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贤君 » 第十章 不务正业

第十章 不务正业

    “陛下,既然妹妹那么让你害怕,你为何不让妾身做皇后,妾身保证都听你的!”

    也许是恃宠而骄,武顺竟然说出了这句话,李治顿时吓了一跳,捂住她的嘴的同时,还抬头看了看四周。

    “一派胡言,堂堂皇后岂能随意更换!”

    之前上官仪建议废后,然后全家被害。

    现在武顺竟然说要当皇后,以他对武后的了解,哪怕是武媚娘的姐姐,也不会放过她。

    看到皇帝如此畏惧武后,武顺有些心疼,又有些气不过。

    “陛下何必如此畏惧,我是她的姐姐,她还能害我不成!”

    姐妹争宠,传出去也不怕人笑话,况且武顺还嫁过人,李治宠幸她也有些爱屋及乌。

    如今她贪心不足,也让李治有些厌恶,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心底那个秘密。

    “朕有些累了,你回去吧。”

    武顺闻言一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前二人还如胶似漆,怎么转眼就冷眼以对。

    “陛下……”

    李治摆了摆手,没有多说,武顺有些委屈,却不敢违背李治的意愿。

    二人之前说的话,原本是床笫之间的情话,哪成想在那帷幔之后,有双耳朵一直在倾听。

    武后一个人在书房,心里不断回想那句话。

    “姐姐要当皇后,那要置我这个妹妹于何地,我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武后刚刚斗倒了上官仪,朝中还有很多官员不满,要不是李治的宠幸,她早就被废了。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姐姐竟然要和自己抢位置,一旦她不是皇后,那她的下场……

    武后不敢想。

    “姐姐啊姐姐,我让你进宫,是想让你和我一起拴住陛下的心,而不是让你和我争宠的。

    如果不是我,你一个妇人怎么有资格进宫,又怎么能得到陛下的宠幸,我对你的孩子视如己出……”

    想到这里,武后眼中寒芒闪过,用力握住手中的朱笔。

    低头看着奏疏,又看了看手中的笔,她忽然觉得还不够,因为缺了一样东西。

    ……

    在宫里待了一段时间,洛阳那边一直没消息,李贤也是松了口气。

    他虽然很低调,可毕竟也闹出一些动静,无论是角斗还是那些家具,其实都是在试探李治夫妻的态度。

    这时候对皇室的约束还没那么大,宗室相对来说还算自由,朝中也没有大臣说什么。

    其实是李贤太过小心了,弄了一群孩子打架玩,正常人根本不会想太多,最多也就是说点不好听的话。

    但李贤在乎么,他不在乎。

    贤名什么的,有太子李弘就够了,他现在不能表现的太优秀,否则日后也许会有麻烦。

    至于他为什么突然转性,这对于一个孩子也很正常。

    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不仅仅是他,李显这段时间也玩的很开心,有点放养的感觉。

    鼓捣一段时间木工,李贤好像是玩够了,转头又钻进厨房,开始研究起吃的来。

    其实不是李贤喜欢做饭,而是新鲜感过后,唐朝的食物实在不可口。

    烹饪方式也就煮和烤,食材也只有肉和一些干菜、咸菜,新鲜蔬菜要过一段时间才有。

    虽然说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方式,可盐水煮肉吃几个月,再能吃的人也会腻。

    于是李贤索性亲自动手,教厨子应该怎么做菜。

    唐朝人主食还是以面食为主,其他比较普遍的粮食还有粟米和粳米。

    蔬菜主要有葵、韭、芹、葱、薤五类,还有后世白菜的前身菘菜,很像萝卜的芜菁,现代雪里蕻的前身芥菜。

    至于西红柿,辣椒什么的,现在并没有,倒是有芋头,现在也当菜吃。

    “殿下,如果这些菜你都不喜欢,过段时间市上就有昆仑瓜和胡瓜了。”

    听到这两个名字,李显微微一愣,问道:“这两个瓜长什么样?”

    负责厨房的太监答道:“都是圆形长条,昆仑瓜为紫色,肉质绵软,胡瓜有绿有黄,口感清脆。”

    听到这个介绍,李贤心中一动,这不好茄子和黄瓜么!

    “哦?宫里有种的么?”

    太监点了点头:“温汤附近倒是有两株,只不过尚未成熟。”

    李贤闻言点头,茄子黄瓜不像韭菜、大葱,毕竟吃的是果实,所以种植周期比较长。

    既然现在吃不到,那就只能凑合了,于是他要了一把韭菜,然后打了两个鸡蛋,用猪油炒制,很快一盘韭菜鸡蛋就做好了。

    一旁的御厨看的一愣一愣的,所有人都被香气吸引,然后李贤又做了一道芹菜炒肉。

    两道菜完成,配上小米饭,李贤满意的点点头,看了看御厨,道:“看到了吧,以后就这么做。”

    “是。”

    忙活了半天,李贤也是饿了,吃了两碗小米饭,两盘菜也吃了一大半,剩下的就给御厨。

    虽然有些凉了,但炒菜的味道特殊,御厨尝了眼前一亮,这味道他从来没吃过。

    对此李贤表示不屑,等他把味素、十三香弄出来,味道还能提升一级。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煮肉用的香料,却不能用来炒菜,李贤看了看香料的种类,决定明天做个黄焖鸡吃吃。

    没有土豆?

    用芋头代替就行了,山药其实也可以,就是处理麻烦,口感差一点。

    教了御厨几道菜,御厨是感恩戴德,有了这份手艺,他以后在宫里的地位绝对稳固。

    至于会不会外传,李贤毫不担心,且不说百姓有没有铁锅,这种做法成本太高,普通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这倒也是个来钱的法子,他在长安没法开府,但来饭庄还是可以的。

    长安作为大唐府城,可谓是当然世界最富裕的地方了,库里的钱存着都生锈了,还不如投资一下。

    想到这里,李贤开始研究怎么用当时的材料做菜,同时让人去找香料。

    内陆地区没有海带,味素是不好弄,但十三香可以尝试一下,无非就是十三香香料研磨混合。

    至于配方,说来也巧,有次李贤上厕所没带手机,恰好看到一个盒子……

    既木匠后,李贤又开始不务正业了,天天待在厨房,也不去看书。

    “来,大家尝尝这道拔丝芋头!”

    虽然他的手艺一般,但做法新奇,炒菜之后又弄出了黄焖鸡、叫花鸡、红烧肉、五香豆等菜品。

    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沾了光,其中阿蛮吃的最多,几天下来小脸都胖了一圈。

    “嗯,有点苦。”

    “苦?应该是火大了,糖没熬好。”

    “不过苦味中还有甜,芋头这么做好好吃。”

    李贤尝了一口,发现只是微微发苦,影响不大,于是笑道:“你这丫头嘴倒是叼。

    你看看你,最近都胖了一圈了,再这样下去没人要你!”

    李贤打算吓吓阿蛮,没想到小丫头竟然好不在意:“胖点好啊,胖点漂亮,以前的我太丑了。”

    “呃……”

    要不是阿蛮提醒,李贤差点忘了,唐朝好像是以胖为美,并且现在就有了苗头。

    其实这种审美的流行,还是出于百姓日子过得苦,大多数百姓都吃不饱,很多都是骨瘦如柴,胖子反而是少数。

    如此一来,胖子在人们心中就是富裕的象征,也是美的象征。

    研究了几天,弄出了二十多道菜,虽然有点少,但开食肆是足够了。

    于是他再次出宫,找到了王勃、杨炯,让他们在东市找个店铺,他要开饭馆。

    听到这个想法,二人都觉得李贤在胡闹,市面上饭馆倒是也有,但并不怎么赚钱。

    然后李贤就拿出一本食谱,正是他这些天的劳动成果,上面详细记录了二十道菜的做法。

    “有了这本食谱,我们想不赚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