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州降魔驱鬼录 » 第一章 帝星陨落

第一章 帝星陨落

    轩辕历三三六一年,这一年对于大乾帝国来说绝不是一个好年份。

    甲子年,仲春月,钦天监监正李仙宗奏报天有异象,先是出现荧惑守心,然后又观测到紫薇垣北极五星中的太子星大放光芒,而帝星和庶子星却变得昏暗异常,摇摇欲坠。

    荧惑守心,也就是火星滞留于二十八宿中的东方青龙的心宿之内,这种天象往往象征着帝王有灾祸。

    北极五星中的帝星昏暗更不是什么好征兆,再加上太子星大放光芒,这种天象意味着什么,哪怕不用钦天监解读,满朝的文武大臣也能听得明白。

    更何况,此时此刻乾元殿的龙椅上空空如也,太子李铉正襟危坐在龙椅下方的椅子上,替皇帝执掌早朝,此等情形,已经足够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浮想联翩了。

    一些对老皇帝忠心耿耿的重臣在为老皇帝的健康担忧,同时想着万一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忍言之事,该如何帮助太子顺利地进行帝国大权的更迭,确保大乾帝国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对于自身,倒是没有什么值得这帮朝廷重臣担忧的。

    虽说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但是他们已然位极人臣,岁数也都不小了,为帝国操劳了一辈子,若是新皇帝收了他们的职权,放他们归乡颐养天年,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另一些年富力强的少壮派,特别是太子殿下的潜邸之属,则是摩拳擦掌,等着太子荣登大宝之后,大展拳脚,一展平生抱负。

    他们还年轻,养气的功夫还不到家,做不到像老臣子那样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只能向着太子坐着的方位,暗暗低下头颅,以免被人察觉到面容上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喜色。

    至于朝堂上是否还有其他的意志,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人心隔肚皮,哪怕太子李铉已然跟随老皇帝李冯学**王之术已久,却依然不敢说能对朝堂上列位大臣的心思洞若观火。

    钦天监监正李仙宗奏报完异常天象之后,孤零零地站立在朝堂之上,神色有些局促。

    天象异变又不是他所能左右的,跟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他只是按照职责本分,如实记录并及时奏报而已,但是毕竟他所奏报的天象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好事。

    太子听闻之后一言不发,这一举动,让他难免会心生忐忑。

    “万一太子命我消解灾厄,该如何是好?非不愿尔,实不能尔!这等级别的天象,就算老头子亲自出手,恐怕也不能化解吧,若是强行出手,说不得自己一家子的小命都要搭进去。”

    钦天监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由于历法关系农时,而民以食为天,而且有时候,钦天监还兼着史官的活,因此钦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不是皇帝万分信任之人,是接不了这个活的。

    钦天监监正一职多世袭,当代监正李仙宗正是子承父业,从自己老爹也就是上代监正李彦手里接过钦天监监正一职的。

    监正一脉和正统皇室同出一源,算起来,李仙宗和太子李铉还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

    大乾帝国的皇家姓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尊太上老君李耳为祖,所以大乾皇室历来尊崇道教。

    钦天监监正不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还必须是能除魔驱邪,为皇室排忧解难的学道之人。

    李仙宗心里暗暗念叨的老头子是他的爷爷李御,上上代钦天监监正,一个据说道行颇深,修为有成的老道士,至于修为究竟有多高,已然不可考,反正据说是陆地神仙一流的人物。

    李御外出云游多年,久不在京城,京城坊间却仍然流传着老神仙的传奇故事。

    李仙宗自认不及老头子十分之一的道行,心中忐忑,担心太子给他下达一个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好在,正当李仙宗忐忑不安的时候,一个从后宫匆匆赶来的小太监帮他解了围。

    小太监禀报,老皇帝李冯招太子李铉、尚书左仆射萧臻、尚书右仆射魏恒、中书令崔元、侍中王荣、门下侍郎欧阳天禄还有钦天监监正李仙宗等几人觐见。

    李仙宗一看这般阵容,心中暗自揣测老皇帝怕是要交代后事了,几位老臣都是老皇帝的心腹,是值得信赖的托孤重臣,至于自己则纯粹就是个凑数,顺带着做个见证的小角色。

    果然,几人匆匆进了皇帝寝宫,李仙宗还没来得及宽慰一脸憔悴的皇后,就听到老皇帝喘着粗气,断断续续交代了几句后事,便驾鹤西去了。

    此刻,李仙宗眼中仿佛看到星空中紫薇垣北极五星中的帝星,划过夜空彻底陨落,变得肉眼不可辨。

    皇帝驾崩,天下缟素,天地同悲。

    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继位,事务极为繁多,治丧、登基、祭天、祭祖庙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虽说种种事务礼部挑了大梁,但是需要用到钦天监的地方也不少,因此李仙宗没少跟着忙活。

    幸好,老皇帝的死并无蹊跷,正常生老病死而已,新皇帝是嫡长子长孙,从生下来就被视为帝国理所应当的接班人,皇室也从没传出过什么夺嫡争位的狗血绯闻,因此忙活了近一个月,新皇帝李铉顺顺当当地继承了大统,大乾帝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暮春三月,本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外出踏青的好时节。

    也许是老天见不得闲人,正当李仙宗准备化名为李咸鱼,外出踏青游玩,犒劳一下辛苦奔波了一月之久的自己之时,老天又给李仙宗安排了一件大活。

    轩辕历三三六一年,暮春,彗星袭月。

    “尼玛!老天爷!不带这么玩人的!荧惑守心,帝星陨落的梗还没过去呢,这是又要闹哪样啊?”

    夜观天象时正好见到这一幕的李仙宗欲哭无泪,忍不住爆了粗口。

    莫非自己才是真正的灾星转世,否则怎么解释自己接手钦天监监正不到小半年,古籍中记载的百年难得一见的灾祸天象,频频地让自己观测到。

    “这一次,不知道又是要映照在哪个倒霉蛋身上了。”李仙宗心中暗道。

    “不过,也不是每次异象都一定会有祸事发生,更多的也只是巧合,或者有心人的牵强附会而已。”作为家学渊源,从小熟读史书与各类星经的李仙宗暗自祈祷老祖宗太上老君保佑,一定不要真的发生祸事。

    然而,钦天监里的地动仪毫不留情地扇得李仙宗满头的包,当天夜里子时,钦天监中多年未动的地动仪居然动了,西南方位龙口中的铜球落入了下方张大了嘴的蛤蟆口中。

    果不其然,五天后,剑南道茂州八百里急报天南地动,上万百姓受灾。

    一般来说,发生这样的重大天灾,皇帝是要下罪己诏的,然而,新皇帝登基还没一个月,不管是从情理还是维护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来说,下罪己诏都不太合适。

    于是满朝文武只能齐心协力紧急赈灾,希望将这场灾祸尽快消弭于无形,打消百姓对新皇帝登基是否合乎天理的疑虑。

    其中自然也少不得钦天监出力,各种祈福、祭祀法会通通紧急上马,还号召京畿道的大小道观、寺庙齐心协力,举办各路法会,为天下苍生祈福消灾。

    甭管是不是真的有效,但至少让百姓看到了新皇帝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决心。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尽力祈祷能消灾解厄,希望往后都平平安安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彗星袭月的坎还没完全过去,老天爷他老人家又出幺蛾子了。

    轩辕历三三六一年,夏至日,血月临空,暴雨绵延半月未止,全国各地好些个地方都发生了洪涝灾害,这次受灾的范围更广,遭灾的百姓何止上百万。

    李仙宗当咸鱼的希望又破灭了,从钦天监开始,从上到下,有一个算一个,各种止涝祈福的法会、文会、堂会……一场接一场。

    幸亏,大乾帝国经过历代帝王的积累,国力雄厚,硬是靠着强大的国力撑了过来,将灾祸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总算没有闹出大的乱子。

    好在随后的半年,再也没有发生这样折腾人的大事了。

    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了大半年,多灾多难的一年总算要过去了,新皇帝李铉和欲当咸鱼而不得的李仙宗总算是能稍稍缓口气了,可是天不遂人愿。

    轩辕历三三六一年,冬至日,天雷阵阵,声传万里。

    “又有何灾祸发生了吗?”

    “回禀大人,暂无噩耗。”

    “那你激动个球啊!就当是老天爷他老人家不小心打了个呼噜,只不过声音稍微大了点而已。往后退一点,别挡着太阳了。”

    说完,被手下打扰了冬日午后美梦的李仙宗,躺倒在摇椅上,翻个面,让更多的阳光照射到另一面,两面要晒得均匀一点才好。

    自从子承父业,接任了钦天监监正,他感觉这样悠闲地晒咸鱼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