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许我少年时 » 第十六章 老张同志的支持

第十六章 老张同志的支持

    狼吞虎咽的老张同志第一时间放下碗轻轻一巴掌抽到了张若的后脑勺上:“咋又惹你妈妈生气了?”

    “您这就不讲理了啊?明显是你惹我妈生气了”张若苦笑着揉了揉脑袋。

    燕女士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跟儿子没关系啊,你想吃莜面我俩又不想吃。”

    “老婆真好,我昨天说想吃,今天就给捏了”老张同志点头哈腰的跟燕女士说道。燕女士则一脸模范夫妻的模样笑着看老张同志端起碗继续吃饭。

    “您这就没意思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啊,先把火力想吸引到我头上,然后又拍燕女士马屁,整的我里外不是人了”

    “啪”又一巴掌。

    老张同志抹了抹嘴唇,拿起泡好的茶壶说道:“我怎么可能惹你妈妈生气,你这是凭空污人清白,燕女士温婉贤淑,是那种爱生气的人吗”

    张若一脸惆怅看着眼前浓眉大眼的自家老爹。上辈子就这样,燕女士嘴巴毒,每次跟老张同志吵架都能把他气的说不出话,动手倒不至于,做儿女的总不能看着两人吵吧。一劝架,得,两人立刻转移火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全国父母统一的流程,所以孩子是维持家庭的纽带这句话还真不是空话。

    算了,卖就卖吧,自家老爹,能说什么呢。当儿做女的这辈子来讨债了你还不给人欠债人当当台阶了?

    老张同志,张若的亲爹,长着一幅标准的国字脸,横跨三代人眼里浓眉大眼的帅小伙,一张自己没完美继承的帅气面庞,阳刚美。上辈子张若老是在想,要是自己能有老爸一般帅,自己是不是就能喊富婆,饭饭,饿饿,靠脸吃饭了。

    初中学历,当年辍学时爷爷拿皮带抽都没抽回学堂的80年代叛逆少年,文凭不高的他受够了在田野里抛食苦哈哈的日子。扭头踏上了城市化浪潮里的农民工道路,最初在砖厂烧砖,后因身体原因去电信局外包的包工头手下插杆子,就那种电线杆,主要工作负责乡镇送变电的搭建,现在由于电信局的活越来越少找了一家家具店给人卖家具。

    04年到现在工资从300涨到800多,嗯,基本一年也就涨170多块钱,在这个人均七八百的时代算是能作为统计局数据支撑的一部分了。吃苦耐劳,襟怀坦荡,形容人美好品质的词儿哪一个贴在老张同志身上都不为过。张若明表事理后最崇拜的人之一。

    上辈子勤劳踏实的老张同志后来从现在这个家具店的老板手里接下了一部分生意,光景好了以后买车买房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某种意义上讲,父亲也算是实现了阶层跃迁,传到张若自己这儿的时候,张若只感觉自己给老爹丢人了,跟个发射到天上的卫星一样,每次给老张同志打电话都是微弱的电波:“爸,我,打钱!”

    虽然没成为什么时代弄潮儿,但是老张同志也算是成功人士了,至少比上辈子张若自己成功,后期的老张同志守着一天不如一天的摊子一直想谋求转型,可惜已人过不惑之年,拼不动了。

    “是是是,燕女士温柔大方,怎么能跟您置气呢,妈,昨天我老爹好像没洗碗啊,还是您洗的。今天您累一天了,让我爹来吧,我一会儿要看书”张若一幅狗腿子模样的给老张同志挖了一个坑。老张同志,做饭可以,洗个碗那真是要亲命了。

    “嘿,打击报复是不是”老张同志两眼瞪得像铜铃一样看着张若。

    “儿子说的对”燕女士杏眼一蹬扭头看像老张同志。

    一旁的张若没忍住笑出了声儿。“啪,”又是一巴掌,“就你小子话多。”

    “好啦好啦,老张,我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燕女士笑着看着父子两人耍宝。

    “哦哦,补习班是吧,去吧,明天去银行取点钱,臭小子我跟你说,不好好念书将来掏大粪都用不到你,知道不?”老张同志不情愿的收拾着饭局头也没抬的说道。

    诶,上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了,惹祸了,爹妈来捞,缺钱了,爹妈给。有事儿找爹妈,没事儿一个电话都不给家里打,三十郎当岁,一事无成。想到这儿,张若心里恨不得再给自己俩嘴巴子。

    “不是补习班的事儿”

    “没买菜钱啦?”将碗碟放到锅里的老张同志看着燕女士开始掏钱包了。

    “诶呀行了行了,别忙活了,一会儿我洗吧,你坐这儿,我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商量”

    一脸疑惑的老张同志安稳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卖关子的燕女士。

    “儿子弄了个奶茶想让我去学校门口摆摊子卖,你觉得这事儿能行么?”

    “奶茶?那玩意儿也就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爱喝,人家现在的小年轻都喜欢喝饮料,谁还喝这玩意啊”

    “不是咱们喝的那种咸奶茶,甜的”

    “甜的?奶茶弄成甜的那玩意儿还能好喝吗?又不是炒米”不愧是夫妻,反应都一样,想到的食物都一样。

    “若若,给你爹露一手”燕女士将目光转到张若的身上。

    “嗯,年轻人应该喜欢喝这种东西”颇具商业头脑的老张同志品尝过后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那你这一杯准备卖多少钱啊?又是蜂蜜又是牛奶的。”

    “一杯5块您觉得怎么样?不过这是咱们家里做的奶茶,放蜂蜜是怕砂糖的甜度不够,而且这门生意还得您支持,卖的时候肯定得订做那种跟刨冰一样材质的塑料杯。”一旁的张若接过话茬。

    老张同志搓着下巴陷入了沉思,而后又说道:“材料供应这些找好渠道了么?进价这些你都算过了吗?”

    “咱们这儿要是加鲜奶的话倒是不愁,茶叶的话,砖茶就行,实在不行咱买点稍微好点的红茶,糖用果糖最好,小料的话现在应该已经有卖的了,到时候大窑瓦当那边看看。没有咱就从网上订”张若看着眼前的父母说道。

    “嗯,方方面面考虑的挺周到的,看来你小子心中草稿已经打好了”老张看着张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