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二百三十章 诸葛亮终究还是跟了刘备

二百三十章 诸葛亮终究还是跟了刘备

    苴罗侯只身冲入汉军,挥刀便砍,所遇几无一合之将,不一会便砍倒十余人。

    此次苴罗侯报了必死之念,浑然不惧刀剑加身。

    不过,即使苴罗侯状若疯魔,悍不畏死的向前猛冲猛杀,身处数万汉军中,却犹如汪洋大海上的一小片浪花。

    汉军兵士见这个鲜卑人竟如此勇猛,也被激起凶性。一名百夫长高举手臂,大喝一声,所有补刀兵一起退后,后排的弓箭兵齐齐扬起手,将手中弓箭对准包围圈中的苴罗侯,“咻咻咻”一顿射……

    瞬间箭如飞蝗,铺天盖地。

    噗噗噗――

    一连串密集的、令人牙酸的箭支入肉声响过,苴罗侯浑身插满箭支,像个刺猬人,摇晃着又往前冲了两步,重重栽倒在地。

    汉军潮水般越过苴罗侯的尸体,追到河畔,弓箭手对着河面上尚未划远的鲜卑人,开启无差别施射。

    只是几个呼吸的功夫,河面木筏上再无一个站着的人。

    惨叫声、落水声、弓箭破空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在易水河畔奏出了一出炼狱魔音。

    一柱香后。

    被血水染红的河面上,飘满了尸体,木筏打着摆子左右摇晃。

    王雄满意的看着眼前一幕,大手一挥:“收兵?”

    “嗬!嗬!嗬!”

    全军将士齐齐高呼三声,凯旋而归。

    高柳城中,一派喜气洋洋,鲜卑人大败的消息被百姓们奔走相告。

    满城喜庆里,有一处悬挂了白绫的幽静别院格外显眼,与外面的气氛格格不入。

    韩龙满眼悲悯,脸颊上挂着泪痕,认真的给阿秀装敛后事。

    那支射向阿秀后背的箭,无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

    中鲜卑两大首领身死的消息迅速传到邺城,程远志闻讯大喜,立即召集众文武,商议北征事宜。

    不多时,众文武齐聚丞相府大堂。

    程远志高坐上位,环顾众人,道:“诸位,今西鲜卑已降,中鲜卑柯比能与其弟苴罗侯皆死,我欲乘机北征,未知可否?请诸位为我一决。”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郭嘉。

    这么些年下来,众谋士表面上是谁都不服的,心里却都早已认定郭嘉的见识无人能及,进言之前,都会不由自主的看向郭嘉。

    如果郭嘉没有献策的打算,他们才会出列进言;如果郭嘉要献策,他们就稍后再说。

    程远志顺着众人的视线,也看向郭嘉这位战略高手。

    严格来说,郭嘉并不擅长作战计策方面的东西,他擅长的是通盘战略及对人心的把控。

    郭嘉蹙眉思索了下,拱手道:“丞相,此时中鲜卑首领新亡,若骤然起大兵攻之,其纵然不会联合一处抵抗,也会做鸟兽散,远遁漠北,如此后患无穷;不若暂且屯兵高柳城,等鲜卑自生内乱,再挥师塞外,一战功成!”

    程远志微微颌首,看向其他人。

    田丰左右看了一眼,见无人出列,便当仁不让跨出列班,进言道:

    “丞相,西鲜卑虽降,却万万不可安置于雁门、太原。”

    “哦,这是为何?”程远志做出一副不明缘由的神态,问道。

    田丰陈述道:“并州诸郡汉人少而胡人多,尤以雁门、云中、朔方等郡为甚,遍地都是胡人,几无我汉人踪影。今日我强盛压四海,胡人自服;他日我若衰退,胡人必定不服管制,如此岂非养虎为患!”

    “昔日,汉武帝内迁匈奴至西河郡,之后两百年间,南匈奴屡有反叛之举,每每难制,丞相不可不察。”

    闻言,堂上众谋士纷纷交头接耳,附和道:“元皓言之有理!”

    程远志老怀大慰,频频点头,对众谋士有这样的见识很满意。

    得益于他二十年如一日针对北境四胡,给麾下众人灌输“攘内必先安外”的意识,眼下,所有人都有意识的将针对边境胡人当做头等大事。

    这种状况是他喜闻乐见的。

    天下早晚会一统,不必急于一时。而边境胡人必须时刻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针对。

    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精力旺盛期其实也就二三十年,如果把这些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内战里,实为不智。

    若天下能快速一统倒也罢了,

    但关键是,此时天下人心思乱不思安。这个人心指的不是百姓,而是指那些聪慧的智者、掌控着话语权的诸侯们。

    他们不想让天下一统,携裹着无知的百姓为自己割据地方的野心买单。

    譬如那些已经消亡的诸侯,乃至还存在的诸侯刘表、孙权、张鲁、马超、韩遂,甚至被打跑到三韩之地的公孙度,都是如此想的。

    有他们这些钉子户在,一统天下的难度无异是难上加难。

    既然天下没那么容易一统,为何不把精力用在针对胡人上?

    在针对外族这一点上,程远志的选择与诸葛亮是一样的。

    原时空里,诸葛亮北伐之前,先把南蛮给打服了。

    而程远志要做的是:在南征之前,先把边境胡人全都灭了!

    思及此处,程远志目视审配,道:“传令并州刺史杨俊,将步度根及扶罗韩部的七十万鲜卑人,分为七十部,分批次内迁至中原诸郡。”

    “另颁布法令,鼓励冀州百姓往并州北六郡边境迁移,充斥当地人口。”

    审配一一记下。

    顿了顿,程远志又补充道:“传令给幽东都督崔钧,令他三年内拿出一个收服东鲜卑的计划。”

    审配点头记下,自去安排。

    大事商议完毕,程昱出列道:“昱有负丞相重托,诸葛亮拒绝了朝廷征召。”

    程远志摆手道:“无妨,事在人为,散会!”

    众人拱手告退。

    程昱正要随人群离去,却被程远志叫住,询问诸葛亮拒绝投靠的细节。

    程昱这才意识到,虽然程远志嘴上风轻云淡,,不当一回事,心里其实还是很在意的。

    当下,一五一十将原委道来。

    另一边。

    却说刘备两次访诸葛亮不遇,开春后,乘风和日丽,正欲再往隆中拜访。

    关羽、张飞齐齐来劝。

    关羽道:“兄长两次亲往隆中拜谒,这礼数太过了!想来那诸葛亮定是只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

    刘备道:“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方得见一面。况今日我欲见大贤?”

    两次空跑,张飞早就看诸葛亮不爽了,在一旁说道:“区区村夫,量他也贤不到哪里去,今日不须两位兄长前去,我一人足以。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将他捆来!”

    刘备佯怒道:“三弟不可出此无礼之言!岂不闻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之事?昔日以文王之贵,且如此敬贤,我刘备何德何能,岂可对大贤无礼!今日你不要去了,我自与云长去。”

    这个杀手锏一出,张飞立即服软,连忙表态道:

    “既然两位兄长都去,小弟如何肯落后!”

    刘备没好气的瞥了张飞一眼:“你今日若同往,不可失礼。”

    张飞连忙应诺。

    三人乘马结伴,第三次亲往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