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幼捕 » 救人(二)

救人(二)

    赵瀚书离开药王谷,向平乐县赶去。路上不禁又将蜀魔留下的书又翻了翻,但是凌波微步还是看不懂,赵瀚书心想,“倘若我能学会这凌波微步,那赶路的速度应该就会快很多吧!等到了平乐县,就按照阿明说的,买几本入门的轻功和五行八卦的书看一下,下次再见阿明的时候,他看到我学会了凌波微步,一定会吓一大跳!哈哈!”想着学成的喜悦和阿明的康复,脚步不禁也轻快了许多。

    平乐县衙内。

    “刘师爷,听说徐之一徐大人和宋掌柜从小是一起长大的,那我们这次来建‘应龙台’,徐大人不会徇私吧?”一个衣着华丽、面若冰霜、没长胡子的人高调着嗓子趾高气昂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家大人深受隆恩,自然效忠陛下。平乐县此次顺应天意,百姓也必然感恩戴德,断然不会有妄加阻拦之事。纵然有个别乡野之人不识大体,徐大人也必然会秉公办理,绝不徇私。还请姚公公放心。”刘师爷回答道。

    “希望如此,不然还真是让我难做啊!虽说这应龙台的选址不止你们这一处,可是皇恩浩荡,陛下偏偏就选中了你们县,这可是对徐大人的偏爱啊!倘若建不成,那咱家也只能如实向陛下禀告,到时陛下定下的三年之约,不知道徐大人还有没有机会履行啊!”姚公公高傲地说道,言语之中极尽威胁之意。

    “多谢公公指点,我一定如实向徐大人转达,到时还希望公公为我家大人在圣上面前多美言几句。”刘师爷一边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塞到姚公公手中,说道,“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公公笑纳。”

    “你呀,可比你家大人机灵多了。咱家来此监工,他却去参加丧葬,要不是你啊,咱家可真要在陛下面前好好说说此事。”

    “公公大人有大量,此等小事,还望公公莫放在心上。”

    “行了,用过午膳,咱家也乏了,就先回去了,回头转告你家大人,建应龙台之事,可要上点心!走了!”

    “恭送公公!”刘师爷一个鞠躬,腰快弯到地上了。送走了姚公公,刘师爷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宋老三,希望你在天有灵,能护住你一家老小平安。”

    县城中,远远望见县城里一处高大恢宏的宅邸门口高挂白绫,显然是有了白事。大门匾额上书两个大字“宋宅“,一名管家在门口迎接来参加丧葬的亲友,时不时喊着来客姓名。周边百姓有的面色凝重,哀叹惋惜,有的却喜笑颜开拍手称快。赵瀚书看着觉得奇怪,便寻了个路人问道:“这去世之人是谁啊?为什么他去世了,大伙的反应差别如此巨大?”路人回道:“这你都不知道?外地人吧!这是我们县最大的酒楼红叶楼的老板宋三奎,人称宋老三,昨天晚上听说官府要拆他家酒楼,他不干,近百年的招牌祖上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不能传到他这没了不是?所以他就跑去跟施工的官差理论,可人家官差奉命行事,说了也不算,就没搭理他,谁知他当晚急火攻心,后半夜就死了。他生前是个出了名的欺软怕硬的奸商!不少人都被他坑过,所以那么多人才拍手称快啊!”

    “拆酒楼?官差为什么要拆他家的酒楼?“

    “因为皇上要在我们县建应龙台啊!钦天监派人来看过了,就在这红叶楼的东边,可朝廷东划拉西算计,说是酒楼东面的那堵墙占了应龙台的位置,可这拆了东墙,这栋楼不也就完了嘛!“

    “那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叹气呢?”

    “叹气是因为他的儿子宋大宝。他老爹虽然是个奸商,可他却是是个实实在在的厚道人加大善人啊!城里有好多被抛弃了的女娃娃,都是他接回家养着的,最大的有八九岁,最小的还没满月呢!加起来,得有三十多个了。这么多人得张口吃饭吧,他爹这一死,回头酒楼一拆,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抛弃女娃娃的?”

    那路人的眼光更奇怪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赵瀚书,说道:“这你都不知道,女娃娃又不能接续香火,养大了还要送到别人家里,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不是给别人养的孩子吗?再说了,近几年边境战乱不断,好多男丁都战死了,国家正是缺壮丁的时候,谁愿意养女娃娃呀!”

    “这叫什么话?人生来平等,男子是人,女子就不是人了吗?没有女人,哪来的男人,再怎么样,那也是一条人命啊,怎么能说得如此轻松?”赵瀚书有点恼怒地说道。

    路人看了他一眼说道:“有病吧!”就不再搭理赵瀚书。

    赵翰书眼见此人如此不可理喻,便就不再自讨没趣,找县令借狮子猫和找武馆买书才是当务之急。

    正要走时,却听得管家喊到:“知县大人到!“赵翰书定睛一看,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跟迎宾之人打了声招呼,缓缓走进宋宅,因为是参加丧葬,所以徐之一没有着官服,而是一身素衣,但仍掩盖不住身上那份读书人独有的儒雅气质。

    赵翰书眼看县令大人已近在眼前,但想着此刻若是前去打扰,不免对逝者有些大不敬,便决定暂不前去,转身去寻武馆去了。

    宋宅内。

    宋大宝头戴白绫,一身麻衣麻帽,不停答谢着来吊唁的亲友。见县令来了,亦不答话,只是正常走完流程。徐之一上完香之后,走到宋大宝身边说道:“大宝,节哀顺变。这次回来还没有来得及探望,伯父便撒手人寰,实在遗憾,你要注意身体。其他的事,我会想办法。“宋大宝却一言不发,只是点了点头。县令见状又说,明日我会再来看你与你商讨此事,今日就不打扰伯父了。“说罢拍了拍宋大宝的胳膊,缓缓转身离去。

    赵翰书在城中寻得一家武馆,买到一本入门轻功的书籍,又寻得一家书店,买了一本五行一本八卦类的书。见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住下,明日再做打算。

    晚上,赵翰书在房间里研读着<轻功入门>,这书简单易懂,是再基础不过的书,以赵翰书之聪慧,一会便读完了,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点,就是......没什么用。赵翰书看着这本纯忽悠的书,不禁大骂武馆无良奸商误人子弟。然后便开始钻研起五行八卦,却发现其中奥妙博大精深,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第二天赵翰书起了个大早。平日被父亲逼着读书时,挑灯夜战是常有的事,所以这种情况赵翰书早就适应了。早早地来到县衙门口,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怎么进去?

    平日在平安县,自己每天住在县衙里,进进出出再平常不过了,所以一路走来丝毫没有考虑过怎么进县衙的问题。可这里是平乐县,门口衙役根本不认识,赵翰书像往常一样直接迈步就想进,被衙役一把拦住,“哎哎哎?你干嘛?“

    “我进衙门啊!“赵翰书说道。

    “你以为衙门是你家啊!你想进就进!“

    “我......“赵翰书这才想起来这个衙门还真不是自己的家,自己没事好像还真不能进去。总不能让衙役通报说特来找县令借猫吧。

    没办法赵翰书只好在门口转悠,盘算着怎么进到县衙之内。

    正犯愁时,忽然看见远处一个曼妙的身影向衙门走来,赵翰书看着身影越来越近,不禁喜出望外,不待那人走进,赵翰书便出声喊到:“莲姑娘!你来的正是时候!“

    莲婷看到赵翰书不免有些意外,问道:“赵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说来话长,回头再跟你细说,眼下,你先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

    “阿明出事了,现在危在旦夕,我现在急着要见你们平乐县的县令,可是这衙门我进不去,你经常和他们打交道,一定可以把我带进去对吧!“

    “小事一桩,跟我来!“莲婷跟门口衙役打了声招呼,说道,“这位就是昨天跟你们说过的赵公子。“

    衙役一听,连忙说道:“失敬失敬!没想到阁下就是二人深入云龙寨的剿匪英雄啊!你怎么不早说,怪我!有眼不识泰山,快请进快请进!“衙役突然这么热情让赵翰书有点丈二和尚,只能嗯嗯啊啊地应和着,迷迷糊糊地,就跟着莲婷进了衙门。

    平乐县衙门的构造和平安县大抵相同,只是这平乐县明显比平安县要富有得多,衙门内的各项设施都很新,用料也比平安县衙好很多,墙上贴着瓷砖,匾额上的字是烫金的,柱子是花梨木的,就连台阶都是大理石的。赵翰书边走边感慨,“同样是衙门,差距怎么这么大。“

    通常不升堂的时候,县令是不会在大堂坐着的,通常都是在内室或者内庭。进了衙门到内庭还有一段距离,莲婷问道:“阿明出什么事了?“

    “他练功走火入魔了,需要县令的狮子猫来救他。“

    “什么?“莲婷本来就不明所以,听他这一回答就更糊涂了,纵使她天资聪慧,心细如发,此刻也是万万猜不到赵翰书言语当中到底想表达什么。

    “对不起我没有说清楚,是救他的人需要以狮子猫为筹码来救他。“赵翰书知道此时要把李大李二的事情全部解释给她听太过繁琐,干脆就把两件事合二为一,说了个半真半假的理由给她。

    莲婷听了这个理由却不禁摇头,“你知道那狮子猫的来历吗?那可是皇上钦赐的御猫,每个月都有专门给它的粮饷,每天吃的比县令大人都好,这能说借就借吗?“

    “人命关天,总得尝试一下吧!万一县令大人通情达理借了呢!“

    “这县令刚来,我也只是前天见过一面。听说昨天参加丧葬去了,就没见着。不知道啥性子,试试吧,说不定真的能成。“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内庭,巧的是,徐之一正好在庭院里逗猫呢。见两人进门,便起身将狮子猫放在一旁。

    赵翰书远远地看这狮子猫,怪不得药邪愿意拿救一人性命作交换也要让自己来借狮子猫。只见此猫长毛拖地,色白如雪,形如雄狮,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双眼睛,竟是一黄一蓝的异瞳鸳鸯眼,此刻正慵懒地洗着脸。赵翰书不禁看得有些入了迷,还是徐之一率先开口,“莲姑娘,早!今天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我当然还是为了前天说过的那件事,不过我的事先放一放。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隔壁平安县县令之子赵翰书赵公子,前天说过,在云龙寨,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力挽狂澜,才能救我于水火,我才能侥幸活了下来。“莲婷向县令介绍道。

    前天剿匪大获全胜,归来后自是将莲婷归为首功,莲婷向大伙讲述了自己如何谋划布局,两位少年又是如何误打误撞成了剿匪的大功臣的事,大伙纷纷表示,有了这次功劳,莲婷当捕快的事应当是没有问题了,只是有些遗憾,没有见到两位英雄少年。所以门口的衙役见了赵翰书才那么热情。

    徐之一一听是赵翰书,也连忙走上前来,握住赵翰书的手说道:“前两天听说了赵公子的大名,正遗憾不能相见,没想到,今天就见到了,只是不知,另外一位英雄在哪里?“

    徐之一年纪也不大,比赵翰书大不了几岁,所以交流起来十分随意,没有任何隔阂,赵翰书从握着的手中也能感觉到县令的热情,此刻县令问起阿明,赵翰书正好顺水推舟,便弯腰抱拳说道:“阿明出事了,此刻危在旦夕。现在药王谷中医治,药王谷前辈说要救阿明性命需要,需要借县令大人的狮子猫养几天。现在只有县令大人能救他,还往县令大人看在我兄弟二人为剿匪略尽绵薄之力的份上,能够伸以援手,救阿明一命。“

    “什么?阿明出事了!怎么会这样!按理说此事我不该不管,至于这借猫一事...“

    “咚!咚!咚!“县令话未说完,衙门外一阵急促的击鼓声打断了他的说话。众人急忙出门去看。

    只见击鼓之人披麻戴孝,脸上还有依稀可见的泪痕,正是刚去世的宋老三之子宋大宝。

    徐县令见状,忙上前去拉住他说道:“大宝,你这是干嘛?“

    却见宋大宝并不抬头,直接跪在地上以头抢地喊道:“草民宋大宝,望县令大人为草民做主啊!“

    “大宝,你我兄弟,何故至此啊!快起来,有话里面说。“徐之一伸手去扶宋大宝。

    可宋大宝却并不领情,躲开徐之一的手继续说道:“县令大人不替草民申冤,草民宁死不肯离去!“

    见宋大宝这般态度,徐之一只好妥协,说道:“也罢!你若执意如此,那便依你,来人!升堂!“

    县令转身向大堂走去,简单整理了一下衣冠,端坐在大堂之上,众衙役列队完毕,县令惊堂木一拍,问道:“堂下何人,为何事击鼓,为何人鸣冤!“

    “草民宋大宝,因朝廷修建应龙台,先是丧父,继而丧母,此仇不报,枉为人子!所以,我要状告...我要状告...“此刻赵大宝的身体因紧张而颤抖,他结巴着,似是胆怯,又或是不忍,他犹豫着要不要说出这个人的名字,随即好似下定决心一般,闭上眼睛壮着胆子大喊道:“我要状告此次修建应龙台的主办,平乐县县令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