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输液室见闻录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书中自有春常在

第一百八十八章 书中自有春常在

    不论什么时候,能够好好读书,就是最好的幸福时光。翻开书,春光无限,心中一片绿意。触目所及,春色无边。

    小时候,家徒四壁,连四壁都算不上,茅草房丁头舍,芦柴把墙,外侧涂上泥巴御寒。村里家家穷得叮当响,爸妈一年到头在生产队里起早贪黑忙着挣工分,好养活我们兄妹三。我作为家中长子,爸妈交给我的任务是带好弟妹,给羊圈里的三只羊、猪圈里的一头猪割够草就行了,不闯祸就是万事大吉。至于读书,只是开学时给2元报名费,至于在学校成绩、作业什么的就从不过问。我唯一的精神食粮是几本早翻得卷起毛边的小人书,书中的故事早已倒背如流。

    8岁那年春上奶奶带着我去50里外的亲戚家吃喜酒,在镇客运站等公共汽车时,四处乱串不得消停的我发现车站隔壁的新华书店柜台里有一本《365夜故事》上下册,斗胆问了正聚精会神织毛衣的漂亮营业员一句,那本厚书多少钱?她头也没抬抛给我一个白眼,没好气的丢下一句,告诉了你也买不起,一块六毛五!买得起阿?我落荒而逃,摸摸口袋,断断买不起,我口袋里最大资金从没超过二毛钱,那还是过年时外婆塞给我的压岁钱。

    从亲戚家一回来就落下饭不香睡不眠的毛病,念念不忘那两本书,用奶奶的话,丢了魂一样。知道爸妈不可能给我钱买闲书,向奶奶求助,奶奶也拿不出,一脸的疑惑,什么书这么贵,书钱可以称上2斤猪肉了。

    我从小在村里听多了故事,听多了还能讲,据发小后强好多年后回忆,那时我年纪虽小,可讲起故事来,讲得有板有眼,绘声绘色大人们都夸我有出息。没事时我身边总围着一帮小伙伴缠着我讲一个,我哪还有心思讲故事,叹口气将想买书的烦恼说了,他们听了个个苦着脸抓耳挠腮,凑来凑去还不足一元钱。

    周日,发小李三悄悄告诉我们离家三里多地的杨家洼子里鱼多,我们一行挎着猪草篮子以割猪草作掩护,摸鱼卖钱去!

    午饭时分,差不多摸了两篮子鱼,我们抬着活蹦乱跳的鱼,口干舌焦地赶到镇菜场,卖给在菜场卖鱼的朱三,得三毛五分钱,大家翻出口袋,把所有的钱凑在一起,马不停蹄去镇新华书店买下了那本《365夜故事》,余下的钱一人买了一个烧饼。回到我家,我们5个人在书的内页写上了自己歪歪扭扭的名字,看着我们共有的书,一个个兴奋得直想蹦。

    第二天上学时,我们一个个的屁股都肿着,走路一瘸一拐的,那晚我们几个人可挨了大打,爸妈得之我们去杨家洼子摸鱼后,肥肥地揍了我们的屁股,下手特狠,村子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挨打时的号哭求饶声。一连几天我们上课时,屁股都不敢挨板凳,只好站在教室后上课,杨家洼子每年都有人淹死的……现在想来爸妈那时下手太狠,真是气疯了,又爱之胜极。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吹遍村里的每个角落,村里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厚实。我在镇上读中学时,我常用零花钱买书,时常省下自己的伙食费,去镇新华书店买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毕业时居然有30多本。

    后来去省城求学,爱读书的我周日不是泡校图书馆,就是去新街口新华书店。毕业后分配在国企物资站工作,工作清闲,几乎天天书不离手。

    多年后,我还是放弃了一眼看到老的工作,向单位辞职,开始在外面的精彩世界闯荡,找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累并快乐着。

    用村里88岁吴大爷的话,我真是遇上最好的时代了,连寒门都算不上的一个乡下穷小子,在城里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十多年前在这个城市停下脚步买房时,我将三室一厅中的一室占为己有,沿墙壁打了一面高高的书橱,让那些随着我颠簸多年四处漂泊的七八箱书有了安身之处,也算扬眉吐气。

    回首这些年走过的路,经历的坎坎坷坷,遭遇的风风波波,我庆幸自己无论多么艰难,都没放弃过读书,没放弃自己对文字的追求。天高任鸟飞,美好的时代为我们这代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得以坚持自己不懈的追求。

    书中自有春无限,捧一本书,茗一口茶,听一曲歌,人生四季处处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