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建安五年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锦屏山紫虚望气

第三百一十三章 锦屏山紫虚望气

    却说荆州兵马自江州进发,一路地势平坦,行军极快,只数日便到了锦屏山前。

    锦屏山在涪水关南数十里,自此再往上行,不仅山势渐高,道路也将越发崎岖,故刘琦下令大军在山脚扎营,略作休整,准备待兵卒养足气力后再一举杀到涪水关。

    正是草长莺飞、春光大好之时,见眼前山景秀美,刘琦忙里偷闲,带着庞统、玉儿、赵云等人上山游玩,一路郁郁葱葱、溪水潺潺,时有飞禽走兽穿行山林之中,着实让人心旷神怡。

    行到半山,隐隐见高处有一道观,寻山中樵夫问过,得知名为紫虚庵,庵中有一道长,唤作紫虚上人,传说是西汉人氏,修行有道,已活数百春秋,通古往今来之事,有知天晓地之能,周边郡县士民极为笃信,逢年过节都会前去供奉香火。

    玉儿听这么一说,顿时大感兴趣,嚷嚷着要去一探究竟,一旁庞统则不以为然,瘪嘴谓道:“我看不过一江湖游道,懂些相面测字之方,仗着三寸不烂之舌骗些山野村夫钱财罢了,不如早点回去烤肉吃酒。”

    然玉儿却是不依,坚持要去,刘琦也想起一桩往事来,想要去验证一番,遂笑嘻嘻的从旁附和,庞统拗不过大家,只能勉强同意,于是一行人等拾阶而上,望山顶道观爬去。

    越往上行,道路越发险峻,其余人等倒还好,唯有凤雏庞统是残缺之躯,颇觉有些艰难。幸亏其妻陈粉得刘琦特许,在军中也一直随侍左右,遇到艰险处便托上一把,背上一背,也就顺利爬了过去。

    待到道观跟前,一览全貌后,皆忍不住赞一声真乃仙家宝地:前望群山、烟霞缭绕,背依绝壁,清峻险要,左右松柏环绕,前后仙草芬芳,常有猿猴来送果,惯闻白鹤檐顶鸣。

    早有道童迎在观前,将一行人引入殿中,但见那紫虚上人鹤发童颜、器宇不凡,正端坐蒲团,呼吸吐纳间自有云雾之气。刘琦忙领众人上前拜见,紫虚上人不待其开口说话,便已语气讶然,主动谓道:“尔等怎来得如此之早?”

    此言说得突兀,众人皆不知其意,正待相问时,紫虚上人目光扫过刘琦,面色猛然一紧,又问道:“贵人可是姓刘?”

    刘琦点头称是,紫虚上人捻指一算,便仰天叹道:“原来如此,看来世上果真有逆天改命之大能,竟让汉室江山又可延续三百年,与之相比,老道我又算什么?苦修百年,依旧不过是一介蝼蚁耳!”

    说罢捶胸顿足、涕泪俱下、左右道童劝慰不住,看得刘琦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是走是留。良久,紫虚上人情绪才平息,先指刘琦谓道:“如今雒城大战在及,少将军竟有闲情来老道这边鄙道观赏玩,想来战局尽在掌握,益州东西二川迟早是囊中之物。”

    不等刘琦回话,又转头谓庞统道:“这位贵客便是那有名的荆州凤雏吧。原本你命里在此必会遭一大劫,只是如今有真龙之气随行相护,倒也无需再提。”

    庞统认定这老道是在装神弄鬼,故不以为然,怪笑谓道:“看来道长耳目众多、消息灵通,丝毫不逊我手下影卫啊。不过我这般五体不全、丑如恶鬼的长相,倒是不容易认错。”

    “士元莫要失礼,”刘琦佯嗔半句后揖拜谓道:“在下取益州并非是贪图土地钱财,而是借此宝地做北进中原、匡扶汉室之根基,试想若能让天下早一日平靖,又将有多少人命不用白白牺牲,望上师助我一臂之力,成就此无上功德也!”

    刘琦言辞诚恳,不料那紫虚上人竟哑然失笑,谓道:“贵人背后早有高人巧夺天工,取蜀地伪龙之气,汝真龙之命即将大成,老道我区区小术,哪里敢涉足这般造世大法,休提,休提!”

    而后闭目不言,抬手示意道童送客。

    刘琦等人只能悻悻然告辞,然才出观门,便听身后响起长啸,间杂歌声唱道:“左龙右凤,飞入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得遇真龙,万厄化吉,得遇真龙,万厄化吉!”

    歌中字词高深莫测,祸福难辩,众人心中踌躇难定,下山路上皆无心嬉笑。

    待到营寨中时天色已晚,刘琦心中焦躁,下令全军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出发,准备一日之间拿下涪水关。

    翌日拂晓,大军旌旗招展,青龙飞天旗下,刘琦被一众文武将校簇拥着,眺望远处苍莽无垠、山峦起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大的征服欲,接着这股气概,正准备下令开拨之际,突有斥候前来报曰:前方锦屏山大路下暗藏旗鼓,疑似敌重军设伏。

    刘琦忙问庞统该如何应对,后者笑谓道:“此乃天助我也!我少年时曾游历于此,知道有一条人所不知的小路,虽相比大路狭窄崎岖,但却可从锦屏山后绕道而过,主公可分兵一支,直插涪水关下,将设伏之敌封在关外,届时前后夹击,敌进退不得,军心大乱,一战可下!”

    刘琦喜道:“如此甚好!若能成之,士元当为首功!只是小路艰险,路途叵测,不知该派哪员大将,带哪只兵马前往?”

    庞统尚未说话,文聘便已从旁出列,请命谓道:“放眼诸军,说到善苦战,我梅花营排第二,谁敢排第一!末将愿亲率本部兵卒,排除万难,直捣敌后,全歼守军于关下!”

    却有庞统从旁质疑谓道:“梅花营肩负镇守中军重任,若敌全军望帅旗而来,左右支援不及,又该如何是好?”

    文聘一时语塞:“这......”

    又有前锋大将、平西中郎将李严请战,亦被庞统以其他理由否决。

    庞统这才请命道:“此行为奇兵,务必出其不意才是,而前锋及中军各部皆旗号鲜明,若动必为敌所察觉。主公可率大军摆明阵势,徐徐前行,由我从后队巴陵军中抽调三千劲卒,带队趁夜从山中潜入敌后,如此则此事必成!”

    刘琦喜道:“此计甚妙,只是军师是否留在中军为妥?有事也好问计。”

    庞统摇头谓道:“此路在群山深处,最是隐蔽难觅,其间多有岔道。当年我游历此处时也曾一度迷途,粮水断绝,得山民指点,才寻得正途。这次若是不亲往带路,怕误了大军行程。”

    刘琦见庞统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随口问道:“不知这条路径从山中何处入?”

    庞统笑道:“乃是本地药农才知道的一处隐蔽山隘,时人唤之——落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