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旷世风云录 » 第四章 酒楼遇刺(上)

第四章 酒楼遇刺(上)

    众人去远后,王祈安从怀中掏出一张帛纸,只见顶处写着“七星连珠”四字。

    这是刚刚依库兹借着拥抱之机偷偷塞入他怀里的。

    王祈安摇头苦笑,没想到自己与他不过数面之缘,他竟将拿手秘技如此慷慨赠予自己。

    离开黔州后,王祈安一路北上,这日已来到荆州重镇江陵府。

    江陵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核心要塞,战略地位极为关键。

    在当前局势下,它更是北接大周、西临川蜀、南连马楚、东壤南吴。

    或许谁也想不到,这么个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地,竟是落在一个仅仅拥有三州十八县的“小国”荆平之手。

    大夏覆亡后,群雄并起,荆州在当地第一大帮高家堡的统召下,割据自立。

    虽只据弹丸之地,但高家堡却并非孱弱之辈,屡屡击退妄图吞并江陵的野心之徒。

    再加上其笼络流亡至此的智士武夫,为其所用,势力逐渐扩大至身边州郡。

    高家堡固守江陵,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策略,取得三州十八县的地盘后,就不再扩张,丝毫没有显露争霸逐鹿之意。

    首任高家堡堡主高季昌自称荆平王后,利用其玲珑手段,在周边势力间投其所好,左右逢迎,倒也偏安无事。

    到其子高从诲继位后,更是利用高家堡原本安身立命的庞大江湖关系,逐渐搭建了一套兵器、战马、粮食等军需装备的流通网络。

    江陵城摇身一变,不仅是周边各大势力的缓冲地带,更成了各式商品的流通中转站。

    荆平继续保持中庸独立之态,从各种供应中低买高卖,大发乱世之财,国势日益兴盛。

    但高从诲并无拓疆之意,只是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防守,使得荆平地位更加牢固。

    高从诲死后,其第三子高保融在其叔父高从义和胞弟高保勖的拥护下,成为现任荆平之主。

    荆平与大周毗邻,又多有军需生意往来,王崇渊就曾多次来往江陵府,因此王祈安对其并不陌生。

    他之选择在江陵府停留,并非没有目的。

    一是想觅机与高家会面,洽谈日后的军需采购。

    二是此地靠近大周地境,又是荆平都城,消息灵通发达,他或可可趁机打听到北周朝廷的最新动向。

    王祈安刚进城,还未来得及浏览繁华街景,就被一阵喧闹鼓噪声吸引了注意。

    人群向前涌动,有人边走边喊道:

    “八方馆有热闹看了,大家快走啊……”

    王祈安不明所以,不由拦住路边一面善汉子,客气问道:

    “这位仁兄,请问一下,四方馆是什么地方?可是发生什么事情?”

    此人见王祈安轩昂俊朗,不同凡俗,倒也不敢轻慢,答道:

    “小哥怕是外地来的,这八方馆可是大大有名,专门接待外国来的尊客贵宾,前日里才刚住进了一位大周国的大官。”

    他顿一顿,面色谨慎,环顾左右,凑近王祈安,低声续道:

    “听说这个大周国大官有个手下,昨晚在青楼惹事了,杀了一名舞姬和他的恩客。

    现在说不定是人家找上门来了,小哥若想看热闹,就快走吧……”

    王祈安一听大周二字,心中一震,又会这么巧。

    杨瀚此刻派人来江陵,莫不是与南吴的战况有关?是否为了采购兵器军需?

    那他派来的又会是谁呢?

    他心中琢磨着,脚下已不由自主随人群移动,往八方馆方向走去。

    一座台阶高起数十级、高墙围伫、洞开四扇大门的宏伟屋宅前,此刻已聚拢了数百人。

    王祈安挤过人群,向门楣往去,一面巨大横匾上,书着“八方馆”三个金字,龙飞凤舞,遒劲耀目。

    石阶上,一队身披铠甲、腰挂佩刀的士兵,正肃然排开,神色戒备。

    石阶下,人群前,一人坐于长凳之上,手执茶盏,正揭盖呵气。

    此人眉粗目鼓,虽衣饰华丽,但身形瘦弱。

    年龄该三十有几,脸上挂着一副玩世不恭的笑意。

    在他左边,站着一名身穿宽袍、结道髻、蓄短须的中年男子,好整以暇,望着八方馆大门。

    在他右边,则站着一名丫鬟打扮的少女,束手待命。

    在三人身后,还有十几名捕快模样的官兵。

    天气寒凉,但带头之人却频频往额头抹汗,可见十分惴惴不安。

    长凳之人轻嘬几口茶后,将茶盏交到旁边少女手里,起身朗声道:

    “牛大人,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本人劝你还是尽快把人交出来的好。”

    此人说完,屋宅内半晌未见回应。

    他倒是不急不躁,坐回长凳,重又接过茶盏,呷了起来。

    王祈安一听牛大人,脑海立即浮现一张方方正正、无时无刻不堆着谄媚笑容的面孔。

    莫非大周派来的人竟是牛耀宗?

    此人原本是杨瀚府中的总管,只不知他主子篡位后,又给这位多年心腹安排了什么职务?

    “咿呀”之声传来,正中两面大门忽的打开。

    一名高壮的中年男子,脸上满是笑容踏出门槛。

    王祈安一瞥之下,正是牛耀宗。

    在他身后,还陆续走出三人。

    一人面目与牛耀宗有几分相似,乃是他的侄子,牛有志。

    另外俩人王祈安也并不陌生,是原来杨府网罗的门客李成虎和李成龙兄弟。

    这两人乃是嵩山派的高手,擅长护体硬气功和近身鹰爪术。

    牛耀宗分开一众士兵,走到台阶前停下,向坐在长凳之人望来道:

    “不过是死了区区一名舞姬和一介平民,没想到竟劳动侯爷大驾亲临。”

    王祈安一震,望向坐在长凳之人。

    因为他知道,在江陵府,能被尊称一声“侯爷”的,只有两位功劳显赫之人。

    一位是荆平王高保融的叔父高从义,其兄高从诲在任时,他就已被封为光武侯。

    另外一位,则是高保融的胞弟高保勖,因为助其兄登基上位有功而被封为贞睿侯。

    按此人年纪推算,断不可能是高从义。

    那就只能是高保勖。

    此人王祈安略有耳闻,据称其处事决绝,虽贵为侯爷,却仍旧喜欢用江湖手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