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肖的日常 » 第一章 抽刀断水,三千白发

第一章 抽刀断水,三千白发

    小肖在走出第一步棋后,心下稍安。

    等待了一会,再去看自己文章时。小肖默不作声。

    穷在闹市无人问。

    小肖太了解网文的读者老爷。

    一目十行的是看故事的小白。

    这类读者在网文选择上并没有什么独立性,什么题材火看什么,什么题材与同伴有话题读什么。

    只要读的爽,作者是大佬。

    在小肖的判断中,这类读者的在总读者群体中占据了大多数。

    且永远是大多数。

    永远有新来的萌新,永远有对网文只是惊鸿一瞥的社会人。

    字句斟酌的读者老爷,在网文读者圈里已经是高端人士。

    他们曾经伴随着在网文圈子封神的大佬作者,一路血雨腥风。

    他们在网文圈历经风浪,看过了太多的开头文,对于没有名气的小作者们他们曾经也满怀期待,但大多都是失望的走掉。

    于是他们的标准更多,期待更高,要求更严。

    在他们眼里,很少再有惊才艳艳的作者出头。

    小肖了解他们就像了解自己。

    小肖本就是挑剔的读者,在阅读了多年网文后更是如此。

    他们才是同类。

    “我这种风格的作品,怕是要凉啊。”

    小肖想了想,自己写的书没人读,这是未出名作者的正常生态。小肖并不因此而沮丧。

    但没有人气,自己无法与更多的读者交流,也就没有办法了解网文细致的生态。

    这在小肖的计算中无可避免的拖了后腿,这样下去赢是不可能赢,这辈子都不可能赢。

    以作者的身份,编纂的内容来闯荡网文圈,这已是小肖绞尽脑汁才想到的战略。

    难不成小肖要举白旗,写怂书,发票圈?

    小肖不要面子的。

    “钱,可以输,面子不能输。”

    “如果丢脸无可避免,那信仰也不能输。”

    这是一场信仰之间的战争。

    我随手抽了把单刀,走了趟风花雪月。

    没有了信仰,小肖拿什么渡过此生的漫漫长夜。

    没有道理啊,鉴赏评论它不香吗?

    所有的读者在阅读完两到三本小说,特别是以长篇为主的网文之后。

    对于情节应该就没什么期待了。

    无论是传统小说还是网络小说,真正以情节取胜的,极少。

    两三本,读者老爷们不一定读得到优秀作品啊。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

    满足了阅读以情节推动带动设定带来的快感后。

    应该很快就会陷入反思阶段,这时候鉴赏评论就很香了。

    而进入贤者状态的读者老爷们看到此风格的文,没道理没有反应啊。

    小肖忘记自己对读者的计算,还是以三观完备的成年人为主体,结果估计过于乐观,对作者生态圈的茫然更是加剧了对自身的高估。

    小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不再纠结,翻过一篇。

    我与太白共推盏,

    醉眼蒙眬两鬓白。

    千年文脉传今朝,

    当属洪荒最出彩。

    小肖写着打油诗,与古人为友,林间山泉为伴,这是传统读书人的悠然。

    “千年文华,靳尚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我也得去招兵买马了。”

    小肖需要作品,需要很多优秀作品。

    来加强自身对网文世界的了解,梳理网文的脉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于是打开电脑,点开起点中文网。

    但要数底蕴深厚,还得是数起点。

    小肖混迹的最多的,也是起点。

    不过在毕业后的上班生涯中,都只是多读书少说话。

    六年里来逛网站次数并不多。

    大多是匆匆忙忙,登录都不登,惊鸿一瞥,找到满意的就看下去。

    小肖先点开推荐榜周榜,想着看能不能捡漏,发现周榜上大多是还在更新的作品,果断放弃了这个榜单。

    (推荐票目前是起点3级以上用户才有,每位用户一张,用来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要找的作品,是用来抗衡千年文华的,没有时间的沉淀那是万万不行的。”小肖吐槽到。

    再点开推荐榜总榜,总收藏榜榜,发现第一分别是高楼大厦的《太初》,和辰东的《圣墟》,发现两本作品仍在连载当中。

    (收藏榜和推荐票作用一致,不过没有门槛,新用户即可享有。)

    《太初》44628275推荐;

    《圣墟》5906005收藏。

    “是我太久没来了?时代已经变了?”

    见榜单上第一位都不是自己熟悉的作品,小肖惊奇到。

    小肖更多混迹起点的年代,他拥有一个普通账户,每天有两张推荐票。

    “看来我的确得再加快了解网络文学生态啊。”

    说完小肖心中有了计较。

    “我想找的第一本,就是你。”

    接着将这两个页面关闭,顺流向下寻找。

    推荐票总榜开放的五页100本书里没有。

    收藏总榜开放的五页100本书里没有。

    小肖泪流满面。

    终于在推荐票榜和收藏榜的仙侠分类中找到了想要的作品。

    推荐票2896084,仙侠分类排行,第三十四位。

    收藏185964,仙侠分类排行,第六十六位。

    《佛本是道》。

    -------------------------------------

    上古,以假乱真以假乱真洪荒流

    人类的活动历史大致是从距今2000万年至300万年前开始的,具体内容不可考,因为那会人类还没有定居这个概念,过得是是迁徙式的生活,后来在自然界地位提高了,大概赢了的的就留下了开始筑城,真正意义上开始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而输了的占不到好地方,只好开始游牧生活。

    而后距今约4600年前,两大定居族群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逐鹿之战,这一战打的是天地变色,乌云蔽日,大概也就是双方加起来不到几千个人,拿着石锤木棍石斧子,打一场大型的群架,而后黄帝占据了当时最适宜生存的地方,定鼎中原,开启万世不移的中国大业。

    而后是三皇五帝,夏商与两周。洪荒流的描述的时期大多都在这部分,这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刘安的《淮南子》,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所记载的历史,传说,故事等都集中在这一时期。

    洪荒流的内容上大多是青少年穿越、重生于洪荒初期,混沌初开的年份,随后不断修炼升级的故事。

    然而,笔者目前发现,这类作品在市场中尽显疲态。

    除了十年以上的老书虫,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紫霄宫来的都有谁,鸿钧到底是什么精,帝俊怎么会是太一兄长,伏羲是怎么变成妖的,成圣为啥必须得有鸿蒙紫气。

    记得李色佛有一本《洪荒玄松道》,与孔宣结义,娶云霄为妻,骂女娲,揍准提。

    成为洪荒战斗机,人族守护神,这是标准的洪荒模板。

    那时候作者们已经已经开始摸索套路了,真可怕。

    那会大概是2010年。

    这样做的弊端十分明显。

    读者读完一本洪荒流,意犹未尽,想要再读下一本时。会发现剩下写的大致一样。

    因此洪荒文红极一时,然后又迅速衰落下来了。

    洪荒文衰落的原因是多样的,套路不深啊,套路重复啊,套路不精啊。当然,不能全是套路的锅,作为老读者我本人的看法是全篇一律不值一提,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嘛。

    另外顺嘴提一点就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小说都得死。小说本身就是不同人物设定在不同环境下的际遇与表达。

    洪荒文结合了上古神话,好看,但脑洞太大编出了故弄玄虚的历史,那会作者们的方向除了扣细节大概就是编历史吧,有没有开强拓土的既视感,编历史可以去异世界嘛,洪荒流不适宜,什么事都有个先入为主,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传说的东西再进行大幅度改变,老读者看了毁三观,新读者看了毁三观,青少年小朋友看了直接世界观扭曲好吧,这样是不好的。

    但洪荒文崛起的原因就简单一些了,那些远古洪荒里发生的事,发生在那些我们心神向往的神仙身上的故事,我们想看。

    洪荒文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不对,应该是洪荒文的简单套路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读者们来说,仙侠不死,对于作者们就是洪荒不灭。

    洪荒文虽然暂时离我们远去了,但其部分设定仍是有吸引力的。

    比如时期上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龙凤大劫,巫妖之战,封神之战,再加上西行取经,法宝上是先天后天,最厉害的是盘古斧,盘古开天后盘古斧化为太极图盘古幡和混沌钟,而杀伐第一的是通天教主所掌诛仙四剑组成的诛仙剑阵,圣人数量为七,三清女娲西方二圣外留出了一个给穿越者,圣人以老子为首,教派上老子掌人教,原始立阐教,通天是截教,西方二圣是西方教后为佛教,修为上的设定我们先取玄之又玄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因为在之后的洪荒文中,虽然给出了明了的仙地仙天仙金仙玄仙准圣等划分,但因其不够准确不能服人,尚为一家之言。

    虽然洪荒文扑街了,但是此贴我既然起了以假乱真的洪荒文,那自然是有我的道理的,下篇文我们来扒一扒出场即巅峰的《佛本是道》,来看看洪荒文的代表作是如何的自命不凡。注,自命不凡,取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