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州降魔驱鬼录 » 第九章 下山

第九章 下山

    轩辕历三三八零年,又是一年春天,终南山依旧耸立在九州大地上,迎接一年又一年的春去秋来。

    四季轮回,世事变迁,似乎只有它永远没有改变过。

    终南山的北面就是大乾帝国的中心京城长安,新皇帝登基二十年,新皇帝已经变成了老皇帝,紫薇垣北极五星的帝星、太子星、庶子星等都与新的人间帝王贵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依旧高挂在夜晚的星空中。

    大乾皇帝李铉登基二十年,励精图治,二十年来天下不能说年年风调雨顺,但老天爷似乎也折腾够了,总算一直没有出什么大乱子,总体来说还算天下太平,大乾帝国的国力在皇帝李铉的手中达到了新的巅峰。

    京城长安愈发繁华了,每日天南地北来往穿梭的人络绎不绝,原本宽阔无比的城门都似乎有些拥挤了。

    近些年来,金吾卫总要处理好几起因为交通堵塞问题而引发的纠纷。

    总有一些人出生,又有一些人老去,因此终南山南面的太乙镇变化不大,依旧还是那个既热闹而又不失宁静的小镇。

    太阳升起之后,初春的太乙镇因为地处终南山南麓比别的地方要稍微暖和一些,春天的气息依旧扑面而来,些许寒冷根本挡不住人们被积雪和严寒禁锢了一整个冬天的的热情。

    农户们扛起了锄头走向镇外的田间地头,查看积雪消融的程度,推算着什么时候能进行春耕。

    商户们也活跃起来,三三两两地聚集到一起,商量着今年往哪里经商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收益。

    镇上的小商小贩们也卖力地吆喝着,想着今年能多做些买卖,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太乙镇上有一条街是专门经营吃食的,生意一直不差。

    由于太乙镇离京城长安仅仅只有一山之隔,从太乙镇抵达长安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因此长安有什么新鲜的吃食,太乙镇的商家用点心很快就能制作出有太乙镇特色的版本来,其次,太乙镇由于历代战乱都有不少外地人士迁移至此避难,因此也带来了很多有异地特色的美食。

    太乙镇的美食街号称在这条街上可以连吃一月都不带重样的。

    此时的美食街上的食客们不时地被一声声犹如莺啼的悦耳笑声吸引过去,他们看到一名身穿绿衣,犹如蝴蝶飞舞的豆蔻少女,顿时觉得眼前的美食一点儿也不香了。

    绿衣少女刚刚十三四岁,身量还没有完全长开,但任谁看到她都一点不会怀疑她以后会是一名倾国倾城级别的美女。

    少女一手拿着胡饼,另一只手里握着肉串,左右开弓,吃得不亦乐乎,不时地还蹦蹦跳跳地走到某家店铺前打量正在售卖的美食,如果遇到新鲜玩意儿,就要纠缠着她身边的少年给她买下来。

    少年拗不过她,只能帮她买下来,可是她的两只手已经都有食物了,少年只能出钱又出力,帮她先提溜着,有时候趁她不注意还偷偷消灭掉一部分,免得一会她又看上啥新玩意儿,腾不出手来拿。

    绿衣少女身边的少年仿佛生来就是为了衬托少女的靓丽的,相貌说不上丑陋,但绝对不属于好看的行列。

    豹头环眼,燕颔铁面,稚嫩的面容让人知道他还是一名少年,黑黑的肤色使人觉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身长八尺,虎背熊腰,两扇肩膀远比常人要宽得多,足蹬皂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本该是一副凶神恶煞模样,令人敬而远之的恶人形象,偏偏少年郎穿着一身青白色的儒士长衫,头顶儒巾,一只手上拿着一把折扇,俨然是一个读书人的模样。

    少年脸上挂着笑容,眼中充满和善,与他令人敬而远之的外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忍不住想要与他结交。

    种种矛盾而又和谐的形象集中到同一个人身上,让人不得不感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不过太乙镇的百姓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因为这两个孩子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两人正是太乙镇的重家兄妹,重九和重双双。

    十六岁的重九已然是一副大人的模样,平日里在小太乙山中学习,今日难得休沐,被妹妹重双双拉了壮丁,陪她来逛美食街。

    十年前,重九因为一个意外和误会,拜在小太乙山云福观玄天道人的门下,学习读书习字。

    原本玄天道人只是看这孩子与他有缘,打算教他一两年,就让他去正规的私塾或是书院学习的,可是教了一段时间之后,玄天道人有点舍不得放手了。

    重九实在是太聪慧了,绝对是个他生平仅见的状元之才。

    学习不到一年,重九已经能自行阅读云福观中收藏的几本道藏了,达成了最初教会他认字的目标。

    老道士专门为此子下山,找来一套儒家学子学习所用的《诗经》、《论语》等书籍,开始正式教授他读书。

    等重九到了十岁的时候,老道士实在舍不得放手这个宝贝徒弟,于是征得重家长辈的同意之后,正式将重九收入门墙,传授他衣钵,自此重九不但要跟着师父玄天道人学习正统儒家弟子需要学习的课程,还要兼修道家典籍。

    不得不说老道士玄天道人也是一个牛人,不但本职的道士修炼有成,对儒家也是造诣匪浅,称之为一代大儒都不为过,他甚至连佛门都有涉猎。

    牛掰师父碰到天才徒弟,犹如天雷勾动地火,经过十年的学习,儒释道三门,重九门门都能拿得出手,君子六艺,医卜星象,禅定诵经,无一不晓,个别领域甚至已经超过了师父玄天道人。

    重九不但读书天赋奇高,在习武炼气上更是天赋异禀,他自小就生得比同龄孩子魁梧壮实,天生神力,经过玄天道人的系统教导之后,兵刃拳脚都耍得有模有样,等闲三五个汉子不得近身,服气导引之术的修为境界都快超过师父玄天道人了,为此玄天道人没少怀疑自己的修炼人生,感叹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过重九也不是那种生而知之的圣人,有些东西不是说学了就会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完全掌握的。

    比如君子六艺中的御,也就是驾车,他只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真正操作起来难度极大,不经过长期的实践,只能说不会把车驾驶到沟里去而已,还有医术也是一样,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过他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积累。

    还有一些东西,他的天赋完全失灵了,无论怎么学都学不会,比如在书写这件事上,玄天道人才能找回一点做师父的自信。

    如果拿一幅字给重九鉴赏,重九能从布局到点画给分析得明明白白,可是真到他自己出手书写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写出来的字,一笔一划都很有章法,可是偏偏组合起来怎么看怎么别扭,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美感,为此玄天道人没少嘲笑他说他们家的鸡,爪子上沾上墨汁,在纸上蹦跶两圈,踩出来的爪印都比他写的字好看。

    重九本来是每隔五天到云福观学习两天的,随着课业的增加,重九也习武有成,能自行前往小太乙山,就变成了学五休二,后来又变成每半个月回家一趟看望父母,最近几年甚至有时候会跟随师父玄天道人去终南山深处寻友访道,一去可能就是几个月。

    为此重九没少挨祖父母和父母的埋怨,最难打发的就是小妹了,每每都要许下一大堆不平等条约才能求得她的原谅。

    今年一开春,玄天道人自觉已经被他掏空了,为了维护身为师父最后的尊严,老道士说他现在需要的已经不是闭门学习了,而是应该下山去历练,体悟人生百态,才能融会贯通自身所学。

    老道士不知真假地掐指一算,说今年朝廷有意加开恩科,于是就把重九赶下山来,让他去最近的大都市京城游历一番,顺便去试试参加今年的恩科,若是能求取个一官半职,造福一方百姓,也不枉他的十年苦读。

    重双双看到哥哥归来很是高兴,生拉硬拽地把哥哥拉到美食街来,好好补偿一下她思念哥哥的委屈。

    重九对这个妹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苦笑着摇摇头,被妹妹拉着充当她的钱袋子和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