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四十五章 震动长安

第四十五章 震动长安

    程云昭下武当山本为寻找师兄耿毅,在大道的酒肆旁遇见范成、于全、萧普三个江湖浪侠,范成瘦高长脸,而衣袍宽大,空空飘飘;于全身材中等、凹眼突唇;萧普样貌颇俊逸、衣着华彩。三人皆是使剑,以侠士自居,浪迹江湖,以打抱不平为乐。程云昭先见萧普,见其不俗,想到自己以后在外行走,多结交几个朋友,也可听闻些江湖事。恰见萧普也正望着自己,便拱手道:“在下武当弟子程云昭,不知兄台尊讳”。萧普早看见程云昭所携佩剑乃是武当样例,观其年龄不过十七八岁,必也是武当新一代的弟子,也含笑道:“原来是武当高徒,久仰久仰”。

    程云昭初出茅庐,不知别人之久仰久仰,不过客套之辞。心道:“武当虽威名满天下,竟有人也知道我,必是师兄下山后,在江湖上替武当播传威名”。萧普报了姓名,又将范、于二人说与程云昭结识。谁知于全一闻武当弟子,陡然变色道:“好个武当,不知你这个武当高徒,又要去做什么武将军、文将军”。程云昭不解其意,又见萧普道:“程兄弟既是武当弟子,想必与耿毅相熟”。程云昭道:“正是我师兄,此次下山正为寻他,如兄台知其所在,还烦请告知”。萧普与于全,互看一眼,道:“令师兄在长安都城,做了朝廷的武将军,莫非你不知?”程云昭摇头道:“朝廷皆无良之恶人,师兄怎会与之同流合污,莫不是同名同姓,误会了。”那于全猛拍桌子道:“误会?你师父玉清道人,有几个叫耿毅的徒弟?武当绝学四象掌又传给了几个叫耿毅的人?”

    这几句问的程云昭哑口无言,萧普观其神色,想其必不知耿毅之事,便将耿毅助朝廷钦差赵羡剿杀西川义军之前后,一一述与程云昭。程云昭较耿毅年少四五岁,长兄如师,自幼武艺多是耿毅代教,与耿毅情厚,闻知耿毅之事,竟不肯相信。

    萧普亦知疏不间亲之理,只好道:”武林纷传已久,各路义士闻听武当高徒助纣为虐,莫不扼腕切齿。我三兄弟正要去长安城一探究竟,你正好也要寻他,何不同路。如传闻不实,也好还武当清誉。”

    程云昭心道也好,找到师兄便知真伪,便与三人同行。于全颇愤于耿毅所为,并不理会程云昭;只有萧普与程云昭二人,赏览沿路风光、品谈武林掌故。偶尔过招论式,萧普方知程云昭武艺大成,远非自己可比。范成自始至终只与于、萧二人偶言几语,平时惟颔首摇头而已。

    到了长安城,四人便寻武将军府。程云昭初到长安,颇惊异其繁盛,又见武将军府,心道:“师兄所居,比武当院刹富丽多了,朝廷许以此等富贵,当真......”于全三人久惯江湖,自知天子脚下,自己这种江湖游侠,不能随意造次,武将军府有军士巡行,不好硬闯。萧普便与程云昭,拟书一封不提姓名,找人送进府中,约耿毅长安城南十里的乱林中见。耿毅见信以为是杨慕等人,不知其意,况如今近于仇敌,不见也罢,遂不往。

    四人久等不来,于全道:“心虚有愧,羞见自己的师弟。我也不等了,大家明天联络江湖侠义之辈,一起设法击杀此贼,再报与武当,看武当教出的好弟子。”原来当年李玉清与杨烈之争,致使数百位武林同道误丧朝廷陷阱。李玉清不再问江湖事,而杨烈兴大西川义军,为江湖称道,所以近十几年,江湖群雄颇非武当所为,今又有耿毅之事,于全故有此说,说完便走。范成沉默不言,只随其后。萧普看向程云昭道:“程兄弟,令师兄之事望禀告玉清道人,非武林与武当为敌,只是江湖大义不能糊涂。”程云昭道:“我未见师兄,不好转回,且随萧大哥一起。武当也是武林同道,绝不辱没侠义。”萧普道:“那好,随我们一起,等各路同道聚集一处,再做商量。”四人在林中的山庙休息一夜。

    次日,于全在入长安城的大道上等到几位相熟的江湖朋友,打听义军举动。原来屈九问以为若政事清明,绝无人肯啸聚山林,义军之存否,全在朝廷,朝廷一味剿杀,以为江湖侠义终为淫威所慑;朝廷以威自重,不以义军为意,蜀之苛政愈甚。屈九问便传号义士云聚长安,刺杀奸佞,震动朝野,以示我江湖英豪忠义不绝之志。萧普闻此,心道:“长安京畿之重,御林内卫,禁军环列,纵杀死一二廷臣,诸义士如何脱身,此需好好计议,还要义军有人来主持大局方可。”而于全并不想这些,只是心中踊跃,笑道:“太好了,等各方义士一到,杀进长安城,捉了皇帝老儿,换杨大侠做皇帝,大功就告成了。”程云昭一听心中兀自惊疑:“难不成这些人要谋反作乱,这个杨大侠想自己做皇帝,看来是个野心之人。”

    萧普却说道:”打进长安城谈何容易,只有潜入进去,杀几个奸臣,大家全身而退就很好了。“然后问道那几个江湖游侠:”义军是否有人来主持大事。”那几位也是浪迹江湖,听传闻便赶来欲一助大事,于内情也不详知。萧普只好让群侠先在山庙中歇息,待义军中人到了再计较,谁知一日下来,各路侠士有百人之多,却还是不见有义军人到。

    长安城内,早有密探将川西义军传号武林的事报与赵羡,赵羡进见皇上,禀上此事,领命调遣御林军。赵羡令御林军千人供耿毅驱使,耿毅自领百人巡视长安城周围,令其余御林军助守城军严查入城百姓,游侠浪人皆不许入城。耿毅行至城南,忽想起城南之约,令御林军原处警戒,自策马往乱林处。

    群侠中有人见一人策马而来,其身着官军衣袍,便奔告群侠。萧普心道:“各路义士聚此一处,没有防备,莫不是被路过百姓告官了。”忙与众人去看来者何人。程云昭遥见来人正是师兄,便道:“莫非信被耽搁了,师兄以为约期乃今日。”于全等人并未见过耿毅,前事只是听江湖传闻,于全道:“那前去会他一会。”说完纵身一跃而出,范成紧随其后,萧普刚也要跃起,忽见一身影如离弦之箭,已越过于、范二人,奔至林边。

    耿毅见林中出一人,样貌极眼熟,心中正疑惑。程云昭已喊道:“师兄,你可来了。”耿毅忙跃下马,道:“云昭,你怎么来了,师父他老人家如何?”程云昭还未答话,只听一声喝道:“武当出了你这个武将军,玉清道人定然脸上有光啊。”说话者正是于全。耿毅虽不识于全等人,但心中也有些明白了,问道:“云昭,是他们让你约我到此?你要见我只管到将军府,何必费此周章?“程云昭急切间不知如何答话,萧普拱手道:”耿兄弟,你出身武当,自当以武林侠义为怀,何必助纣为虐,现在脱身还来得及。“

    耿毅并不理会,依然问程云昭:”师父让你来的?“程云昭答道:”师父还不知道,师兄你快弃了那将军府,也不用告诉师父老人家了。“耿毅全然明白了,笑道:”云昭,你还不懂,以后我再告诉你,让你的朋友赶快离开吧,勿在长安生事。屈九问的阴谋,朝廷已知。你远道而来,快随我进城,看你的武艺进境如何。“程云昭心中并无主意,只觉师兄还是如以前那般亲切,便要走。只听于全喝道:”你这个奸贼,甘做朝廷鹰犬,武林侠义断不容你。“话音未落,挺剑向前,耿毅脚尖一点,退出数步。萧普和范成随后杀到,三人联手,只见剑光闪闪,齐齐朝耿毅刺去,耿毅并不接招,只是腾挪几步,避开剑锋,然后道:”你三人远非我敌手,何必自取其辱。“萧普和程云昭试过招,自知难与武当绝学相较,便示意于、范二人住手,转向程云昭:”程兄弟,令师兄委身朝廷、甘做鹰犬,现已核证,武当该如何不辱侠义。“

    程云昭心中正慌乱,便道:”师兄,你还是随我回武当吧,不要那劳什子武将军罢。“耿毅知萧普在使激将法,便道:”云昭,他们想看我们师兄弟手足相残,来,我试试你的剑法精进了吗?“说着向程云昭虚晃一招。程云昭后退两步道:”师兄还是不要罢。“耿毅并不答话,又上前欺几步,催动掌力,掌风到处只觉凌厉逼人。程云昭只好拔剑接招,起手一招竟是武当弟子平日对练的礼让招式,耿毅喝道:“小心了。”掌中真气已笼罩程云昭全身,程云昭当空一划,翻身避开掌风,转到侧面,抖动剑尖,如灵蛇吐信。耿毅举掌迎剑,掌力一起,将剑迫开,身迅如电,另一掌已点到程云昭胸口,口中数道:“一招。”原来师兄弟二人平日操练剑法,也是如此计得失之数。耿毅数到三之后,程云昭忙跳到一边道:”师兄,我又输了。“耿毅道:”剑法往来之间,招数要因时因机而变,剑身盈气,何惧肉掌,要好好揣摩,你且回去。我的事我自回禀师父。“说完跳上马,掉转马头而去。

    群侠见程云昭剑法精妙非常,但却被耿毅双掌化解,无不心中赞服。于全三人自知不能敌,也只好任由他去。

    第四十六回郡主

    耿毅自城南而回,急寻赵羡,说道:“我外巡城外,见有绿林游侠群居城外乱林中,须调兵防备。”

    赵羡道:“本营兵力恐怕不济,要禀告诚王,请诚王调动御林军,以备非常。”耿毅深然之,便又寻羊裘伯,同去诚王府。

    耿、羊骑马到王府,因羊裘伯常被召入府,守卫边着人通报,边请二人稍坐。羊裘伯突然疑问道:“为何不直接面圣,而先来禀告王爷呢?”。耿毅只好道:“我等现在诚王麾下,自然要先禀告王爷”。羊裘伯点头道:“也是。不过赵大人常常入宫,面圣陈事,为何此次却先禀王爷。为何赵大人不亲来,此等大事,同王爷面议,岂不更好。”

    耿毅道:“先禀明王爷,再作处置。”

    诚王正在后花园亭中闲坐品茶,闻报说耿毅、羊裘伯求见,急令请入。仆人刚退下,只见一少女提着一篮水果,急匆匆跑来。两个婢女随后紧追,口中喊道:“郡主莫跑,郡主莫跑。”

    那少女乃是诚王独女安安郡主。只见安安郡主提着果篮,边跑边喊:“这等好秋光,我要出门一游,都不要拦我。”

    诚王只此一女,自然宠溺有加。而诚王见此,却喝道:“何故如此无礼!”

    安安郡主闻言一惊,才看到亭子中的诚王,却莞尔一笑,道:“女儿听下人说父王在此饮茶,特选了新鲜时令水果,拿来给父王品尝。”

    诚王转怒为喜,赞道:“乖女儿,难得如此孝心。”

    安安郡主趁机坐下,说道:“那女儿陪父王一起品茶。”

    诚王刚要说好,却听仆人来报:“耿将军、羊校尉正在花园外等候。”

    诚王只好道:“不巧了,有军营的事要处置。安安,你先回你的小院去。”

    安安郡主头一扭,哼了一声,便起身走开,从另一处门离开。诚王便令人请耿、羊二人进来。

    安安郡主却未离开,在门边偷看是何人来。耿毅、羊裘伯二人进了亭子,朝诚王行礼。诚王请二人坐,又问来访何事。耿毅将城南乱林之事详细禀明,请诚王示下。

    三人正在亭中议事,安安郡主一直偷偷在看,见耿毅器宇堂堂,心道:“这人真似戏文中说的大将军一般。”

    一旁的婢女急拉着安安郡主,求道:“郡主,别再任性,王爷说让你快回去了。”

    安安一甩手,说道:“本郡主自然要回去,快,摆驾。”

    诚王听明禀报后,立刻道:“事不宜迟,立即调集御林右军,严守各城门,江湖游侠一律不得入长安城。我立刻进宫面圣,请皇上调动京畿重兵,以备不虞。”

    城南丐帮之地,屈九问正和风游正商议大闹长安之计,元鼎却急闯进来,急道:“军师、风师弟,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大批武林同道已经到长安城外,要助我们义军锄杀奸佞。”

    风游道:“为何不进城?”

    元鼎道:“各处城门突然都有一队人马把守,盘查进出城门的人,江湖游侠一律不许进城。各路好汉听闻此,都极愤恨,要打破城门闯进来呢。”

    屈九问急道:“胡闹,攻打长安城门,无异于造反。”话刚说完,忽觉不妥:义军所为,早便是造反了。

    风游却问道:“城外我义军中人,是谁在主事。”

    元鼎摇头道:“义军的人早进城了,无人在城外领头。”

    屈九问道:“义军须有人在城外主持,请各路武林同道莫要乱作一团,等我们城内之信。”

    风游看了看元鼎,元鼎却道:“我要留在城中打架。”

    屈九问只好道:“风长老,不如辛苦你跑一趟。”风游应道:“也好,城里城外要同时发难,才能让官军措手不及。另外丐帮的胡冠和刘显寿两位长老也已到长安,城中丐帮之事,可请二位长老相助。”

    元鼎笑道:“这个自然,我和老胡、老刘不会客气的。”

    风游与屈先生约定,魏阉大寿之日,城外见城南门楼孔明灯起,即冲拥进城,一为壮起声势,二为接应城中退路。

    风游领几位丐帮弟子到城外南郊,见到诸路武林同道。众侠客见义军首领之一、丐帮长老风游亲来,皆振奋不已,都围在一起,等义军号令。范成、于全、萧普三人也急围过去,只是各路侠士众多,三人竟只能在外围伸耳去听。

    风游先是和众侠寒暄,又问了几路同道何时到此的。众侠却急喊道:“风长老,快说怎么干吧,大伙都等不及了。”风游却笑道:“各位武林同道,我义军此番并不为打长安城,目前到此,只为朝廷无道,欲让朝廷知道天下侠士不容他如此苛待百姓。”

    众侠高呼道:“好!朝廷无道。”

    风游抱拳继续道:“各路同道到此助我义军,实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风某在此谢过。”

    众侠也多抱拳,哈哈一笑。

    “如今需各位三思,与朝廷作对,以后朝廷必定追究。诸位家有老幼、财有薄产者,就不要趟这浑水,以免朝廷追究,祸及家人......”风游话未落音,几个游侠笑道:“敢来就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时间笑声此起彼伏。

    风游微微点头道:“不过诸位助我义军,我义军绝不会坐视诸位被朝廷迫害,此事之后,若为朝廷所迫,无处容身,我义军随时欢迎诸位。”众侠又是一阵欢呼。

    “各位先稍坐歇息,我这几位兄弟先记下有多少同道在此,然后各路同道分为几队,届时分头行动。”风游说完,顿了顿,又指着庙旁一棵大树道:“此处权作议事处,诸位有事可到此寻我和丐帮兄弟们。”

    众人听了,皆赞风游果然是义军首领,处置得当,有条不紊。丐帮弟子点数人数之后,报与风游共有五百三十位同道在此。风游筹划将众侠分为两队:进城后,一队沿街设伏、一队径直与屈先生会合,接应城中义军。筹划已定,风游又派人去采买干粮,众人在此要停留几日,饭食自然要有。

    程云昭去留不定,也无心思江湖事,便在庙中静坐。萧普听风游处置之后,便回到庙中,将义军安排说与程云昭。程云昭却道:“萧兄,我打算先回武当,多谢一路上相伴赐教,云昭受益匪浅。”

    萧普却道:“义军不日将大闹长安,此等盛事何不留此一睹。”

    程云昭也有些犹豫,却道:“我师兄在朝廷做官,我虽恨朝廷,却不愿与师兄为敌。我还是回转武当,请师父裁夺吧。”说完起身而去。

    萧普自知劝说无益,便送出几里路,与程云昭相约,五个月后到武当一会。

    萧普往回走时,只见北向风尘大起,心中正疑惑。只见众侠急急往南遁去,忽闻于全喊道:“官军来了,风长老令大伙先避开。”萧普只好随众侠避到城东南远郊的山谷中。

    领兵官军的乃是羊裘伯,他带一千御林军赶到时,众侠早已不见。羊裘伯察看破庙周围,见到处脚印很多,心道:“川逆数百人到此,意欲何为?”

    御林军找来附近村民盘问,村民只说见一群人在此数日,个个凶神恶煞,村民不敢靠近,也不知去了哪里。

    羊裘伯猜到问不出所以然来,于是道:“留百人在此警巡,发现川逆踪迹,速速回报。”说完便回长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