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会审帝王:从崇祯开始 » 第四十三章 崇祯:让他们知道朝廷的铁拳有多硬!

第四十三章 崇祯:让他们知道朝廷的铁拳有多硬!

    “高杰还好,他本是流寇出身,为官绅所鄙夷。除了为朝廷做事,他没有别的出路。唯左良玉。刘良佐二军镇,我们不得不防!得防止他们与官绅勾结,做出过分的事来。”

    作为大明首辅的王录也一直注意着左良玉、刘良佐这些军镇。

    因为他知道历史上这些人都在明亡清兴的历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故而,王录没有任何理由会去忽视这些军镇。

    在王录被崇祯请去商议来军事事务时,王录便提到了这些军镇。

    “我们现在对官绅如此严苛刻薄,他们的确很有可能与廷尉所说的军镇勾结,且按照廷尉所言,那是得防着这左良玉和刘良佐!”

    朱高炽跟着说道。

    崇祯亦道:“前世这个时候,我已经自缢,所言不知道这些军镇后来是什么情况,还请廷尉透露一二。”

    为了让这个世界的百姓更多的免遭屠戮,王录没打算藏着掖着,便回说:“左良玉在建虏南下即将进入湖广时,突然清君侧,但后来大军为黄得功部所阻,本人病死,其部属在其子左梦庚的率领下降清。刘良佐则在建虏攻陷南京后降清。高杰则是被降清将领许定国设计杀害。”

    崇祯听后有些懊丧:“除高杰死的颇冤外,竟都降了清!”

    “那在这之前因阻我们南迁而被五马分尸的刘泽清呢?”

    崇祯又问道。

    “降清。”

    王录回道。

    崇祯沉默了下来。

    朱元璋则在这时候说道:“咱算是彻底明白你朱由检前世的大明江山为何最终被建虏窃据,连武将都这么没血性,真正是不亡天下都不可能。”

    “报!我们派到寿州的细作带回急报,刘良佐有意让其麾下精兵扮成流寇,来屠我屯田之南迁百姓,以期断朝廷根基。”

    平安这时候走了进来,将一密信递给了朱元璋。

    自从朱元璋上次教育崇祯没有加强情报工作后,他就立即加强了情报建设工作,且还从带着一起南迁的京畿边军中抽出一批可靠的夜不收加入锦衣卫,而加强内外情报收集。

    刘良佐这种拥兵一方的军镇自然也被安插了朝廷的眼线。

    这也就使得刘良佐自己都不会想到,他刚受江南官绅的蛊惑,准备出兵屠掠朝廷带来的北方军民不久,朝廷就得到了他要行动的消息。

    朱元璋看了后,就把信递给了王录。

    王录看后就递给了崇祯。

    崇祯看后道:“刘泽清用铁链锁江,淮安官绅闭城不开,都意图坏朕大计,阻朕南迁,如今连刘良佐这些军镇也来凑热闹!他们前世怎么不像阻止朕一样竭力阻止建虏南下?!”

    “这不一样。你虽然是皇帝,但对于缺乏民族意识和丧失忠君之心的唯利是图者而言,你在京城的一系列拷掠官绅行为,以及南迁途中,为昭彰皇权,而五马分尸刘泽清以及灭官绅九族的行为,已经让他们觉得你不是一位值得效忠的帝王。”

    王录回道。

    “廷尉说的是,在唯利是图者眼里,良禽当择木而栖,想必在由检你前一世,建虏南下时对他们许诺了高官厚禄,甚至很多的优待特权,所以他们会直接投降。但现在,我们是在夺他们的利,还要他们顺从我们的皇纲国法,在他们尝到我们的铁拳有多硬之前,他们自然不愿意,还会挑衅皇权。”

    朱高炽回道。

    崇祯一拳砸在桌子上:“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朝廷官军的铁拳有多硬!”

    崇祯说着就看向朱元璋:“皇祖,您觉得,我们该怎么防御?”

    朱元璋瞅了崇祯一眼,拇指指肚被食指搓洗着,说道:“既然这左良玉、刘良佐,于朝廷御敌于外无用,那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以免将来拖后腿。何况,我们既然已经判定他们要来打我们,那又何必等他们来打,我们应该先主动去打他们!不是要等他打我们,我们再反击。”

    “老朱到底是老朱,这个想法不错。”

    王录这时候肯定道。

    朱元璋苦笑道:“廷尉谬赞。这只是兵家之良策,算不上为政之上策。”

    说着,朱元璋就凝眉深思道:“只怕在我大军准备妥当,出发去寿州攻打刘良佐时,他的家丁精骑就已经扮作流寇赶来屠掠我刚刚在淮安、凤阳一带安居的北方军民。我们就算有十万兵,散开后,又怎盯得住每个县的百姓不受屠掠?即便咱率兵去寿州抄了刘良佐的老巢,活捉了刘良佐。也无法避免会有些北方军民会被游击的刘部精骑屠掠。”

    朱元璋说后就感叹道:“说到底,无论哪些势力,争来斗去,还是百姓遭殃!”

    “要避免百姓出现伤亡,我倒是有个主意。”

    王录突然说道。

    崇祯和朱元璋、朱高炽二人皆因此看向了王录。

    王录则看向崇祯,道:“崇祯啊,你何不让锦衣卫快马去寿州,让刘良佐提前知道我们早已预判他会派麾下军队假扮流寇来屠掠南迁军民?”

    崇祯不解地问道:“廷尉的意思是?”

    “廷尉高明!”

    朱高炽突然笑了起来。

    接着,朱高炽就看向崇祯说道:

    “刘良佐既然是想以假扮流寇的方式屠戮南迁来的北方百姓,就说明他还不敢明目张胆的与朝廷作对,先提前让他知道,朝廷已经得知他要这样做,那他必不敢再妄为!甚至会极力否认。如此,倒也避免我许多刚刚安定下来正努力进行春耕之事的百姓们被其屠戮。”

    “到底是上天所派的廷尉!老朱我倒是没想到这一个阳谋。如此,的确可以避免他派出的家丁精骑在我大军调去之前就出来屠掠淮安、凤阳等地的各处百姓。”

    朱元璋这里也不禁点了点头,看向王录。

    王录淡淡一笑,事实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是他自己想得出来的奇谋,不过是搬运了后世出现的一些奇谋而已。

    “让锦衣卫这样做去!刘良佐一旦知道我们提前知道了他要这样做后,肯定会猜到朝廷在他身边安插了细作,让锦衣卫的细作尽量避免被暴露,也不要担心被暴露,晾他刘良佐还没胆子敢让朝廷派去的细作突然消失!不过,你们锦衣卫要有计划的更换细作。”

    朱元璋对平安指示起来。

    历史上的他能一人压制住官僚集团和勋贵集团,组织情报工作的能力自然不会差。

    ……

    “大帅!门外不知何时投进来一封信。”

    刘良佐这里正两眼放光地看着江南官绅送来的一百万两白银,却听见自己家丁突然朝自己大堂跑来,且高声喊着。

    刘良佐立刻走了过来,接过信后一看,就诧异不已:“怎么是崇祯的手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