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记 » 第68章 林黛玉:琛哥,你在想什么

第68章 林黛玉:琛哥,你在想什么

    专门巡视地方上的盐务,职责主要是收缴盐税,并监督盐商们的专卖,及巡捕禁革私盐。

    担负着监察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

    对盐场一切事物具有绝对的查勘权!

    对盐场一切大小官员具有绝对的考核权!

    所以林如海的品级虽小,权利却很大,位同钦差大臣,凌驾于都转盐运使司之上,是个捞油水的肥差。

    但林如海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他自踏入仕途的那刻起,就决定要当一个大清官。

    可盐务一事,历朝历代以来本就积弊很深,极难处理。

    林如海想要在扬州这块地界上,当一个刚正不阿的巡盐御史,恐怕是举步维艰,凶险万分。

    扬州一些不法分子们听说了林如海的大名后,都暂时蛰伏隐匿了下来,不敢像以前那么气焰嚣张…

    ……

    贾府。

    “食盐这一块儿一直都由朝廷严格管控,几乎是达到了全垄断的地步。

    销售价格也由朝廷来定,所以绝对是一个非常暴利的行业。”贾母幽幽说道。

    张道士点头道:“是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当京官,想到淮扬当地方官的原因。

    尤其是在盐道上当官,即使是花上几万两银子买来一个小官职也很不错。

    只要上任以后随便乘机捞上一把,不仅投出去的钱可以快速赚回来,还能额外获得更多的利益。”

    “哎!我那女婿若是一个贪官倒也罢了,或许能熬到平安卸任。

    可他为人正直,最是讨厌贪官污吏,更别说和扬州官场上那些人同流合污了。

    当今皇上让他去做了两淮的巡盐御史,这不明白着是在整人吗?”贾母阴着脸道。

    “史老太君说的没错,自前朝以来,盐课银就是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到了本朝,更是成为了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百分之六十的盐课税都是由富饶的江南贡献。

    不说其他地方,仅仅是扬州的盐商们每年上交朝廷的盐课银就有几百万两之多。”

    “嗯,这个我也略有耳闻,据说太祖皇帝时期,有一年的盐课银竟然达到了八百多万两之巨。”贾母道。

    “所以扬州是历代皇上非常重视的一个地方,当今皇上虽然很年轻,却也知道那个地方的重要性。

    他安排令婿去任今年的两淮巡盐御史,除了整他以外,可能真的想借他之手好好查一查的打算…”张道士若有所思道。

    “不管是什么目的,对我那可怜的女婿来说极为不利。”

    “是啊,各方势力盘踞扬州为的是啥?不就是想要瓜分‘盐’这块大蛋糕吗?

    而在这些势力之中,忠顺王一方所瓜分的最多,可以说是他们的主要收入之一。

    谁要是敢碰这块蛋糕…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不可!所以史老太君还是好好劝劝令婿。

    让他及早抽身,不要再蹚这股浑水为好。”张道士说道。

    “我咋没劝?可他是个倔脾气,就是听不进去啊。”

    “哎,既然这样,那就在他身边多派些护卫吧。”张道士叹息道。

    贾母无奈道:“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

    忠顺王府。

    李安不禁嘟囔道:“自太祖皇帝以来,这巡盐御史的肥差都由他们‘四王八公集团’的人做。

    以前是三大织造轮流兼任,现在又轮到了林如海这个家伙身上,真气人。”

    “抱怨也没用,这个职位形同钦差,由皇帝亲自任命,本王根本无从插手。”水祥翻了翻白眼。

    “不过三大织造还好,他们睁只眼闭只眼,自己也捞了不少油水。

    可刚上任的这位林如海听说刚正不阿,为人一根筋,可能会坏了我们的好事儿。

    一直以来,我们内务府凭借高配额的盐引数量,以及贩卖私盐,从扬州地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他要是一直查下去,恐怕对我们非常不利…”李安皱眉道。

    “谁要是敢断本王的财路,本王就让他死!”水祥语气冰冷的说道。

    “幸好雨村机灵,把计划中的第一个目标选为了林如海,还成功打入了林府。”李安微笑道。

    “嗯,告诉雨村,让他时刻盯着林如海,若是姓林的真敢继续往下查,那就怪不得本王心狠手辣了。”

    “卑职这就去飞鸽传书!”

    ……

    扬州,林府。

    这天下午上完课,林黛玉忽然抬头问道:“老师你会弹琴吗?”

    贾琛轻轻刮了一下林黛玉的小琼鼻说道:“现在不是上课时间,林妹妹可以叫我琛哥。”

    “琛哥。”林黛玉俏脸微红。

    “嗯,这就对了嘛,怎么?林妹妹想学古琴了?”贾琛问道。

    林黛玉重重的点头。

    “那你懂琴吗?”

    “略知一二。”

    “好,那我就考考林妹妹,你可知瑶琴的来历?”

    “知道,传说凤凰神鸟非梧桐不落…伏羲氏便知梧桐乃是天地良木…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

    遂令人砍将下来,那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

    林黛玉滔滔不绝的将瑶琴的来历详细道了出来。

    贾琛听后惊讶不已。

    “瑶琴为何长三尺六寸一分?”

    “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之意。”

    “何为五行?何为五音?”

    “金、木、水、火、土。宫、商、角、徵、羽。”

    “何为弹琴六忌?”

    “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

    “何为七不弹?”

    “闻丧者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

    “那何为八绝?”

    “清、奇、幽、雅,悲、壮、悠、长。”

    “可以啊!你能弹曲否?”

    “不是很熟练,只能勉强弹一首。”林黛玉有些羞愧的说道。

    “这些都是谁教你的?”贾琛问道。

    “母亲。”林黛玉回答。

    “姑妈真乃才女也!”贾琛感慨道,因为他知道原著中林黛玉是会弹琴的,只是不知是谁教的。

    “琛哥,你在想什么?”看到贾琛半天不说话,林黛玉小声问道。

    “我在想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贾琛望着天空幽幽说道。

    在前世,贾琛报了一个古琴兴趣班…那段时光回想起来令人怀念。

    “琛哥,你真的会弹琴?”林黛玉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