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颂 » 第3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3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廉颇一路嘟嘟囔囔,他很不屑,比起秦军,燕国算什么!还值得我亲自去打?依廉颇看,那个李牧就不错嘛,实在不行不是还有个老庞煖呢嘛!

    但王命难为,廉颇只能听话!

    赵军一路行至宋子(今河北省晋县南),与燕军遭遇,双方接战,燕军首战不利。

    随军司马乐乘劝谏栗腹:“廉颇是员虎将,很会打仗,他当赵军主帅,我们很难获胜,不如就此退去!”

    “住口!无胆鼠辈,安敢惑乱军心,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军法从事!”栗腹把桌案拍得砰砰响。

    这乐氏之人怎么全是怂包,况且无功而返,我在燕国何以自处!

    “我军虽然遭遇小挫,但局势完全可控。待我军重振旗鼓,再与廉颇一决高下。况我燕国此次出征,共有六十万大军,赵军不足八万,还怕打不赢赵军吗?”

    这踏马是人数的问题吗?你踏马到底看没看过《兵志》啊?兵贵在精不在众啊我抄了!乐乘还能说什么,既然燕王喜这么会用人,下次出战直接摸鱼好了。等时机成熟,直接带部队投靠赵军,至少不能让整个乐氏一族给燕国陪葬!

    还是族兄明智,乐乘这次下决心准备跟着投降了。

    双方在滹沱河附近一处平原整军再战。燕军人多,隐隐将赵军围困在滹沱河岸边。背后就是又宽又深的大河,时近深秋,河水寒冷刺骨,如果赵军渡河逃生,恐怕会因此损失惨重!

    明面上形势对赵军非常严峻。

    栗腹得知战局,激动地大喊:“六十万对八万,燕军必胜!”

    随即洋洋自得,自己真是个军事天才,还好没有听信将渠和乐间的胡说八道!

    赵军见战局不利,人人面露忧虑。廉颇见状却丝毫不慌,他命令全军近八万人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生还之心!

    之后又将军队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八千轻骑潜伏在燕军军营周围。交战后,燕军大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七万赵军杀来。

    赵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八千骑兵突然杀出,乘虚攻进燕营。燕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击溃,军旗兵甲散落一地。

    乐乘一枪没放,带着麾下部署就地投降,接受改编。

    栗腹带着大部残兵败将慌不择路。廉颇乘胜率军一路追击,在鄗地斩杀栗腹。

    卿秦见势不妙也带着心腹兵卒仓皇逃窜。廉颇简选五万精兵追到代地俘虏了卿秦……

    燕赵大战这边几乎呈一边倒的态势,燕国被赵国打得老惨了。丢盔卸甲,如仰头撞玻璃,是咚咚疼啊!赵国这头蛮驴,是一点也不懂得怜香惜瑜,人都落败了还追着燕国屁股后,一阵猛打,持续输出。太阳都落山了,赵国也不歇,加班加点也要乘胜追击,誓必要打服燕国,就很敬业!

    另一边,秦魏韩联军和楚军的战斗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初期秦军还算进展迅猛,眼看都快要打下“陈郢”了,楚军在廉颇的建议下,让项燕挂帅抗秦。

    项燕是有几把刷子的,他统御有方,陈郢久攻不下,四国军队互有损伤,战事开始进入僵持状态!

    楚国陈郢,两方对垒,都杀红了眼,这里成了大绞肉机。只士兵平均每天都要死伤三四千人,百姓被殃及池鱼死于荒野的更是不知凡几。

    方圆百里,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