇州之败,众人皆叹息。

    杨烈只得道:“举兵之事需缓议再行,官军有了防备,我们不可轻举妄动。屈先生,后面该如何办?”

    屈九问只在闭目,过了半晌,他环顾众人道:“此次举兵筹划过急,而我义兵势力过小。能打败池凤岐两万兵马,是借了山寨地势之利。如今分兵几处,兵势分散,确实难以与官军抗衡。”

    众人心中皆以为然,但仍颇不甘心。屈九问继续道:“我们经营屋山雪山两寨这么多年,仍难以成气候,皆因我们局限在这区区之地。如今起兵虽不成,但吾辈须知,若义军仍只困在川西这两个寨子,恐怕我们永难成事。”

    这时郭明喻从亭外走来,赞道:“屈先生所言极是,我们结义七人及各路兄弟,本是纵横江湖的侠客,但经营山寨这些年,所作所为不过是和攻寨的官军纠缠,官军固然打不下我们的寨子,可似乎我们也被困在了这寨子中啊。”

    杨烈问道:“二弟有何良策?”郭明喻道:“屈先生曾言,我可领青龙营在瞿塘关阻官军入蜀。我想这青龙营之兵未必只在蜀州招募,鄂西有一腾龙洞,乃是啸聚湘鄂绿林之处,这洞主乃是我旧识。如今如屈先生所言,大家困在此处也无处施展。我打算去鄂西一趟,这腾龙洞也有两千人,说服洞主与我义军合兵,便可为青龙营之根本。”

    杨烈见众人所见暗合,便道:“那二弟路上保重,无论成与不成,早日回信。”

    义军在眉州的兵马一部转向屋山寨,一部往南。往南这部本是连天山竹海中的绿林,是风游着丐帮弟子联络招来以备起兵。如今起兵不成,他们自然回竹海了。

    耿毅虽不是冷眼旁观,但见义军此番波折,自然知道举兵不是易事,心中盘算,难道非要反抗这朝廷不可吗?如果朝廷无道,四处饿殍遍野,自然都响应义军,可蜀中尚算得富庶,如何肯随义军举事。

    杨烈让杨慕去随连天山的绿林好汉们去蜀南,一是笼络之意,这连天山与义军往来不多,肯为义军所招而来,杨烈需有所表示。二是连天山在蜀南偏远之地,是否可为一处根本,让杨慕察看一番。耿毅自然和杨慕一道。

    连天山一带竹波绵延、枝叠根连,远远望去葱绿俊秀、浩瀚壮观。这连天山的绿林汉们隐没在此,也不愁粮草,又有大片竹海为掩护,寻常的州将县兵也奈何不了他们。况且此处设有一险要天宝寨,正是好汉啸聚之处。天宝寨主朱万岭邀杨慕二人先到寨中一游,杨慕有心察访此地方舆,定约五日后到寨中。

    杨慕与耿毅二人在连天山一带勘定了几处险要,但都无法与屋山相比,此处往西南便是大片深山,倒是和屋山相似。二人决定先去天宝寨一访,随后再回屋山。

    双骑缓行,正好游赏竹海风物。转过一个山脚,隐隐听闻山歌声:“山对山呀岩对岩,连天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杨耿二人相视一笑,循歌声而去。又听到:“连心笋子出山岗,节节升高妹儿慌。只怕云天风雪大,只怕哥哥落他乡!”

    二人下马细看,原来是一个乡野农家的女孩儿提着竹篮在采竹荪。突然马呜鸣一声,那女孩儿忙回头看,见是两个生人,急拎着竹篮跑了。平时寻常女孩见到杨慕俊逸,多有迷恋,贪看几眼。杨慕虽不以为意,耿毅却戏道:“慕弟,原来也有女孩儿怕看你。”杨慕笑答:“义兄莫取笑,见这山重林深之处,莫不是有避世的隐者在此。”

    耿毅本也奇怪,二人遂缓缓向前,欲一探究竟。转了几个弯之后,便看到一个庭院,杨慕猛省道:“若是隐居高士,必不愿人打扰,何苦破人清净呢。”耿毅见那庭院,便想只是一处人家,不须再看,也要回转。

    那庭院中却走出一个红衣少年,朗声道:“两位何不到寒舍一坐?”杨慕见那红衣少年气宇俊秀,心中也欢喜,便道:“无意唐突,我二人本是随心赏览景物,闯入贵地,多有冒犯,惭愧惭愧。”红衣少年道:“即是无意,便是缘分,请吧。”

    杨耿二人下马进了庭院,只见那盛满竹荪的篮子还在门旁。二人随红衣少年坐下后,看院中景致与寻常农家别无二致,但看那少年神色绝非普通人。

    这时那女孩儿扶着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走了出来,杨耿二人忙起身,老太太笑道:“山中人难得见客人,不必拘束,随意坐吧。”

    杨慕笑道:“老人家好,看您神色清健的很,但我猜您不止古稀之年了吧。”

    老太太答道:“不瞒说,年至耋耄,快不中用啦。”

    杨慕忙赞道:“老福星啊,看起来真不像呀,您在这远避尘世,恕我们打扰了。”

    老太太笑道:“不打扰不打扰,此处没什么人烟,只有我祖孙三人和几个仆役,难得见一见客人。”然后指着红衣少年和女孩儿道:“这是我的两个曾孙,一个名唤庆之,一个名唤芝灵,在此处陪我。”杨慕和耿毅也忙报上姓名。

    这时一个老仆端来茶水,老太太说道:“山野之中,无以待客,一点清茶,万莫嫌弃。”杨慕忙称谢,端起便喝。耿毅心觉蹊跷,不敢饮茶,只是端起茶碗佯抿一口。那杨慕饮了一口,便赞道:“这真是好茶水,不仅清香不绝,入口后更是醒神畅快。”说着竟一饮而尽。

    老太太笑道:“谬赞了,喜欢便好。”

    几人正说话,那老仆进来报说:“门主带着几位客人来了。”老太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说我在会客,让他们在后院候着吧。”

    杨慕和耿毅起身忙道:“不知您老人家还有客人,多有叨扰,我们便先告辞了,多谢款待。”

    老太太笑道:“好好好,庆之送下客人。”

    杨耿二人随庆之刚走出庭院,只见一行人候在庭院门外,为首一人紫面碧眼,朝杨耿二人喝道:“何人敢闯此禁地!”杨耿二人仔细一看,沈四望竟也在此。见那紫面人急走到前,庆之忙道:“三叔,这是太奶奶的客人。”

    紫面人盯着杨慕道:“这娃娃好生面熟,报上名来。”杨慕从进这庭院便猜到此是何处,乃是唐门的神药山庄,所以才毫不顾忌地饮茶。见那紫面人问,杨慕答道:“唐门主贵人多忘事啊,前年峨眉山上可还记得?”紫面人眉头一皱,怒道:“原来是你小子,你就是杨烈的儿子?”

    这紫面人乃四川唐门之主唐无辩,前年领着门人去峨眉山盗采佛掌参、朱砂莲等草药,被峨嵋派和雪霁山庄所驱逐,唐无辩不顾宗派掌门身份,竟连伤三名峨嵋派弟子。杨慕出手相救,与唐无辩过了十招,唐无辩本就理亏,又顾忌杨烈和晴云仙尼,并不恋战,便急急走了。

    此时唐无辩紫脸怒涨,喝道:“今天你小子休想走!”说着袖风一抖,飞针疾射。杨慕剑气破风,将飞针迫开,又见毒掌劈来,只好连退两步。唐无辩自恃毒掌威力,紧紧逼近,忽觉一阵掌力自右侧强推而来,唐无辩忙舍开杨慕,掌力尽出以迎右侧之敌。来敌乃是耿毅,耿毅见他掌风携裹异味,便知掌中有毒,但武当四象掌有专门克制毒掌之法。面对毒掌,耿毅兀自不惧,先出一掌探敌虚实,待唐无辩掌力尽出,耿毅以一招“泽中有雷”,顺毒掌掌力所向,尽将毒风卸去。“泽中有雷”乃从易经随卦演化而来,深得武当法门。

    唐无辩奋力连出十余掌皆被耿毅化去,顿时心焦,心疑道:“这二人为何到此,莫非杨烈等人也在附近?”这时一旁的沈四望看出唐无辩已经力拙,便飞身加入战团,剑气破空,直取耿毅。沈四望一加入,杨耿二人只得节节后退,一时难以招架。

    那女孩儿芝灵从庭院中急跑出来,朝唐无辩喊道:“太奶奶说了,伤了客人,休想再拿到天香续命丹!”

    唐无辩闻言,忙止住,跳到一旁。沈四望无法,也只好随即收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