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崛起于腾飞时代 » 575 白干了

575 白干了

    首先,原来的金宝广场,现在的青光广场正式落成。

    对于这个项目,贺燿还是很有一种特殊感情的。

    当初倾尽所有,和寇一川将这个项目给揽了下来,到后边一波三折,折上再折,每次倒霉反正都少不了这个金宝广场。

    即便贺燿这种绝对的无神论者,对于这片地方,都不由地说上一句,邪性。

    现在,终于落成了,青光广场几个明晃晃的大字也焊在了楼顶,看起来威武霸气,相当带劲。

    不过当初的合作伙伴寇一川现在已经查无此人了。

    当初想着赶紧建成,或租或卖赶紧回款,现在也变成了自产自销。

    地下一层二层的大型超市,地上一层到五层的大型购物广场被青光地产承揽,建设青光超市和青光茂。

    六层到十五层,整整十层,全部被各个分公司的客服部占用。

    现在贺燿才知道,他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客服人员。

    少的,比如农民工之家网站,差不多有五十多号人。

    多的,比如青光购物,足足有上千人。

    就这,还供不应求,各个子公司都还在疯狂招客服。

    贺燿挠挠头,还行吧,至少还剩下一半。

    结果,很快他发现,他实在是太乐观了。

    首先,吴天凯表示,他要把他的耀凯文化搬过来,不多要,三层就行。

    赵子政紧随其后,表示在整个云中市的古建筑复原过程当中,他对华夏古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成立一家耀政文化公司,主打的就是恢复各地古文化,第一个项目都有了,在云中市建立一个以灯光造景声乐、舞台剧等等为表现形式,以时光长廊为主题,展现出云中市在历史长河当中的变迁,更好的让人们理解历史,热爱历史。

    主要对口服务对象便是青光茂,与青光茂的主题乐园相辅相成。

    他甚至夸下海口,青光茂的主题乐园建到哪里,他的时光长廊就要建到哪里。

    为了以后公司的能够更好的发展,和青光地产能有更好的配合,赵子政表示,希望贺燿能够拿一部分公司股份。

    贺燿推辞了一番,还是拿了20的股份。

    赵子政又给了张芸所生的孩子贺敬信10的股份。

    和当初吴天凯成立耀凯文化时候一样。

    这样,又少了三层。

    梁宇庭表示,你们在京城都有了新公司,那我也得有啊!

    已经批完地,准备开建的路耀奶业,也准备要三层!

    廖宇胜说,青光贸易也得要三层。

    吴天凯说,青光投资是不是也应该把总部搬到京城来?这样的话才好控制嘛!

    贺辉说,他还准备把青光地产搬过来呢,以后在京城也好控制全国的生意。

    之前在cbd买的那个大楼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放不下,只能算是个办事处。

    贺燿感觉脑子晕晕的。

    合着这个大楼算是白建了。

    而且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贺燿算是看出来了,就这么一栋建筑面积二十万平的大楼,依然很难满足现在快速增长的需求。

    剪完彩之后,贺燿说:“你们一个个的企业现在估值少了也得百十来亿吧?真要把你们这些人都塞到一栋大楼里边,那得多大的一栋楼啊!

    所以,我的意思是,各自的事情各自自己做,只有你们自己才最理解你们自己的需求。

    看上哪片地了,咱们自己的连带着合作伙伴,多少地产公司,让他们去拍,让他们去建。

    当然,你们要是有自己看上的地产公司,那我也不管,你们自己看着办。

    总之一句话,把你们自个儿的总部都建起来。

    cbd的那栋大楼我觉得挺好,以后就继续做总部,你们各个分公司在那里留个办事处,别到时候找人找不着就行。

    至于这个青光广场,你们就先用着吧。

    记得交租金啊!

    虽然里边都有你们的股份,但是该交的钱还得交,该分给你们的钱得分。

    只有钱过了账,才会有收入,才会有税收,明白吗?”

    “知道啦!”

    这边也就一块吃了个工作餐,贺燿就要着急走。

    今天周六,他下午还有923的课。

    可是贺辉却拉住了他,面露难色。

    贺燿一问才知道,现在贺辉的压力是有多大。

    贺辉现在作为青光地产的董事长,具体的地产项目已经不负责了,出资3.5亿收购了列东台的地产公司,列东台摇身一变,成了青光地产的总经理。

    即便这样,他一天都忙不过来。

    列东台刚来,虽然贺辉很看好他,但是也不可能让他把自个儿给架空了。

    所以公司的重大决策还是需要贺辉签字的。

    就这字,贺辉往往都得签个一个点半个点的。

    后边,还有杨明任部长的

    地产运输部门。

    里边关系错综复杂,该给哪家拉,不该给哪家拉,该怎么调配资源,该收多少钱,里边门门道道多了去了。

    杨明有拿不准的事情就得问贺辉。

    贺辉一会儿就一脑门子官司了。

    还有农民工之家网站,原本就是一些自己公司加上友商的活,很好弄,随便找几个人摆弄几下就算是完事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

    今年第一季度,成交额已经突破了十亿大关。

    第二季度刚开始就有抬头的趋势,刚刚半个月,已经有三亿的成交额。

    这打着滚往上走的业务自然是好事儿。

    但是好事儿再好,他也是事儿。

    是事儿,那就得处理。

    尤其是个体户的小活,出现不正干的工人或者出现混不吝的雇主,出现纠纷也就很正常了。

    官司动不动就打到了贺辉这里。

    他现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像是一个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倒像是一个法官,专断是非。

    后来把这摊子事儿交给李云峰之后才算是好了一些。

    可以看得出来,李云峰的能力还是有的。

    不过,贺辉的意思是,李云峰的脑子是够用,但是走的是野路子。

    想走正路子,还得多配上几个高材生才行。

    雇人嘛,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