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魏皇本纪 » 第十五章 改变命运

第十五章 改变命运

    姚重禹站在自己的王府门前,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建筑,不由得感慨万千,十年后的他儿女双全,又是夺嫡的热门,没想到一切在一夜之内化为泡影,就连这座气派的王府都只剩残垣断壁,姚重禹又想起了他未来的王妃,那位李家二小姐,他就站在门外怔怔出神。

    “殿下,您想什么呢?我们进王府看看吧。”身后的齐环提醒道。

    “走吧。”姚重禹回到。

    他伸脚前深深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

    果不其然,王府还是那熟悉的布局,一切都是崭新的样子,一切还没有发生,我还可以从头再来,姚重禹这么想道。

    简单洒扫了一番,把宗正寺送来的仆人安顿好,姚重禹坐进了议事厅,他此时摸着下巴在对未来进行规划。

    此时最急迫的有三件事,天圣三年他的岳父会请姚玄景赐婚,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他就要成婚了。

    他对这个王妃的观感也颇为复杂,平心而论李灵雪容貌品性都是上上之选,可之前他同李灵雪成婚十年二人相敬如宾,要说感情也是平淡如水,导致他经常在外过夜或是干脆睡在小妾那里,最起码小妾对他予取予求,从来不会拒绝。

    导致这些的因素,一来是因为他这个人爱惜羽毛,不肯对他的舅兄们多加照拂,导致李家在他岳父亡故后渐渐衰落,夫妻二人也逐渐疏离。

    第二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李灵雪心里有其他人了,故事就是说书人常讲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李灵雪十五岁时出门上香正好碰上了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那书生对佳人一见倾心,果断上前搭讪,二人相谈甚欢,之后就是时不时私会,感情迅速升温,那书生允诺高中之后便上门求亲,可还没等他考完李将军便携大胜归京了。

    听闻父亲为自己安排婚事李灵雪还很是抗拒了一番,可奈何胳膊掰不过大腿,李灵雪还是成为了齐王妃。

    而那书生也不负所望高中二榜,可奈何事已成定局,一对有情人就这样形同陌路。

    成婚之后姚重禹时常能看到李灵雪握着一枚玉佩怔怔发呆,睡觉之时还偶尔听到李灵雪在喊“方郎”,他这才嘱咐齐环打听了一番,才明白有这么个人在。

    这下可让他如鲠在喉,感觉自己绿光罩顶,他当即动用了吏部的关系把那书生外放到岭南去了,后来听说在一场叛乱中那书生作为县令被当地的乱民攻破了县衙,他毅然在正堂自焚了。

    刨去情敌的身份,姚重禹也承认这是个为国尽忠的刚烈之士。

    姚重禹想着要么索性就拒绝赐婚,让这二人成就好事吧,可他又放不下自己那一儿一女,想来想去十分纠结,索性抛开这件事,反正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大事,到时再做决定也不迟。

    相反他外祖一家牵涉的那件谋逆大案就十分要紧了,要是他几个舅舅还在他一路入太极宫必是畅通无阻。

    无他,齐家执掌了羽林卫半壁江山,齐氏子弟多在禁军、羽林卫中任职,他那身为羽林将军的大舅舅一声令下,内外并举他入宫城如无人之境。

    而在天圣四年的那桩案子中,不仅齐氏被抄家流放,羽林卫也遭到了清洗,所有齐氏子弟连同齐家的死忠和姻亲或抓或杀,等到后来他起事时竟然只能收买一个小小校尉。

    而这桩案子牵扯到了一个人,此人也是姚玄景夺嫡时最大的敌手,灵帝朝的楚王姚玄策。

    要说姚玄景的个人才能确实比不上这位楚王殿下,他之所以能成功上位还是托了几个儿子的福。

    姚重禹这几个兄弟中人才辈出,太子殿下姚重昉大度宽仁,秦王姚重彦果决勇毅,襄王姚重禹足智多谋,姚重禹大公无私。

    就连那位早早就藩的汉王姚重赟也是才思敏捷,不过他一心只想混吃等死做个太平闲王,故而早早拜别了姚玄景去到封地自由快活去了。

    姚玄策最尴尬的是他直到二十四岁还无所出,膝下仅有一女,这年头当皇帝不仅仅自己要才能出众,还要后继有人。民间都讲究多子多福,更何况皇室,有时候能生也是一种优势。

    姚重禹的爷爷灵皇帝很喜欢他二哥姚重彦,不止一次说过想要直接立姚重彦为皇太孙,后来在百官的劝谏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说这位灵皇帝的荒唐事也不少,奈何武皇帝崩殂时他是唯一适龄的皇子,皇位注定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姚重禹仔细思索那件大案的始末,他只记得有天姚玄景接到了观风卫急报,说楚王意图谋反。

    然后忽然调禁军入城配合观风卫拿人,他外祖也莫名其妙被拿入了大理寺的大狱,然后就是倒反清算,他的外祖在留下遗书之后愤然自戕,死在狱中,他的舅舅们都被发配边疆,齐家也就这么倒了。

    关于齐家是否真的牵扯到这件案子里他是存疑的。

    因为姚玄景能成功登位也少不了他外祖父齐闵道的支持,更何况他的生母还是一品贤妃,齐家犯不着放着唾手可得的富贵不要而去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帮着姚玄策谋反,就算起事成功齐家也就是维持现在的地位,姚玄策总不至于把屁股底下的位子让出来吧。

    姚玄策在姚玄景登位时就已经被圈禁在楚王府里,据大理寺事后贴出的布告说姚玄策勾连齐氏意图夺门弑君,可谋逆要株连九族,姚重禹就是不死怕也逃不了被废的结局,可姚玄景居然只是把齐氏的男丁流放,这处理结果可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通过这件事姚玄景大开杀戒,彻底清洗了朝中的楚王势力,连宗正寺都换了一位寺卿,甚至株连了许多老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姚玄景这是抓着机会在排除异己,将朝堂变为他的一言堂。

    所以这件谋逆案很有可能是姚玄景为了搞制衡故意做出的案子,他这位父皇把权术玩到了极致,大搞制衡,有可能是齐氏的力量让他感受到了威胁这才出此下策。

    商君的驭民五术让姚玄景用到了极致,天圣年间武备废弛,可以说鲜卑人的崛起与天圣八年的大败姚玄景首当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