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第一王爷 » 041 大明航母

041 大明航母

    到了李喜所在的敬事房,迎面就是一股恶臭。

    见朱厚炜带着何青进来,李喜急忙滚下床,跪倒参拜。

    朱厚炜摆摆手,示意他起来,又掩起口鼻。

    “我滴个妈呀,你这家伙也太不讲卫生了。不能叫两个人来帮你打扫下吗?”

    李喜笑说,“二爷见笑,宫中奴才有病也没法医。小人有幸恩遇二爷,有太常寺吴大人送来的药,又得青儿照顾,已经感激不尽,哪里敢擅自使唤二爷的奴才。”

    朱厚炜看看他的腿。

    “能走了吗?”

    李喜笑说,“能走了,不过小人心急了些,落下了跛脚的毛病。好在不耽误小人伺候二爷。”

    “我没你伺候就长不大了吗?你跟了二爷这么久,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有谁天生就是来伺候别人的?”

    一番话说的李喜何青二人,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已经告诉父皇你瘸了,将你赶出宫去。以后你就谁也不用伺候了,过你的日子,实现你的人生价值知道吗?”

    李喜双膝跪地,泪水涟涟。

    “可小人是无根之人,出了宫何以为继?”

    “算你还有点自我意识。没说啥舍不得离开我的蠢话。你不是手里有九百多万两银票吗?八辈子也花不完,怎么会无以为继?”

    “回二爷,加上后来查抄万家的,小人又全兑成了银票。一共是两千七百多万两,可这都是二爷的,二爷说要散财入民间,小人不敢私吞。”

    “唉!什么散财入民间。二爷本来只是想捉弄寿宁侯一下,一时兴起瞎玩罢了。什么曲线治贪,也不过是骗你的。就想多弄些钱,曾加花钱游戏的难度,却不成想把你差点害死。撷芳殿被送出宫的人,就有劳你出宫后带我去挨家挨户看看,帮他们置些田产,改善下居住环境。俗话说攒下银钱是催命的鬼。普通百姓一年一家的开销也不过五两纹银,你就每家送五百两,够他们一生吃用就好。”

    “那要给他们置多少田产?”

    “随便了。强盗打劫,总不会说把你家的地给我两亩,我要去种吧?每家情况肯定不同,你酌情去办,二爷相信你。但要告诉他们,不许把地卖了,万两黄金不及一分地,谁敢卖二爷长大诛他三族,挖他祖坟。”

    李喜拜道,“小人懂二爷的菩萨心肠。可出宫的只有七人,这么多钱也用不了。”

    “或许还不够呢,你走时我再送你些。干完这些事,你速去找造船的匠人,要永乐年间的,帮郑和造过船的那些人最好。死了的就找他们后裔。让他们别费尽心思考啥功名,好好研究造船,将自己的技艺全部传给儿孙。就照三品大员一生的俸禄那么赏,二爷现在保他们衣食无忧,将来让他们飞黄腾达,甚至去做藩国的国王。当然,最后一句是二爷画的饼,你酌情去说。大概再过十几年,我要用人时你如果找不来,那你就不是对不起二爷了,你是对不起我华夏民族。”

    “小人虽不明白二爷此举何意,但我李喜一定照做。”

    “你以后会明白的。把行李收拾一下,连夜出宫去吧。告诉那些造船的工程师,小爷提前给他们预支了一辈子的工资,是想让他们安心把技艺传承下来,他们敢让造船业拉胯,我会让他们用三族的命来还。”

    “还有一点你要清楚,二爷派你是去出差的,不过时间长了点。你还是我蔚昭王的管家。管家也要称职,走时其他人要送回家的东西你也帮忙带着。出去了也顺便帮他们照顾下家人。你的印信走时都带着,便于行事。也许三五年,也许六七年,我一定接你回来。”

    送李喜离开后,朱厚炜打量了下自己小小的身躯。

    感觉现在是个小孩也不错,许多大事就是要提前计划的,成功也得个过程。造船工业再发展十来年就差不多了,那时候自己也长大了,刚好能去欺负樱花妹子。大明的女子都太矜持了,人家可是服装自带枕头床单,服务超级周到的。再给她们培训下,开些风情馆给自己赚钱,这也太棒了。

    让女人赚钱养自己,自己还可以想咋玩咋玩,这才是风流的最高境界啊。

    何青看他想入非非,一脸坏笑,就问道。

    “二爷在想什么?”

    朱厚炜一看她就感觉不好意思了,这怎么能告诉她?

    又一想,跟她有啥关系?自己的初恋人选早定了才女黄秀眉。这是个三妻四妾很正常的时代,那个世界她都能嫁给大自己十岁的杨慎,应该不会计较自己是个海王的。

    “管的真宽,我想啥还要告诉你啊?”

    “奴婢就是想不通,李公公被赶出宫,他一步三回头,泪流不止。撷芳殿奴才几乎都哭了,独二爷为何如此开心?”

    “你四不四傻?他出去了日子难道不比宫里好吗?有人或许真舍不得他,大多数还不是羡慕,哭自己出不去。你自己还没实现阶层跨越呢,装啥白莲花?”

    ……

    翌日,朱祐樘早朝后,聚一帮朝臣在武英殿饮宴,基本也算大明官员的年终聚会。

    寿宁侯张峦尚未完全康复,因此缺席。

    在所有外戚中,周家两兄弟文不成武不就,万家三兄弟已经被贬为庶人,仅有张峦还算有真才实学。

    朱祐樘趁着酒兴,封张峦为昌国公,加俸一千两百石。

    张家两兄弟急忙跪倒谢恩。

    朱祐樘又提拔他们,分别为寿宁侯,建昌侯。

    “愿二位爱卿以昌国公为榜样,用心辅佐朕。皇后在文化殿,要问两位爱卿昌国公近况,你等就先退下。”

    二人喜滋滋到了文华殿。

    拜过了帘后的张皇后,又拜过太子与蔚昭王。

    张皇后隔帘笑道,“今日是家宴,不必拘礼,请入席吧。”

    二人落座后,朱厚炜笑问,“表弟们呢?怎么就你们两个?”

    张昌龄回到,“他们都太小,怕坏了礼数,就没有带来。”

    “那外公呢?是不是还在武英殿?”

    张鹤龄回道,“家父病体未愈。”

    张皇后忙问,“父亲的病到底怎么样了?你们可不能欺瞒本宫。”

    张鹤龄笑回道,“劳娘娘惦念,有所好转。今日陛下封父亲为昌国公,加俸一千两百石,若父亲听到,想必病也会好大半。”

    一听父亲被封昌国公,张皇后脑袋嗡一下,即刻有了不好的预感。

    儿子朱厚炜曾对她说过,不曾想如今竟成事实。

    看着帘外的两个弟弟,不由得忧心。

    “你们甥舅先聚,本宫等万岁爷下朝后再来。”

    四人起身恭送。

    来伺候朱厚炜的何青,见哥哥何鼎就站在不远处,内心欢喜不尽。

    何鼎也发现妹妹在一帮宫女里,眼里莹莹放光。

    见妹妹在冲他笑,他悄悄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坏了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