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贤君 » 第十七章 明心见性

第十七章 明心见性

    武则天一共生有四子两女,其中长子李弘、次子李贤都做过太子。

    然后被武则天视为自己皇权之路的竞争者,前者疑似被毒杀,后者被逼令自杀。

    剩下的俩儿子李显、李旦都做过皇帝,结果前者被废黜流放,后者被迫“禅位”幽居,几次三番都面临被杀的境遇。

    两个女儿中,长女安定公主尚在襁褓之中便被武则天掐死,以此嫁祸王皇后,以此使高宗对皇后恨之入骨。

    幼女太平公主虽然最受恩宠,但在母亲执政期间活得也是战战兢兢,经常要靠取巧讨好来消除威胁。

    对待自己的亲骨肉都如此狠毒,他人的境遇可想而知。

    如此可怕的女人,李贤畏惧她也不奇怪。

    “不行,不能放任她继续成长了!”

    想明白这些,李贤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

    想要置身事外?

    这根本不可能,就算他有自保的能力,也逃不了有心人的挑唆。

    忠于武则天的人会让她杀人灭口,而忠于李家的人则会让他站出来。

    除非他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如果那样他自己心里也不会踏实,一辈子活在恐慌中。

    “怎么办……”

    李贤知道自己不能装糊涂了,即使改变历史,也不能不要命,他没那么伟大!

    这一刻,李贤打定了主意,他必须要争!

    不为了别人,就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

    想要阻止武则天的成长,难度非常大。

    此时的大唐国力强盛,没有什么大的动乱,武则天有充足的精力搞内斗,不担心被外患分心,可谓天时。

    当上皇后后,武则天主张发展洛阳,原远离一些世家贵族的视线,减少了许多障碍,可谓地利。

    李治的宠爱,覆灭老牌世家后,她也得到了一批拥趸者,其中有墙头草,也有审时度势之人,可谓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对武则天都很有利,而李贤只是个孩子,带着两个半大孩子和一个老头。

    局势对李贤非常不利,可他不能就此放弃。

    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来,就比如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没人会觉得他是个傻子。

    虽然只是刚开始,一旦被人发现,一定会以为他别有所图,尤其是武则天,绝对不会放任他发展。

    可如果不去做,那他就没有自保之力,没有后路,这不也是李贤的作风。

    所以开弓没有回头箭,认准了就要坚持,就要明确目标,增强信念,坚持理想。

    人一旦有了理想信念,就可以不顾一切。

    ……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武后虽然占据优势,可此时还不是不可逆的时候,此时她的很多敌人还在,其中最近的就是韩国夫人武顺。

    武顺,字明则,并州文水人,应国公武士彟之女、武则天同母姐姐,母为荣国夫人杨氏。

    早年嫁给豫州参军贺兰安石,育有儿子贺兰敏之,女儿魏国夫人贺兰氏。

    经常出入宫禁,陪伴妹妹武则天,得到唐高宗李治尊宠,受封韩国夫人。

    作为武则天的姐姐,两个人本应该是同一阵营,可武顺显然没有妹妹聪明,也没有那些手段。

    “怎么才能提醒她,让她早做准备呢。”

    李贤记不清武顺被害的具体时间,只是隐约记得是封禅前后,而封禅是在十月以后。

    现在已经五月,武后还没有提出亚献,所以武顺暂时是安全的,只是还要提前准备。

    如果贸然提醒,武顺也许根本不相信,毕竟她们母女都跟了李治,平时对武后也还算尊重。

    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某些行为已经引起了武后的不满,尤其是在武后怀孕期间,武顺母女趁虚而入。

    如今太平公主诞生,武后逐渐夺回了恩宠,武顺心里其实也有些吃味,只是不敢说而已。

    想了许久,李贤也没想出好办法,然而一个人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贤儿,显儿,你二人来洛阳也有几天了,也休整的差不多了,在长安玩了那么久,也该收收心了。

    朕给你们找了两个老师,哪怕不在长安也不能荒废学业,你们要好好读书。”

    听到又要学习,李显明显有些不乐意,李贤却没什么反应,反而有些期待。

    穿越到大唐也有几个月了,接触的人也有限,至于大臣只有一个,但那是太子的老师。

    “儿臣遵命。”

    二人领命来到一处宫殿,只见里面坐着两位老者,此时正在交谈,见二人到来纷纷起身。

    “微臣郝处俊、李淳风,拜见二位殿下!”

    二人这一报名字,李贤顿时一愣,抬头看向二位老者,心里顿时吃了一惊。

    “李淳风?这可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还是位道士,他不会看出什么吧!”

    毕竟连穿越这种事都发生了,若是再有什么奇怪的事,也就变得不奇怪了。

    李贤和李显也行了一礼,李贤则偷偷观察李淳风,发现他并没有什么异常。

    “二位殿下,陛下命我二人为二位授课,老臣教你们书文,李太史教你们算术、历法。

    不知二位殿下之前都看过什么书,对算术是否涉猎过,我们了解一下也好授课。”

    哪怕郝处俊官至宰相,对待皇子也是十分客气的,至于李淳风本来就在国子监供职,这也算他本职工作之一。

    “是啊,郝侍郎说的,也是微臣要问的。”李淳风笑道。

    听到二人的询问,李显明显反应不过来,他的天资一般,对读书没什么兴趣,所以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来读过什么书。

    而李贤虽然心中有数,却也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仿佛真的忘记了一般。

    二人见状对视一眼,无声地交流,郝处俊有些失望,而李淳风则有些意外。

    “沛王殿下,听说你对《论语》感悟颇深,陛下也曾称赞过你,不知能否背诵?”

    李贤闻言一愣,随即脸色发红,躬身道:“回先生,我虽然读过几遍,可却始终背不下来,对于其中的含义也不甚理解。”

    李淳风听了微微摇头,之前他们都觉得李贤还是不错的,是个聪明的孩子。

    哪成想闻名不如见面,眼前的李贤虽然还算明礼,却不像想象中那么聪明。

    确定了二人的基础一般,那就只能从基础开始,此时还没有什么三字经,大多数都从《论语》开始。

    至于算术,李淳风也没报太大希望,这次来是和二人认识一下,以后就要分开授课了。

    “郝侍郎,那微臣就先告退了,二位殿下交给您了,微臣下午再过来。”

    李淳风虽然比郝处俊大几岁,但官职没人家高,所以说话也比较客气。

    “李太史不必客气,日后我们共同教导二位殿下,还要互相照拂才是。”

    “呵呵,好。”

    李淳风说完向李贤二人告辞,课堂上只留下三人,然而郝处俊就开始讲《论语》,没一会儿二人就昏昏欲睡。

    看到二人这个样子,郝处俊也很无奈,只能多次提醒,奈何二人实在提不起精神。

    事实上李显是真的听不进去,而李贤有一半是装的。

    《论语》作为四书之首,他早就读过并且能背诵,而且他还看过各种注释,对《论语》的理解恐怕不弱于当代大儒。

    只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既然要伪装就装的像一点,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表现,跟着学就是了。

    好不容易讲完一章,郝处俊让二人休息一下,李显顿时来了精神,拉着李贤就要出去玩。

    李显的前后反差,差点把郝处俊气吐血,然而二人是皇子,他还打不得骂不得,这让他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