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启明兴 » 第40章 辽东危机公关(五)

第40章 辽东危机公关(五)

    乾清宫内,满殿寂静,落针可闻。

    朱由校径直站了起来,依然显得有些清瘦的身影,直面内阁七位阁臣,还有一旁默默无声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这些人,也是皇帝之下,大明朝除皇帝外,站在权利金字塔最为顶端的几人。

    他的声音渐渐高昂,额头微扬,双臂伸直,拳头攥紧。

    “朕不妨做个设想,若辽东失守,为后金所得,那努尔哈赤可以此建立根基,后金的势力势必扩大,以致直接威胁到京城!

    谁可独善其身?

    朕?

    诸位?

    北京城里的黎民百姓?

    还是全体大明人?”

    越说,朱由校的语气越显高昂,连“爱卿”这两个字的称呼也都省略了。

    这不是兴奋,而是愤怒。

    仿佛看到了大明兵败,女真之后的种种情形。

    梦中,他确实看到了!

    他不想再看到,再经历!

    “朕知道,辽东失了,北京城再失了。诸位可让朕遣都南面,南面没了,还能往海外……

    一步退,步步退。

    到时候,无论后金女真,或是其他势大,我大明朝廷终究会亡。到那时,朕要这二十六卫有和用?

    又缘何不将威胁抹杀在摇篮里。

    今日尚能身处在紫禁城,朕就明说了,朕不会做那亡国之君,或是为后来的大明继任者埋下隐患。

    也不愿你们做那亡国之臣,为后人所诟病!”

    朱由校说的话,把包括刘一燝在内的所有阁臣都给镇住了,旁边躬立已久的王安也心生感慨,他自以为小看了这位新皇。到头来发现,不单单是小看那么简单。

    单凭几句肺腑之言就赢得这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们之信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朱由校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摆出事实。

    有了刘兴祚这个内应,关于后金各种真实情报,足足被罗列城了两列,再由内卫亲自护送后,早先一步回到了紫禁城。

    “看看,这就是女真人内部最为真实的情况。

    无论轻骑兵,还是女真人内部的团结,都非我辽东军民所能及也!

    且后金之主努尔哈赤有野心,其之野心,就是我大明!

    我大明官吏百姓当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唯有在即将到来饿得大战中击败后金,保的辽东安宁,才能居于主动。

    于此,调动二十六卫的重要性,就不需要朕多说了吧!”

    殿内依旧无声,不是阁臣们不想出声,而是在皇帝落声后,那厚厚的一册又一册,事关女真内部详情的奏本已让人眼花缭乱。

    相互传递后,他们无不发现一个共识,那就是今日之所见,要远比他们过去数年所看的女真情报还要详尽。若是当日能有如此详细的奏报,以及对女真人的清醒认识,萨尔浒之战何至于大败?

    只是,如同先前皇帝获得情报一样,越是知道的越多,阁臣们越是存疑。这些详尽的资料真实性如何?那位皇帝口中的顾命大臣当真那么可靠?

    好在朱由校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并使情报更为信服,也让殿内人多为汗颜。

    “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女真人的这些情况,很多不是大秘密,只要用心打探,就能探得。

    只是这些年来,朝中人多把心思内斗之中,于外而言,使之趁虚而入。

    关于边地形势,亦是多有疏忽。

    不信翻阅以往的卷宗,说不得就会发现问题。

    对了!王大伴,劳你遣人去慈庆宫将朕整理的卷宗拿来,令诸位爱卿看看!”

    卷宗……

    王安突然警醒,近一个月来,皇爷天天让人从司礼监寻来关于女真的卷宗,他初以为是皇爷想重新调整辽东战略方向,以作参考。

    到了今日才知道,是为了当下与几位阁老发难。明着告诉他们,你们这几位阁老有失察之责。

    秋后翻账?

    王安躬身答了声“是”,也没指挥门外守候的小黄门,而是亲自带着人去慈庆宫取。

    乾清宫内的气氛越发剑拔弩张,他待在里面只觉喘不过气,不如外出透透气,使得人爽快一些。

    殿内,因皇帝虎视眈眈的注视着每一个人的面孔,如同一只发怒的大虫,继而也没人敢交头接耳,多是用目光交流者。

    当然,大家都是在朝堂上混,也不会对上首的新皇太过惧怕,可自今日起,更深的敬畏之心在所难免。

    “借失察之机,皇上这是打算令我等于调二十六卫防备后金之事上妥协?”

    那事关女真人的卷宗定是做不了假,于此上,还真如皇帝所言,是他们这些内阁重臣失职了。

    七位内阁成员多以透过事件表面看透了本质,相顾思索着应对之法。

    政治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关于妥协的艺术。

    还未等王安把卷宗送来,首辅刘一燝就率先直面问题。

    “皇上,微臣等人确有失察。

    且辽东危机,臣亦认为事关大明兴衰。

    特殊情况当特殊对待,遣二十六卫以助之,未尝不可!

    但京城亦是大明的重中之重。

    仓皇之间可调往辽东,对于二十六卫的补充亦不能懈怠。

    只是朝中的财政情况,皇上也是知道的……”

    绕来绕去,问题的最终还是回到了钱上。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恍惚间,朱由校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想来魏进忠的探查也快回来了……还有由锦衣卫指挥使为首的江南反腐队伍,这段时间也弄得是大有收获。

    放眼未来,朱由校发现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无论经营、技术、超前的见识,都可以转换为金钱。

    可以富国利民,同样割海外之地的韭菜。

    且看内阁首辅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底下的几人皆是赞成之声。

    但在朱由校看来,这样做正中他之下怀。

    不过,表面上,朱由校还是皱眉苦死,给人的感觉仿佛为难与犹豫。

    接着,他长长一叹,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诸位爱卿所忧是极,二十六所若是抽取了人手,势必要增加新军。

    此中俸禄,朕会想办法让内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