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驯养员的1982小渔村3 » 第21章:鳎目笼

第21章:鳎目笼

    鳎目鱼,学名叫【舌鳎】,种类很多。(tǎ)

    样子都是扁扁的、长长的,像一条舌头,所以也有地方叫它龙舌鱼、牛舌头。

    又像一个鞋垫,所以也叫它鞋垫鱼、鞋底鱼、踏板鱼。

    “龙利鱼”是【半滑舌鳎】后世常用的商品名,在超市往往是扒了皮售卖,经常被掺假。

    后世研究,这种鱼含有的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对眼睛有好处,所以被称作“护眼鱼肉”。后世人们普遍用眼过度,所以这个营养价值让龙利鱼身价倍增。

    前两天,豚大豚二不知道嘬了多少小舌鳎,给吴帆心疼得要命!

    这要是都长大了,能给他卖多少钱?

    所以他宁愿放着蟳篓不做,也迫不及待地想把小舌鳎养起来。

    后院堆放着一些毛竹,用来做蟳篓的。他将毛竹劈成两指宽的竹条,每两根贴合起来,再用尼龙绳扎紧,这样强度就很高了。

    裁好长度,再在两端锯出类似榫卯结构的卡扣,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拼接成2m×2m×0.5m的大方框。

    用尼龙绳加固一遍。每个面的对角线再来两根,里面的对角线也来上四根,这样就非常牢固了。

    至于外面怎么包起来………吴帆觉得竹篾太费材料了,家里储备的毛竹肯定不够用,索性就用渔网线织了几张网,绷在外面。

    完美!

    这样更轻便,还美观。

    吴一笑和吴一乐两个小娃娃,蹲在一旁好奇地看叔叔鼓捣这些。

    “叔,你在做什么呀?”吴一笑问。

    吴帆沾了满手的竹木粉,伸手在他头上哗啦呼啦。“这是养鱼的笼子!上次吃的红烧鱼好吃吗?”

    “好吃!”两娃娃异口同声。

    “好吃叔叔再去海里抓一些,小鱼咱们养在这个笼子里,养大了就有吃不完的大鱼了!到时候还让阿嫲给你们做。”

    “哇……”俩娃娃两眼冒星星,小侄子嘴角还亮晶晶的。

    大嫂在旁边织网,也是看得新奇。她这小叔子,经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虽然大部分不着调,但偶尔一两个还挺有用的。

    吴帆趁着中午外面没什么人,一人扛着大鱼笼向海边赶去。

    将笼子扔海里,稳稳地漂在海面上。他自己再跳下去,推着笼子前进,这样游泳还更省力了。

    游到上次抓鞋底鱼的地方,还不等他吹哨,豚大豚二在海面露出头来。

    “我哩个乖乖,你俩还真是勤快!”

    豚大豚二扑腾扑腾拍打着水花向他游来,小眼睛笑眯眯的,就差吐舌头了。

    两兽游近了,绕着大笼子转圈圈,好奇地拱来拱去。那渔网是有弹性的。

    吴帆松开笼子,潜到海底找了一堆石头,用四个网兜装起来。然后浮上去,拽着绳子提出水面。

    他们这边海底礁石太多了,不能用底拖网,不然用不了几天渔民就能给它捞干净。

    将四个网兜绑在笼子四个角,再一松手,笼子立刻沉了下去。

    他一边下潜,一边拽着笼子游向一块大石头。两豚豚一看有活儿干,争先恐后地在后面帮奶爸推。

    将笼子安放在石头旁边的平地上,吴帆带着豚豚去附近扫荡,很快就抓到一条30厘米长的小舌鳎。

    豚大正要吸溜,吴帆赶忙抢过来。凑到眼前使劲看了看,看不大清,好像没有咬破皮。

    在海里裸眼潜水太难了!扎得慌,每次下水都是煎熬。而且水的折射率比空气大,人眼在水里看东西是失真的,别扭的很。

    搞完这一趟,赶紧去县城买装备,最起码搞个潜水面镜啊!有脚蹼就更好了,不知道钱够不够。

    将抓到的鞋底鱼从笼子上面的网口塞进去。

    小鱼挣脱了人手,马上忽闪忽闪蹿到笼底。还想往远处游,可惜被笼网挡住了,沿着边缘不停地试探。

    两兽觉得好玩,开心地在外面逗弄小鱼。

    吴帆浮上去换气。

    “噗啊———”抹一把脸,也不知道具体潜了几分钟,没个手表真不方便!

    现在的手表他可买不起,一个机械表要一百多块呢,更别说还要防水的。

    电子表应该便宜很多,下午去走货佬们摆摊的地方转转,希望有防水的。他们这里是海边,那些人应该不笨吧?

    两兽反正也不饿,看“扁扁鱼”在笼子里乱窜好好玩,于是兴奋地出去扫荡,要抓更多!

    等吴帆休息够两三分钟,再次潜下去时,笼子里已经有三条了。

    “可以啊!”奶爸摸头夸夸,“这次还没教呢,你俩就会塞鱼了。”

    (当然,说话用的是脑电波)

    忘了给豚二做口罩,吴帆小小自责了一下。扒着豚二嘴巴看,还好没有破过皮,有些贝壳还是挺锋利的。

    野生海豚在海底找鱼,一般会用声呐沿着水底探测。有比目鱼藏身的地方,回声应该是不一样的。小海豚跟着妈妈练习,慢慢就能掌握这个技巧。

    也有的海豚直接用嘴巴在海底戳,怕划伤皮肤,它们还会找来海绵套在嘴上。

    聪明的很!

    一人两兽继续在海底扫荡。吴帆不停地上上下下,非常消耗体力。

    每次上浮之后,至少要休息够之前潜水的时长,让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恢复正常。

    再经过调息储存更多的氧气,最后吸满肺,再次下潜。

    这个过程,肺活量自然而然就增大了。

    说起来,他爸这小身板,能在水下运动两分钟也算不错了,比普通人还要强一点。

    而且去年在荒岛,他不经过训练就能潜到海底抓龙虾,也是天赋异禀了。

    普通人不会做耳压平衡,潜个五六米耳膜就痛得受不了,强行下潜还会把耳膜压爆。

    折腾一个小时,体力到了极限,铲屎官是一点都游不动了。

    他抓着豚二背鳍,直接让它拖回岸边,腰间鱼篓里还多了两条三斤多的大鞋底鱼。

    又是4块钱入账!算上阿公偷偷塞给他的20块钱豚豚伙食费,他现在身价高达27块!

    还不错!

    就先稍微挪用亿点点……

    反正家里毛竹快用完了,下午也做不了蟳篓,那就去一趟县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