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贤君 » 第十五章 面见二圣

第十五章 面见二圣

    能被李治带在身边的,基本上都是精挑细选的侍卫,不是那种酒囊饭袋的货色。

    可此时,李贤忽然觉得,这个侍卫是一点眼力见没有,没看出自己的不耐烦。

    “六哥六哥,我们来比一下,谁更快吧!”

    小胖子李显无忧无虑,此时还有比试的心思,然而李贤的脸色却严肃起来。

    “胡闹,你本来就不会骑马,还一骑双人,这要是摔下来,让吾怎么和母后交代!”

    这句话看起来像是对李显说,此时队伍里身份最高的就他们二人,作为兄长的李贤自然最大。

    “摔下来?怎么会!”

    李显还有这不服,而那个侍卫终于明白了李贤的意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虽然他对自己的骑术很有自信,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他难辞其咎。

    李贤看了侍卫一眼,然后拍马加速,李旦见状嚷嚷着追上去,可侍卫这次不敢了。

    听到后面的声音,李贤暗自摇头,这个弟弟其实还是挺可爱的,如果他不是皇子的话。

    作为最终的胜利者,李显是幸运的,可他如此单纯的性格,他又是不幸的。

    路上走了四天,第五天终于抵达洛阳。

    看着这座比长安还有历史的古城,李贤心里略微动容,不过论繁荣程度,还是比不上长安的。

    想到后来武则天迁都,李贤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也许是想摆脱李家的影响力而已。

    进入洛阳城后,一路活泼的李显反而紧张起来,也许他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害怕了。

    和李显比,李贤则从容很多,他毕竟不是真的小孩子,而且他一路上也做了各种猜测。

    “儿臣李贤、李旦,见过父皇、母后!”

    乾元殿内,李贤和李显站在下面躬身行礼,李治和武后坐在上位,看起来十分正式。

    李治看着自己两个儿子,有些话到嘴边又有些说不出口,毕竟几个月没见了。

    反而是武后,丝毫不客气,直接呵斥道:“两个逆子,还不跪下,说说你们干的好事!”

    李旦一听小脸下的煞白,连忙跪在地上,而李贤虽然也跪下了,可却不是很慌。

    李治见状心里的火气又少了些,开口道:“朕把你们兄弟三人留在长安,是想让你们安心读书,可你们倒好,整日玩乐,不思进取!

    太子好心提醒还不听,依旧我行我素,难道你们不知道长兄如父么!”

    李治开始教训二人,武后在一旁附和,李旦都快吓哭了,而李贤则是低着头。

    武后把二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生出一丝疑惑,这个二儿子这是怎么了,好像有点不对劲。

    虽然心中疑惑,但宫里传来消息,李贤这段时间除了贪玩,好像并没有其他不妥。

    无论是摔跤还是做木工活,亦或是炒菜,宫人都不会解读成生意,哪怕外面已经传开了。

    但这种传播很正常,正所谓上行下效,很多商人都会根据贵人们的喜好,来贩卖商品。

    “好了,这次你们来洛阳,给朕好好的反省,罚你们抄《论语》十遍,抄不完不准出门!”

    “是!”

    二人趴在地上答应,李治的火也消了,让二人下去,他还有其他的事要处理。

    出了大殿,李贤抬头看去,才发现这座名声在外的宫殿,果然名不虚传。

    这里原址为隋朝乾阳殿,其时建筑已极尽奢侈之能,但随着洛阳被李世民的攻克而被屈突通纵火焚毁。

    麟德二年,高宗诏李治令司农少卿田仁汪在殿旧址上重新营建,殿成,称乾元殿。

    高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规模虽小于隋制,但也绮丽非常。

    大殿建筑在巨大的三重平台之上,九间九檩的三层重檐楼阁,前面一排是八根浮雕着腾云起雾造型的盘龙金柱,每根两人难以合围。

    红墙黄瓦、飞檐排角、雕梁画栋、透花棂窗,真是神功鬼斧、光怪陆离、辉煌金碧、巍峨壮观。

    前面平台上摆着不少鎏金铸造的飞龙、彩凤、麒麟、雄狮,使整个乾元殿呈现出一派雄伟壮丽的景象。

    感叹一番后,李贤来到安排好的住处,他这次出门比较急,只带了贴身侍女阿蛮。

    不过这小丫头只会伺候人,别的事也做不了,李贤也不指望她做什么。

    惩罚已经领了,李贤就要尽快完成,看着眼前的纸张,李贤陷入了沉思。

    “市面上的纸好像很贵,而且活字印刷也没出现!”

    这两项无疑是穿越者必备技能,是收买人心的大杀器,然而李贤却并不急着去做。

    他给自己的规划是稳妥发育,不到万不得已不出手,这种出风头的事怎么敢做。

    前世李贤虽然接触过毛笔,可也顶多是会写字,好在这一世有本主的记忆、习惯,写出来的字也不算太难看。

    《论语》通篇有一万多字,一遍没写完李贤就觉得手臂酸麻,还是有些不适应。

    不过他咬牙坚持,因为他别无选择,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必须接受这种方式。

    李贤开始怀念手机电脑,如果有这两样在,十万字也许很快就能完成,可现在……

    李贤足足抄了三天,其中几次崩溃,却还是完成了。

    同时他对论语的理解也加深了不少,发现不少古今理解不一样的地方。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多么美好的场景,然而都是扯淡,对于皇家来说,真诚是最大的忌讳,我可不想死的不明不白,有些话不能信!

    我不想惹别人,但别人也不要惹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摇摆不定的要么消失,要么为我所用!”

    也许是受原主影响,李贤也注意到这段话,但二人理解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在李贤看来,《论语》里讲的,都是教导普通人的,对于皇家子弟,身边就没有可信之人。

    皇家无情,否则李世民也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权利动人心,否则武则天也不会狠心杀害自己的子女。

    父母兄弟尚且如此,何况外人。

    君主可以一言定生死,朋友可能会出卖你。

    也许会有人反驳,但这本来就不是绝对的话题,忠诚的人也有,但摇摆不定的人更多。

    作为帝王,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同时也是可怜人。

    因为权利的诱惑,父母可能狠心,兄弟也会反目,子女需要提防,世人也有不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封建时代,帝王就是天,就是圣人,仁慈只是外表,骨子里却是高高在上。

    和李贤的从容比,李显要惨多了,他本来就不喜欢读书,很难有什么感悟。

    看着交上来的论语,李治并不意外,二人原本就是如此,李贤要更聪明一些。

    “记住这次教训,若是再敢因嬉戏荒废学业,朕要重重处罚你们,下去吧!”

    “是。”

    二人都是松了口气,李贤更是放松了不少,还好没有细问,否则他还真不好解释。

    这几天他都没怎么说话,因为他不是原主,言多必失的道理还是懂得,若是被武后看出什么,哭都来不及。

    离开了大殿,这一关算是过了,李贤哼着小曲刚打算回住处,一个中官追了上来。

    “沛王殿下,皇后娘娘召见。”

    “什么?”

    刚搞定便宜老爹,这个便宜老妈又出来搞事,李贤放心的心又提了起来,这个老女人可不好对付!

    在李贤心里,对武后没什么好感,虽然有些敬佩,可那也得分时候。

    后人可以歌颂武则天的伟大,那是因为与他无关,可李贤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