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年纠缠 » 第二四章:外语总是比母语要好表达情感

第二四章:外语总是比母语要好表达情感

    下山回城后,我看见前方的不远处的朱红色桥边也闪着微光。醉醺醺的对话声从那边传来。

    “您信不信、我走完朱雀大桥后还遇不到妖怪?”

    “别说笑了、这两天晚上、妖怪多的厉害。”

    “我可是、杀了鬼王酒吞童子的人啊!妖怪不敢来找我!”光是听声音就一副要醉倒的样子,“你你你,走远点,我自己走上桥!”

    我挺讨厌喝醉的人,因为喝醉就会发酒疯。

    为了不和他撞个正着,我想先躲到一边,等他离开后再过去。

    桥上的灯影摇摇晃晃。我真怕他在过来前先从桥上摔下去。

    一个白色的身影突然从对面建筑物的阴影处冲出来,飘上了桥。然后站在桥边,像是在等待什么。

    醉酒男人没一会走到了白影身边,“大晚上,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呀?”

    女人哭哭啼啼地说她刚搬到这里,家在五条府邸,但不熟悉道路,所以不知道该往哪走。

    醉酒男听了笑呵呵地告诉女人他知道路怎么走,叫女人跟着他。

    两人就这样往我这边的方向走。

    我想这一幕有些熟悉,仔细想了想,发觉这有点像渡边纲和茨木童子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是渡边纲发现了茨木童子的真身,并砍下了茨木童子的一条手臂。

    但眼前这个走路都站不稳的男人,很难让我相信他还能拔刀。

    我想这没什么,反正渡边纲也不会出什么,就打算装作没看见离开。

    可那个随时就要醉倒的身影真的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时我听见了渡边纲摔倒的声音。

    “不好意思,脚滑了一下,嘿嘿。”

    “您没事吧?”

    我想起阿尔瓦说的,历史是会改变的,而且从我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就已经改变了。

    如果不是阿尔瓦帮忙,源赖光等人也会死在那个洞穴里。

    渡边纲的故事也可能不会再按照原来的路线进行。

    我止住了离开的脚步,从衣袖里拿出源赖光给我的符纸,别扭地挥舞着铁锹向渡边纲跑去。

    跑出来时看见的画面证明了我的想法——茨木童子的鬼手已经伸向了要站起来的渡边纲。

    我大喊着叫渡边纲小心,同时把手里的铁锹甩出去。

    意料之外的铁锹让茨木童子没来得及抵挡,直直插进了她的肚子里。

    我趁着两人都愣住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茨木童子的面前撕开了符纸。

    符纸发出一阵光亮,将茨木童子的伪装卸下,同时在它身上点燃火焰。

    茨木童子尖叫着就要逃走,反应过来的渡边纲立刻拔刀,将刀举过头顶,然后猛地挥下。

    一股气流劈开路面,从我眼前掠过,向着茨木童子的方向。

    最终在茨木童子离开前,砍下了它的一条手臂。

    渡边纲早早跑了过去,捡起地上的手臂。

    我也跟过去。

    “还是跑掉了吗?”我问。

    “是啊,慢了一点。”这时候已经看不出他还有一点喝醉酒的样子了。

    他看向我,突然疑惑一阵,“你是被坂田金时背下来的那小子?”

    我点点头。

    “我记得你被源赖光大人收养了吧?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不对,应该问你怎么知道她是妖怪?难道你也有阴阳眼?”

    我拿出手上剩下的符纸,随便胡扯了一个设定,“这个感应到妖怪就会震动。”

    “这不是安倍晴明大人的符纸吗?难道这也在他的占卜之中?”

    我不说话,任由他自己脑部。

    “不管怎么说,刚才谢谢你了!”他捡起地上掉落的铁锹,“这个是你的吧?”

    “晚上太危险,带着防身的。”我解释道。

    他奇怪地看了一眼我,“你的防身武器还真奇怪。”

    这会桥那边又跑来一个人。

    “发生什么事了?我在那边听见好大动静。”

    “啊,没什么,孝史,只是遇到妖怪了。”渡边纲举起握住的鬼手,“让它跑了。”

    “那这位是?”他看向我。

    “啊,这是昨天从山上救下来的小子,现在被源赖光大人收养了,名字叫……”渡边纲推了推我,“你叫什么?”

    “卡连。”

    “外国人吗?”男人说,“我叫东孝史。”

    接着东孝史问渡边纲,“de,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先把这小子送回源赖光大人的府邸吧,让他一个人回去太危险了。”

    “那我也一起去吧。”

    他们把我送到源赖光家门口,渡边纲也想进来,却被东孝史制止了,说这会源赖光大概已经睡了,就别去打扰了,手臂明天再带去给源赖光就好。

    渡边纲点点头,两人一起离开了。

    我把门重新锁上,往府邸里走。

    源赖光大概是听见开门声了吧,已经走到了我面前。

    “おかえり。”

    我愣了一下,这是我家人都不曾对我说过的欢迎回家。

    “ただいま。”

    这同样也是我不曾说过的“我回来了”。

    我想这大概就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