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幻世说梦 » 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

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

    曾老爹的大儿子名唤曾孟大,是操办这次寿宴的牵头人。为了邀请这个杂耍班子,曾孟大花费了好大的功夫。因为曾老爹只喜好古彩戏法,而今还能变古彩戏法的艺人已是寥寥无几了,基本上都在北方。曾孟大四处托人打听,也寻访到几位名角儿,可要么嫌远了懒怠走动,要么已经垂垂老矣登不得台。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听说恰巧有位师傅南下澳门,刚在赌王的寿宴上献完艺,正打算返回。曾孟大便连忙亲身前往,好歹把那师傅接了过来,总算是顺了曾老爹的意。

    这时那戏台上一位身着玄色大褂的戏法师傅款款走出,只见他方脸重眉,棱角分明,加之身型高大,立于台上就像座铁塔一般。他先是躬身朝着台下一礼,自报家门乃是彩门中北派焕彩堂的传人,姓贾,早年间跑江湖卖艺时,人称“假成真”。

    贾师傅又向寿星和观众说了一番吉利话,继而便开始表演。

    但见他徒手一挥,手中便凭空多出一张大红毯。这一出手利落洒脱,看得众人齐喝一声好。

    贾师傅先是上、下、反、正的亮相,又把大褂掀开,让观众一一看过,忽的一抖一搭,便从毯下取出诸般物件来。

    先有彩球、灯笼、鹅毛花,接着再有大碗水、一套缸、火盆、七星盘、玻璃塔等等,眨眼间毯到物出、挥洒自如,毫无滞碍。

    火猪婆婆看了,也不由叫好。

    古彩戏法在民间流传已久,都知道这变出来的所有物件就藏于他那大褂之中,但奇就奇在如何能藏得住,又还能轻松取出,看不出半点破绽。

    起先那些彩球、灯笼之类分量既轻、又可折叠,尚不足怪;但那大水缸比腰还粗、三层玻璃塔比小腿还高,还有那火盆变出来时便已烧得通红,这就足见真功夫了。

    贾师傅还在一样接着一样的变出东西来,令人目不暇给。台下众人越看到后来也越是惊奇,每增多变出一样东西来,众人便是一同“哦”的一声惊呼。

    一阵过后,戏台上已经快堆满了。贾师傅停了下来,朝着台下一揖,笑道:“我本有个小徒儿随身跟着打下手,眼下却不知他躲哪儿玩去了。瞅瞅这台上都快没地方站脚了,还得劳动诸位,费力帮我搬到后台去。”

    台下听说,便有几个年轻后生上去帮忙。其他物件还好,但那大水缸却是盛满了水,水里还游着几尾红鲤鱼,一个小后生应付不了,硬得两人合力才搬了下去。

    起先众人都猜那水缸必有夹层,缸里的水只不过是面上浅浅一层,此刻方知竟装了满满一缸。不由大为惊佩,都不住地鼓掌喝彩起来。

    贾师傅玩笑着说道:“大家伙这么鼓掌是在催我谢幕下台吗?是嫌弃我这手玩意儿过时了?”

    台下众人忙道:“哪里哪里,继续继续!”

    贾师傅欣然点头,但见他手中的大红毯被他往空中一抛,继而徐徐落在了戏台中央。

    贾师傅道:“接下来的活儿我一个人可干不了,得先把我那顽皮徒儿揪出来!”

    话音未落便一个箭步上前,一手掀起红毯一角,一手探了进去,口中喝道:“小豆子往哪躲!”

    “哎呦喂,师父手轻些,疼!”伴随这句清脆稚嫩的童声,一个圆溜溜、粉嫩嫩的小童儿从红毯下钻了出来,一边耳朵还被贾师傅揪在手中。

    “你这个溜溜滑的小牛鼻子!”贾师傅佯装生气的骂道:“师父在台上累得呼喘大气,你倒溜一旁躲懒去了,就问你这耳朵还要不要?”

    那小豆子一边拿开贾师傅的手,一边解释道:“师父您别急着骂,我可没有偷懒,我偷宝贝去了。”

    贾师傅道:“什么宝贝,从实招来。若敢哄骗师父,这就揭你的皮。”

    “徒儿哪敢呀!”小豆子揉揉被揪的耳朵,对着台下脆生生的说道:“今天是曾老爹爹过大寿,我吃了他家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又拿了一个厚厚的大红包。我心里老过意不去了,便趁着王母娘娘瞌睡的当口,把她的蟠桃偷来,献给曾老爹爹,祝他寿上加寿、福上加福,福寿延绵!”

    台下曾老爹听到这里,不由抚须微笑。

    贾师傅问:“别光说得好听,蟠桃在哪里?”

    小豆子嘻嘻一笑,蹦蹦跳跳来到红毯后边,蹲下身子一把掀开,口中说到:“师父您瞧,蟠桃就在这儿呢!”

    众人都望向那红毯下方,却并未看见有什么东西。正在疑惑间,便听到贾师傅“咦”了一声,他问徒儿:“这是什么苗儿?”

    小豆子笑而不答,从腰间拿出个拨浪鼓来。他拿在手中摇了摇,继而又蹦蹦跳跳的围着戏台中央转起圈来。

    只听小豆子一边蹦跶一边唱到:“花儿开,春意闹,春风吹得人不老。我摇鼓儿你长高,转眼结出大蟠桃!”

    台下众人只觉眼花,那戏台中央突如其来的就长出了一株树苗,起先不过一尺来高,离戏台坐得远的几不可见,待得小豆子围着转了三四圈后,那树冠已经高过了贾师傅的头顶,眨眼间又从舒枝展叶长成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远远观之色如碧玉。

    这情景如梦似幻一般,众人都忘了叫好,一个个张大了嘴呆呆看着。

    小豆子手中的拨浪鼓摇得更欢了,等他转了七圈时,已是花开满树,夭夭灼灼;第八圈时隐隐可见枝头结出许多毛蒂青皮的小果;转满九圈后,那些小果已然圆润饱满,酡颜丹姿,暗现紫晕。霎时一阵甜香味弥漫至席间,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小豆子停下步子,歪着小脑袋问:“师父你看,我种的这株蟠桃树可好啊?”

    贾师傅笑道:“先别急着得意,还不赶紧摘俩桃儿献给寿星尝尝,好吃才算你的本事。”

    “好咧!”小豆子把拨浪鼓往腰间一插,轻快利落的爬上了树干,双腿箍稳了便斜着身子伸长手,眼看正要摘下枝头的一颗大桃,突然脚下一响,继而全身一震,那树根处的戏台面上不知怎的开了一个大孔,整棵桃树连带着小豆子嗖的一下全陷进去了。

    台下众人不明所以,只当是表演,仍旧聚精会神的看着。但火猪婆婆却觉察出了异样,瞧那贾师傅一脸震惊的神情不像是在装模作样,莫非是哪里出了岔子演砸了?

    只见贾师傅快步走到那个大孔旁,蹲下身子朝孔内观望,片晌功夫后,似乎看到小豆子了,他有些焦急的叫了声:“快,抓住师父的手!”说完便把手伸入了孔内。

    谁知贾师傅又猛地把手抽回来,整个身躯应激似的往后弹起,又刹不住脚的连退了几个大步。他眉头紧锁,浑身颤抖,居然有条蛇死死咬住了他的指尖。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他便扑通一声栽倒在台上。

    台下一时鸦雀无声,众人都在疑惑之中。

    婆婆不由起身,正想上台看看,却见贾师傅先前丢在台上的红毯慢慢隆起拱高,一只手从毯下伸出,把毯子一揭开,便赫然出现了一个人。

    那人身形与小豆子一般,却并非孩童,而是一个侏儒。他面相丑陋凶狠,头顶还扎着个冲天辫。身上的穿着也甚是古怪,应是苗人的衣冠,却又不像是这个年代的打扮。他辫子上别着鹰隼的长羽,额头上围着一圈兽皮护额,脖子、手腕和腰间佩戴着许多兽骨兽角做成的饰物,尤其是那蜡染的赤红绑腿和蓝底绣花的麻布长靴,在早多年前就没见人这般穿戴了。

    这侏儒冲着台下嘿嘿一笑,说道:“这种老土的戏法有什么好看的,让小爷我来给你们变一个新鲜玩意。”

    只见他也学着先前贾师傅的样儿把那毯子一抖,手中便出现一个木匣子。继而把那木匣打开,赫然出现一个人头,而且这个人头居然和他长相一模一样!

    他左手抓起那个人头顶上的冲天辫,向台下炫耀,同时哈哈大笑道:“我有两个头,你们猜哪个是真的?”

    众人又是好奇,又是害怕,一时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声。

    接下来,他突然用另一只手把自己项上人头一把给揪下来,再把那木匣中拿出的人头安了上去,然后轻轻晃了两下脖子,新换上的人头便又哈哈大笑起来。

    台下众人目瞪口呆、鸦默雀静,场内只听得台上那侏儒刺耳的笑声。不一会儿席间传出小娃儿的哭声,看来是被吓得忍不住了。

    曾孟大心下奇怪,之前和那贾师傅商量节目时,也没说过要演这一出的啊!虽说形式也还新颖,但又是蛇咬、又是换人头的,感观上也太过惊悚,让老人小孩怎么接受得了?

    果然曾老爹也有了几分不悦,吩咐女儿过去传话,让换个节目。

    曾孟大便朝台上喊道:“这位换头的大法师请先下来歇息歇息喝口酒吧,您两个人头便要喝上两大杯满的!”又道“何仙姑在哪里?有个男人在台上躺着等你,你还不去睡他吗?”

    众人一听,心想原来是演戏呢,这才松了口气。又有人笑了起来,跟着起哄喊道:“何仙姑快出来!睡男人了!”

    向老板和火猪等人本趁着这个空闲的当口在后台埋头吃东西。向老板早就饿得狠了,正抓着个肥腻腻的蹄髈啃得忘乎所以,很是上头,一听有人招呼,便立马把嘴一抹,起身吆喝道:“徒儿们走起,咱们要去救场了!”

    掀开帘子上得台来,向老板便朝那倒在地上的戏法师傅娇嗔道:“死鬼我来了!你怎么还不动一下啊?是要我坐上去吗?老娘一摇起来就能刮十二级台风,八个时辰不带消停的,你可要抗得住啊!”言毕还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长裙撩到了齐腰处。

    向老板果真不愧是老戏骨,无需台本、不用彩排,轻轻松松就把个嗷嗷待哺的熟女人妻演绎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所谓厚积薄发,无非如此。

    众人刚要笑,却不料向老板往后一退,满脸惊恐的厉声尖叫道:“他脸都黑了!怕是要死了!”

    婆婆一听,赶忙三两步跨上戏台,蹲下身来一看,但见那贾师傅牙关紧咬,满脸青黑。婆婆再看咬住他手指的那条蛇通体赤红,便知道毒性凶狠,当即伸手朝那蛇头一弹,指尖便有一道黄雾射出。那赤练蛇像是碰到了克星,一时便松了口,灰溜溜的逃回了那个侏儒的袖中。

    婆婆出手如风,用三根银针封住了戏法师傅的心脉,又取出颗药丸从他鼻孔中塞入。

    施救完毕,婆婆站起身来,冷冷的盯着那个侏儒,问道:“你是来砸场子的吗?”

    那侏儒却不搭话,似笑非笑的看着婆婆,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短刀,猛地刺进了一旁火猪的身上。

    好在火猪的身手要比脑子敏捷得多,在众人的一片惊呼声中,火猪一手钳住了侏儒的手腕,那刀刃离着火猪的肚皮仅就一线之间了。众人刚要松口气,却不料那侏儒把刀柄一摁,刀身竟又长出三寸,刃口便刺进了火猪肚子里。

    婆婆大惊,忙甩出三根银针刺入那侏儒的肩膀,侏儒拿刀的手瞬间耷拉下来,手指脱力,刀也一下掉落在戏台上。

    那侏儒却向婆婆抬起另一只手,袖管中的赤练蛇便嗖地一下窜出,朝婆婆面门攻来。婆婆身不移头不偏,手指一伸便捏住那蛇的七寸之处,再一松手,那蛇便瘫软在了地上一动不动了。

    婆婆忙问火猪:“你怎么样,伤得重吗?”

    火猪边摸肚皮边答道:“还好今天我扮的是汉钟离,这个橡皮肚子帮我挡了一刀,否则这条小命就交给那矮子了!”说完把那侏儒掉地上的刀捡起来,站到了婆婆身边。

    婆婆瞟了一眼,只见那短刀的手柄上刻着一个血红的“厄”字,心中不由一惊。

    婆婆对那侏儒说道:“你明知我能克制你的毒物,怎么还敢对我出手用毒?看你穿着分明是个苗人,你为何不守苗人使毒的规矩?”

    那侏儒反道:“你一个苗寨的叛徒,有什么资格来跟我讲苗人的规矩?”

    婆婆一时语塞。

    这时倒在地上的贾师傅悠悠转醒,他几分茫然的望着向老板,有气无力的问道:“尊驾、尊驾可是当年大庸魁星班的向老板吗?”

    向老板连忙蹲下来,答道:“正是我啊,你居然能认得出我。你好些了么?”

    那戏法师傅似乎余毒未清,说话仍不利索:“我见过你的,年轻时就见过......”

    向老板以为他还在犯迷糊,就随口应付着说道:“好好好,咱们都是老相识,我这就扶你下去休息吧。”

    贾师傅轻轻地摆了摆手,又说道:“记得当年你还是挂头牌的武生、正当红的名角,说不尽的风光无限啊!我那时候还只是个无名小辈,虽有幸见到了你,但你身边那么多人前呼后拥的围着,我想上前打个招呼却又不敢,当真是自惭形秽。”

    向老板听了,笑着说道:“瞧你这话说的,我岂是那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其时心下却想:“话说当年我还真是猖狂得很,一般人打招呼我哪里会理睬。”好在脸上脂粉够厚,老脸红了也没人看得出来。

    已有多年没碰见如此倾慕自己的人了,向老板一时间又是欣喜又觉感伤,不由长叹一声,说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有谁会记得当年的我啊。”

    “我便记得!”贾师父挣扎着坐起身来,一把握住了向老板的手,满怀恳切的说道:“当年你在台上英武挺拔、光芒万丈,我一辈子都会记得的,至死都不会忘!”

    向老板浑身一颤,眼泪便再也忍不住了。

    一旁婆婆追问那侏儒:“你究竟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那侏儒仍是一声不吭,只站在那阴恻恻的笑着,陡然间暴起,纵身跳到那扮演蓝采和的小童身边,手中立时又多出一把短刀来,抵在那小童的脖子下。

    婆婆见状怒不可遏,呵斥道:“快放了那个娃儿,不要逼我不留情面!”

    婆婆之前看那侏儒一身苗人打扮,又不清楚他什么来头,便处处手下留情,点到为止。但见他对火猪一上来便是要人命的狠手,现下又来劫持小童,那就不再管他究竟是谁了。

    婆婆吩咐:“向老板,有劳你和徒儿们搀着贾师傅先下台去,让我来治一治这个刁毒的小矮子。”

    火猪忙道:“放着我来,我逮他就像逮只田鼠一样!”

    谁知向老板却说:“还是我来吧。此人伤我戏迷、劫我徒儿,我若再不出手,还对得住向老板这个称呼吗?”

    只见向老板已经把那满头珠翠的假发取去,花花绿绿的戏服脱在一旁,脸上的油彩也都抹干净了。

    他走上前来,与那侏儒对面而立。

    火猪满是讶异的瞪着向老板,只觉得他瞬间脱胎换骨了一般。那个滑不溜丢、软不拉耷还花里胡哨的向老板不见了,眼前的向老板腰身挺得笔直,脸上神情看似淡漠,却有一种凛凛不可冒犯的威严,让人一见便油然生出敬畏之心。

    向老板双眉一皱,喝到:“徒儿们,把为师的家伙拿来,要真家伙!”

    几个徒儿应声而去,转眼回到台下,叫了声:“师父接枪!”便把一杆银枪朝着向老板抛去。

    却不料向老板并不伸手接枪,而是待那银枪近身的当口一脚踢出,银光一闪之间,枪尖便已刺到了那侏儒的眼前。

    那侏儒猝不及防,连忙撒手往后一窜,避开了这电光石火的一击。

    向老板踢出一脚后,身随枪动,眼见突袭得逞,便一手拖过那被劫持的小童,另一手握住了枪柄又接连突刺三枪,枪枪锁准了那侏儒的双目,直逼得那侏儒左支右绌,连连后退。

    向老板踢枪、抢人、退敌一气呵成,不但迅疾无比,且力道和准头无不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一招原只为救人,待刺得那侏儒措手不及、慌乱而退后便停下枪来。他把那惊魂未定的小徒交给婆婆,要他们赶紧下台。

    婆婆奇了,问道:“向老板你今天唱的哪出啊?”

    向老板答道:“老姐姐您总笑话我是假把式,今天就看看我这套枪法,是否还能入您老的法眼。”

    婆婆微微一笑,也不多言,便要火猪搀起那戏法师傅,自己带着小童一同下了台。

    曾孟大已在台下干急了半天,见婆婆几人下得台来,便赶忙上去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个矮子到底是什么人?”

    婆婆看向贾师傅,有询问之意。贾师傅忙道:“我从没见过那个矮子,我与他无冤无仇,他居然一上来就拆我的台,还放蛇咬我。”复又说道:“我那徒儿小豆子还陷在台下生死未卜,我现在浑身脱力,劳动诸位赶紧把那孩子救出来!”说罢勉力躬身作了个揖。

    曾孟大忙安排几个壮汉从后台绕进了戏台下方,不一会儿便把小豆子抱了出来。好在那侏儒并不曾对小豆子下毒手,小豆子只是受了惊吓,脸色煞白,仍旧惊魂未定的样子,看到贾师傅便扑过去一把抱住不放了。

    曾孟大对婆婆说道:“既然那矮子不是什么亲朋故旧,他既来者不善,我们也不必客气了。我这就叫些人手一起逮住他再说!”

    婆婆摇摇头道:“今天是你爹的大好日子,不宜大动干戈。现在大家伙都还蒙在鼓里,咱们不妨先来看看向老板上演的好戏吧。”

    曾孟大点头称是,复又大声招呼道:“快把锣鼓敲响起来,给咱向老板助威!”一时间锣鼓声起,大家伙又都齐刷刷的望向台上。

    台上那侏儒已把自己肩膀上所中银针都拔了出来。婆婆随身携带的银针本只为治病,并不曾喂毒,只是暂时锁住经脉让其手臂不能动弹。那侏儒把手臂转动了一番,看似已恢复如常。

    侏儒朝向老板问道:“你个老娘炮、老骚包使的是什么枪法,怎么枪枪专刺我眼睛?”

    向老板答道:“此乃锁喉枪,本该枪枪锁喉,怎奈何你实在是太矮了。”

    台下听了哄笑一团,有人朝侏儒喊道:“你站桌子上打吧,包管刺你喉咙!”

    那侏儒哇哇大叫一声,挥刀便朝向老板下盘攻去。

    婆婆看了几招,知道这侏儒不是向老板的对手,便吩咐火猪在台下盯紧了以防他逃跑。因怕曾老爹多心,便先回了座。谁知刚一坐下,曾老爹就悄声问道:“我看那个小矮子怎么那么像早年间的一个人?”

    婆婆反问:“你说的可是当年的鬼童子厄老八?”

    曾老爹说:“是啊!但那厄老八四十多年前就被镇压了,当时是我们保安团拖到荒山野地里头枪毙的,这些我都亲眼所见。我还记得没人肯帮他收尸,最后他连骨头都让狼给啃碎了。”

    婆婆道:“应当只是碰巧长得像罢了。”

    曾老爹叹口气道:“看来今天的寿宴是不会太平了啊!”

    婆婆道:“有这么多人在,你别担心。”

    婆婆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在总记挂着刚才所见的那把短刀,还有那个血红的“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