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皇本纪 » 第十一章 覆灭之兆

第十一章 覆灭之兆

    姚重喆割让了河北道、河东道、关内道拢共八州之地,并向鲜卑称臣缴纳岁币二百万两,这才换来了慕容浑的退兵。

    此时大魏国内群情激奋,百姓们无不咒骂姚重喆丧权辱国,实乃百年一遇的昏君。书生们都在编儿歌写话本编排姚重禹,短短数月大魏竟传遍了建武帝的话本小故事。

    姚重喆大怒,命令观风卫抓捕造谣者,可观风卫却也阳奉阴违抓几个乞丐应付了事,这让姚重喆慌了,他急忙去寻夏恂给他出主意,夏恂不愧人老成奸,他提出鲜卑人虽然强大,可大魏太大了,他们短期内是绝计无法灭亡大魏的,大魏的问题出在内部,在各道造反的义军才是可能颠覆大魏的切身威胁。

    姚重喆听了夏恂的话又询问夏恂解决策略,夏恂说解决问题也简单,朝廷召集大军一一击破便是,可问题就在于之前在殇川河同鲜卑人的那场大战大魏禁军的战力几乎损失殆尽。

    自武帝朝以来豪族吞并土地问题严重,大魏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维持府兵们耕战了,除边境地带这个现象并不很严重,大魏腹地的府兵早已沦为了只会挥锄头的农民。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想解决农民起义就要有一只足够强大的武装力量来镇压他们,而重整禁军或是干脆编练一只新军又需要大量钱财,姚重喆现在是一缺钱粮,二无时间,情势已然陷入了僵局。

    于是在君臣二人的一阵商议之下,他们决定借用世家的力量,朝廷允许地方豪族就地招募士卒镇压起义,朝廷授予编制及官位,但是钱粮要由世家自己筹措,此举相当于要在国内形成一个个的军头。

    此举无异于变相支持地方军阀势力割据,形成事实上的国中之国,如果处理不好就是亡国之患。

    姚重禹明白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姚重喆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要让子孙给他擦屁股,若下任新君不是雄才伟略之辈只怕大魏就要亡在他二人手中了。

    很快这道诏令经过门下省的审批之后传遍了大魏各地,这下世家们可谓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了,先前作壁上观是因为无利可图,反正大魏亡了下一个入主中原的不管是谁都要笼络他们,现在可是唾手可得的权力在眼前,不着急募兵的都是傻瓜。

    但现实情况是僧多粥少,青壮一共就那么多,你张家招募了我李家就没人招,于是世家大族们也开始了内卷,你张家给新兵月钱一贯我李家就给一贯半,甚至城中的包打听们都开始专门为力夫跑腿收集这样的情报来换钱,百姓们也不傻,现在去当兵可真是要豁出命去抽刀子和叛军干仗的,那可不是谁家价给得高就去谁家吗。

    世家们一看这不行啊,这下好处都让这帮泥腿子拿走了,于是河东大族裴氏出面调停了此事,裴家家主裴礼约见河东各豪族族长。

    席间进行了一番利益交换,定下了招募士卒各家统一月例一贯七百文,如果有谁恶意竞争破坏市场就别想在河东立足了,这下皆大欢喜了,各家各凭本事招募士兵。

    这下热闹了,什么“奋武军”,“扬威军”等等旗号在大魏各地打了起来,要说大族们不愧传承百年,资本雄厚的紧,竟然瞬间拉起了一只只队伍,兵器甲胄一应俱全。

    “岂有此理,当真是岂有此理!”听闻此事的姚重喆气的肺都快炸了:

    “之前朕以国难为由要他们捐输,一个个一毛不拔,这下他们倒是有钱招募士卒,可恶!都是一些乱臣贼子!”

    一旁的大太监杨忠劝说道:“陛下息怒,等我们将禁军编练出来一举扫平他们不是轻而易举。”

    也难为这位杨公公五十高龄还要侍奉皇帝,不过权力能让人忘记衰老,各中感受谁又说得清呢。

    姚重喆发怒归发怒,事情总还是要做的,重整禁军的事情不能再拖了,若是叛军被平灭之前禁军还未形成战斗力恐怕就真的要神器更易了。

    但先前的赔款几乎掏空了大魏的国库,连姚重喆都从自己的内帑里面拿了一笔银子出来,没办法的姚重喆就只能向勋贵们借钱了,好不容易筹集到钱财之后姚重喆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目前无人可用了,皇甫康只能当当太平将军,让他训练士卒领兵打仗简直是送菜,好在皇甫康很识相主动让出了位子,姚重喆把他父亲的将军号加到了他头上,算是明升暗降了,无奈之下姚重喆提拔了一个宗室子弟姚季行,也正是此人成为日后灭亡大魏的罪魁祸首。

    随着时间推移姚重禹发现姚重喆身上那条金龙好像在缩小,后来他竟然能进入姚重喆的梦中了,这下可好,他在梦中肆意炮制姚重喆,把姚重喆吓得每每不敢入眠,短短一个月面相生生老了十岁。

    姚重喆被吓得开始疑神疑鬼,去了太庙拜祭了一番祖宗,又去祖坟给姚重禹祭扫了一番,可姚重禹哪能轻易放过他,折腾的更起劲了,姚重喆寻遍方士没有效果,也不知他是发了什么癔症:他决定去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这事一直是有大作为的明君才会去干的事情,姚重喆此举一经提出自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就连夏相公都不再支持他,奈何姚重喆一意孤行,执意要去泰山,为此他还特意写好了传位诏书给他的独子。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途中出了事情,姚重喆刚进入河南道不久竟然冒出了一只鲜卑士卒,一番激战成功掳走了姚重喆,这下可好朝野一片大乱,有人说应该和鲜卑人谈判迎回姚重喆,又有人说应该把姚重喆立为太上皇,将姚重喆幼子立为新皇。

    就在朝中大臣们没商议出个结果的时候,新消息传来了,姚重喆竟然莫名死了。这下问题可大了,朝中诸公只剩下一个选择,立姚重喆才七岁的幼子为新皇,皇后垂帘听政。

    姚重喆子嗣不旺,他与原配只有一个女儿,登基这几年来也只与皇后育有一子,就是这位新皇姚宗曜,这位未来的太子殿下还未入主东宫便要登基为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