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启明兴 » 第35章 往更深方面考量

第35章 往更深方面考量

    “不可!”

    袁可立刚一说完,就听到朱由校坚定的反对道。

    对此,袁可立到是不太意外。要是真这么同意了,他反而会有些看轻眼前的天子了!

    “刘兴祚只多受努尔哈赤信任,于女真的大部分人,尚属于无名之辈。今次就算按照他的说法,起事之后,对后金人产生的影响有限。于我大明而言,从整体战略上,影响同样有限。”

    “此外,袁爱卿可知刘兴祚祖籍是何地人?”朱由校的语气一顿,问道。

    这个问题,本就不是多么复杂的问题,不需要皇帝当日与他的密奏,自己就通过渠道调查清楚了。

    袁可立顺口答道:“刘兴祚生于辽东,是正儿八经的辽人!”

    “辽人……”朱由校的语气不自觉的拉长了许多,他目光炯炯的看向袁可立,这位他于登基之处的忠正之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信任首辅刘一燝,还要信任袁可立。

    袁可立本属清流,从某种方面说,一定要将他划分到朝堂上的某一派,其或属于“帝党”,也是朱由校最需要之人。

    所以,有些话,在朝会上或不能当着所有的朝臣言明。但私下里,当着袁可立的面,却可直接挑明。

    “辽人啊!袁爱卿认为,我大明待辽人如何?”朱由校的语气忽的变得有些飘忽,亦让人感受到有某种别样的情绪蕴含于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大明首当防范的便是辽人,对之辽人自然不算多么好!”袁可立实话实话道。

    “是,但正因我大明中的不少人,于辽人心存芥蒂,才使得辽东本地的辽人积极性未完全调动起来。令女真有趁虚而入的机会!

    袁爱卿还当知晓,在包括刘兴祚在内的诸多辽人心中,他们首先是辽人,其次才是大明人!

    袁爱卿以为呢?”

    但听朱由校侃侃而谈,袁可立一时失声,心中顿时有些明白这位皇帝的想法。

    皇帝图谋甚大,难不成是想改变百年来,大明对辽人的策略?当然,亦不乏对刘兴祚的不信任!

    只不过,想到上次皇帝的提醒,还有现在的深谋远虑,袁可立又有些困惑。

    这位年少的皇帝,是凭借什么做出此等判断,他真的只有十六岁吗?

    或是如坊间的某些传闻一样,他当真是天命之子?

    才在泰昌帝驾崩,大明群龙无首时,这么短的时间控制住紫禁城,又赢得朝堂不少派系的支持。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而皇帝此时说出,亦不乏对他之信任。

    但见皇帝问向他,袁可立恭敬应答,这种场景,竟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让他想到了万历帝时,他于御前答辩时的场景。

    “皇上!”袁可立正色,看了面前不动的身影一眼。

    “微臣认为皇上所思甚对,给予辽人可以,只是朝中怕是阻力不小。此类事,需要从长计议才是!”

    朱由校一叹,袁可立这回答,让他也感觉到自身的某些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了。

    现在,或是过去,大明上下对辽东之地的辽人,包括逃到那里的汉人终是有些看不起的。正是这种有些高傲的想法,才让辽人——这本是大明最大助力的内部力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女真入关,辽东尽失。

    大明亦因此垂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朱由校有改变辽人处境的想法,使之为大明朝廷感恩戴德,共卫辽东。但见袁可立的谏言,他也明白,这类事恐难在短时间成型,只好暂时放缓进度。

    可要彻底解决大明北地的安危,以促使辽人更快的融合,即成为了他绕不过去的坎。

    “罢了!此事暂且放下。刘兴祚答应于朕合作,于阵前反水,万万是不行的。朕想他成为一根钉子,一根插在建州女真心脏的钉子。

    你明日且去告诉他,让他于后金朝廷内切勿轻举妄动,朕会派专人联系他。

    对了!

    刘兴祚可有什么要求?”

    安排完时,我们的大明皇帝,忽的想起了这么一个问题。

    袁可立吞了吞口水,道:“如皇上先前所言,刘兴祚盼望皇上能给予辽人以汉人同等的待遇,以使他们可以出仕,上学堂,或考取功名。”

    朱由校不由轻笑道:“这刘爱塔别的不说,有些想法还真于朕不谋而合。且不论之过去,单从这件事看,他就是个有心人!

    你告诉他,辽人同样是我明人。于我天启朝,我朱由校答应他,必会改善其之亲眷,以及所有辽人的生活条件。

    一个稳固的辽东,离不开居住在那里的辽人的共同治理。

    汉辽融合,形成更为稳固的大明朝,以卫大明,是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谁也不能阻止!”

    ……

    “皇上圣明!”

    次日,再次和袁可立相见的刘兴祚面向紫禁城的方向高呼不已。

    天子之言,一言九鼎。

    朱明王朝的统治者开口了,至少让刘兴祚感受到了希望。从数十年前的翩翩少年郎,历经世事,成为如今的中年大叔。

    刘兴祚的思想境界,也从当日的为了小家,变成如今为了辽人本身利益的大家。以至于到了前段时间,他甚至于接受了努尔哈赤的建议,准备征服故土。

    不为别的,只因为努尔哈赤同样同意为他辽人改善环境。

    但在建州久了,他还发现,女真人多言而无信,与中原人相比,更像是尚未受到文明熏陶的野蛮人。

    亦因此,只是相比于大明皇帝的话语,刘兴祚更愿意相信后者。

    士为知己者死,他刘兴祚直到此刻,才真正的打算为大明皇帝卖命,同样是为辽人买命。

    看着刘兴祚的态度,袁可立暗暗点头:“刘先生阵乃明士!皇上有言,让刘先生一复如前,安危为重,假以时日,以做内应。

    到那时,定让建州女真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使我大明再无北患!

    同时,某传皇上命,‘封刘兴祚为‘安北使’,正四品。刘爱卿且勿辜负朕之信任!’”

    言毕,袁可立还从袖筒里拿出了早就准备好了的皇帝诏令。

    刘兴祚双手颤抖,最终稳稳接住:“微臣刘兴祚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