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之觅逍遥 » 第一百一十一章、转变

第一百一十一章、转变

    第二日,寅时过半人便齐聚擂鼓山。

    不比先天之下有几万之众,先天武者只有区区三百余人。

    这人数仅有昨天剩下之人的十分之一。

    人数虽少,但质量天差地别,若是两者开战,三百先天碾压那三千武者。

    先天武者在一些小势力中,可以担当掌门的存在。

    巫行云麾下七十二岛岛主就是这样的存在。

    当然这也是巫行云特意控制的结果,否则七十二岛中自然有宗师武者存在。

    不说七十二岛,即使五岳剑派之中,先天武者的弟子,也是下一代高层的候选人。

    “小子,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吧!你小子够阴啊。”

    百损道人黑着脸对武曌抗议。

    “有何不同,下面可没有一个武者,境界超过了宗师。”

    武曌一副被冤枉的委屈模样。

    “你这七十二地煞大阵摆出来,别说宗师,大宗师来都不一定能够破阵。”

    百损道人心态已经爆炸了,真就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当初说好了乱战,如今却摆下大阵。

    如此一来,散人和先天以下的武者,敢入阵就是送人头。

    那昨天几万人杀的血流成河,没有一点意义。

    百损道人觉得武曌就是神经病,既然打算摆阵,那还把自己搞的全军覆没干嘛。

    当然,百损道人才不在乎武曌发什么神经,问题昨天他也损失惨重啊。

    “可不是我开的头,昨日金水两旗我不是也没说什么。”

    武曌很自然的为自己找了一个,让自己理直气壮的理由。

    一旁朱元璋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这下不能沉默了。

    “小子你这话咱可不能当没听到,昨天他们摆出的是军阵,可不是阵法。”

    在场诸人都是高手能人,朱元璋自然不会说瞎话。

    昨天金水两旗的人,列开军中阵型,依仗多年布阵的默契,于是有了不亡一人的战绩。

    若是真布下阵法,昨天那些人根本不够两旗杀戮的,即使旗主和阵点都不在。

    若是人员齐聚,阵杀大宗师也不是不可能。

    武曌和巫行云就是例子,两人都有大宗师战力,也没奈何土木两旗。

    若是五行齐聚,等闲大宗师敢进阵必死无疑,九九天命大宗师或许还能抗衡。

    五行旗就是凭借实力威震大明的。

    毕竟,大部分先天武者都不是突兀冒出来的,都有成长轨迹。

    “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对敌,有什么区别。再说,你们难道欺负我年纪小,看不出那些人的底细嘛。”

    武曌也觉得自己找的借口有些牵强,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灯。

    今日前来先天武者的来历,大部分都借助逍遥派的情报组织,查明了他们的来历。

    所以武曌了解的很,就是眼前这些向自己抗议的,暗地里都藏着大阵,就等着针对自己。

    对此,武曌毫不犹豫的先发制人,发挥自己的地利优势,提前布下大阵。

    当然,即使他们没有这想法,武曌也会布下大阵,毕竟当初又没说不可以,只是那样,肯定不能像现在一样理直气壮罢了。

    “谋人者,人恒谋之。古人诚不欺我啊!哈哈!”

    朱元璋哈哈一笑,承认武曌的想法是正确的。

    朱元璋没有遮掩的想法,复苏之后了解凤元被盗的全过程,自然知晓武曌的阵法造诣。

    这时候再否认,就是自欺欺人,朱元璋丢不起这脸面。

    方证见朱元璋坦然承认,再掩饰必然也是毫无用处的了。

    “道家阵法,只怕此事要托付给两位道长了。”

    这真不是方证甩锅,他对于佛门阵法都一窍不通,更别说七十二地煞阵这种高级道家阵法。

    再说,在场百损道人和木道人,都是道家高人,自然他们出手。

    “贫道对于阵法所知不多,怕是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只能靠前辈了。”

    木道人直言自己能力有限,不要指望他了,就这样把自己摘了出来。

    “你小子的阵法修为绝对不在我之下,赶紧给我滚蛋。”

    百损道人对武曌依旧是那副针尖对麦芒的样子。

    只是神情中严肃了许多,并且出言驱逐。

    究其原因还是百损道人没有破阵把握,又不想再武曌面前丢人。

    赶走武曌,集思广益是最好的办法。

    武曌也不在意,带着人离开,他的目的就是拖延时间。

    百损道人向多久都无所谓,或者说他求之不得。

    “这后辈竟有如此能力!”

    慕容老者看着武曌离去的背影,不由惊叹出声。

    慕容老者对于阵法一道也有些涉猎,看的出七十二地煞大阵不简单。

    只是没想到,竟然连百损道人都自愧不如。

    “晚辈正是被其才华吸引至此,慕容前辈途径此处,不清楚内情。”

    何足道言语之中充斥着敬佩,活生生一个狂信徒。

    何足道看着好似一个平平无奇的书生,实际上其傲骨内敛。

    何足道,擅长琴棋剑三道,自号‘昆仑三圣’。

    给自己冠以‘圣’的称号,可想而知其骨子里透漏的傲。

    但是面对武曌,何足道只有佩服。

    以宗师之境,差点弑杀了陆地真仙境界的葵花老祖,只能用空前绝后来形容。

    让内心傲世天下的何足道拜服,彻底沦为一个武吹。

    “陛下可否告知一二详情。”

    百损道人为了打武曌的脸,罕见的放低姿态问询。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话,但一个个都竖起来耳朵,明显都很好奇,何足道更是激动不已。

    在场诸人只知晓,武曌差点弑仙成功,夺得凤元,其中细节都不清楚。

    对于这样惊天动地大事件的内情,大家自然都好奇。

    毕竟,至今没有传出细节,自然是朝廷封锁了消息。

    而眼前的朱元璋,必定是最了解内情的人,毕竟发生在自己家里。

    朱元璋见众人的动作,思考一瞬便决定告诉他们。

    一则以在场之人的能量,早晚会知晓当晚发生的细节,不如顺水人情。

    二来,给武曌增加一些难度,朱元璋虽然对武曌没有多大杀意,但不介意恶心恶心他。

    “月圆之夜,这小子揽天时地利人和,摆出‘弑仙’一阵,另类凝聚南斗真意,将葵花老祖打落陆地真仙境界,重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