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未来,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 第八章 凉国公蓝玉!(求追读~~~)

第八章 凉国公蓝玉!(求追读~~~)

    虽然方孝孺没有功名在身,但他却聪慧过人,一定能够从傅英身上打探出他们想要知晓的消息!

    除了燕王朱棣和大明读书人模范方孝孺之外,最后一位满脸杀伐之气的中年人,也不是什么善茬。

    这个中年人,正是后来大明朝大明朝彻底灭元的功勋武将,被洪武帝亲封为凉国公的蓝玉。

    只不过现在的蓝玉,还是徐达和傅友德等老将军的副将,离他真正登上历史舞台还有十年之久。

    当然蓝玉这次是作为淮西集团的代表,查探一下傅英的虚实,还有劝谏奏疏的内容。

    实际上,本来这次淮西集团想要派遣的不是蓝玉,而是沐英,马皇后的义子。

    但是因为这位少年将军,一直坚持要留守宫中,所以只能让蓝玉暂时代替。

    本来蓝玉,沐英两人都是跟着傅英的便宜老爹,傅友德在南方平定云贵元梁王。

    只不过马皇后重病,眼看时日无多。

    朱元璋也是一声令下,不光是让各地在外的藩王子弟集体回京师,更是让马皇后的义子和亲戚们也都跟着一起回到京师。

    蓝玉和沐英,正是这个原因,才临时从云贵赶过来。

    这次蓝玉之所以被淮西集团派遣过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作为傅友德副将军,蓝玉一直非常好奇,大帅口中自己那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义子傅英。

    按照傅友德老将军的说法,傅英有点生不逢时。

    如果能够出生在元末的话,恐怕所取得成就,绝对不会比徐达将军弱。

    当然这些都是众多将军私下闲话,不为多少人知晓。

    但蓝玉却默默的记在心里,一直对这个傅英非常好奇。

    第二个原因,于公于私他都要过来看看。

    一来,是他身为淮西集团当中的勋贵武将,这次过来不光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义务!

    二来,当年他差点被胡惟庸案牵连,虽然说这两年他低调了许多,但他还是担忧是否会牵连到自己。

    正好这次刚回到京师,就听到了众人在谈论新晋状元郎,要因为空印案上疏劝谏当今圣上。

    对于朱元璋,蓝玉非常清楚,朝堂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可以真正劝得住,除了马皇后。

    但是现在马皇后病重,根本没有精力劝谏圣上。

    虽然蓝玉并不清楚空印案到底如何,但是听李善长等人所言,好像又是一个胡惟庸案。

    如果真的让空印案发生,圣上再次打开杀戒的话,恐怕淮西集团就将遭受到更加严重的打击!

    所以蓝玉这次见傅英之行,可以说是势在必行之举。

    相较于太子党和淮西集团,浙东集团还是在这次过来查探傅英奏疏人选上面,有一定的心机。

    毕竟方孝孺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说白了,就是一个纯纯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在意。

    反倒是太子朱标和淮西集团,说派遣过来打探实情的两位,则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不管是燕王殿下,还是蓝玉大将军,都是在朝堂之上,有着赫赫威名的存在。

    如果到时候朱元璋真的怪罪下来,恐怕这两个集团会首当其冲。

    不得不说,到底是刘伯温一手建立起来的浙东集团,这算无遗策的做事风格,还是很好的传承下来了。

    听了三人简单的自我介绍身份之后,傅英的脸色就变得怪异起来。

    没想到白天刚跟晋王朱棡应承下来这件事情。

    这六个时辰不到,大明朝堂之上可以说最大的三股势力,就已经全部知晓,而却全部派了人过来。

    说的虽然非常好听,只是单纯的过来跟傅英探讨一下奏疏内容。

    但是真正的目的,恐怕也是想要提前在朱元璋之前,看看傅英真正书写的奏疏内容吧。

    这就非常的耐人寻味啊。

    朱标和朱棣,代表着皇权,对于奏疏内容关心还能够理解。

    毕竟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一直都是对立的。

    虽然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已经罢黜存在上千年的宰相制度。

    但是只要大明朝廷的文武百官还在,那么他们就会跟皇上争夺手中的权利。

    只不过看破不说破,傅英面对三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非常坦诚的邀请三人,来到自己的书桌面前。

    “各位,我刚好正在写奏疏,你们只要不影响我,可以站在后面,看着我写!”

    “这是我刚才临时想到奏疏前面的一些内容,燕王殿下,蓝将军,方先生,可以先自行观看!”

    面对如此坦诚的傅英,明显燕王殿下三人有些蒙圈。

    本来对于他们来说,在过来的路上,他们下意识的认为傅英可能会对这封奏疏藏着掖着。

    毕竟这次上疏劝谏朱元璋,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小事。

    不但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说是国之大事!

    正常情况下,在大明做官,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轻易的把奏疏这么重要的东西,展示给其他人看。

    可是让他们猝不及防的就是,傅英不光是非常大方的让他们观看,更是大度的让他们可以站在身后,观看后续现场写的奏疏内容。

    本来对于傅英招待不周,还颇为愤怒的燕王殿下,现在也是脸色微微一红,冲着傅英恭恭敬敬的抱拳道:

    “没想到,傅先生竟然是如此光明磊落的君子,是我朱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见谅!”

    蓝玉和方孝孺两人,也是有模有样的跟着燕王朱棣一起抱拳鞠躬施礼。

    傅英则是有些无奈的挠头笑了笑道。

    “这有什么,我写的是奏疏,又不是什么谋逆密信,给你们看看又如何?”

    当三人探身认真审阅傅英刚才写的奏疏前两段内容,脸色就开始各异起来。

    首当其冲的燕王,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了骄傲得意的神色出来。

    虽然傅英的奏疏内容并没有夸赞他,而是单纯的在赞誉朱元璋。

    但他却觉得非常受用。

    毕竟对于朱元璋个性非常清楚的他,很了解自己父皇到底想要听的是什么话。

    这些年,随着朝廷局势逐渐稳定,大明一十三省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也是渐渐有了新的想法。

    但是那些大臣却一直还在劝谏朱元璋,现在大明朝还要继续休养生息!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一般称赞就是皇上圣明,皇上威武之类的官方话。

    可现在傅英却不走寻常路,直接上来就狂赞朱元璋为布衣天子,甚至把父皇跟秦皇汉武放在一起评论。

    布衣天子,千古一帝!

    简简单单八个字,虽然朴实无华,但却让人看起来非常的震撼。

    这种震撼,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被震撼到。

    当朱棣第一时间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颤栗感,从脚底慢慢的传遍全身,最后直穿天灵盖。

    如果这八个字的评价,现在放到父皇面前,恐怕他老人家也会非常欣慰吧。

    燕王忽然觉得傅英这小子,好像还真有点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