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年纠缠 » 第24章

第24章

    周六周天时,母亲会带曾智轩和凯瑟琳回娘家住几天。

    母亲不会骑车,所以她一早就带着曾智轩和凯瑟琳在村口等公交。

    这个时候还没有站牌。

    村口住着两户人家,左边是之前那个大肚子爷爷的家,右边是包心醇家,这是这户人家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和可欣同岁。再过不久,包心醇还会有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名字叫包心睿。

    这个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等公交时,母亲就只是和曾智轩、凯瑟琳一起在村口的石头上傻坐着。

    曾智轩很活泼开朗,亲戚们也的确都是这么评价儿时的他。

    凯瑟琳和母亲都在石头上好好坐着,只有他在好几块石头上来回地蹦蹦跳跳。

    “别等下摔下来,就不能好好坐着吗?”母亲说。

    “小心。”凯瑟琳张开手,做好随时接住他的准备。

    “妈妈,姐姐,我厉不厉害?”他跳得更奋力了。

    母亲没有搭理他。

    “厉害,厉害。”姐姐说。

    见母亲没有理自己,曾智轩就跳到了母亲坐着的石头上,他想拽拽母亲,让母亲看看自己。

    但这一跳让石头有些摇晃,这把母亲吓了一跳,赶紧从石头上站起,凯瑟琳则跑过去要接曾智轩。

    石头最好还是稳住了。

    母亲生气了,怒气冲冲地让他在石头上好好坐着,“麻烦你安静一下,别整天没下停。”

    曾智轩有些委屈地抱住姐姐,凯瑟琳从白色连衣裙口袋里拿出一块阿尔卑斯的糖给他。这是之前在姑婆家茶几上抓的。

    不只有阿尔卑斯,还有喔喔,旺仔奶糖,陈皮糖这些,她都留着给曾智轩吃。

    曾智轩高兴地靠在姐姐身上,凯瑟琳摸了摸他的头。

    公交很快来了,曾智轩高兴地从石头上下来,抓着母亲说:“公交来了公交来了!”

    母亲告诉他:“这是三路公交,是去姑姑家的。”

    “那我们要做几路公交?”

    “我们要先做2路去城里,然后再做1路去市山镇。”

    曾智轩记住了母亲说的话。

    没一会,2路公交过来了。

    曾智轩因为身高问题,所以母亲只需要付自己和凯瑟琳的钱。

    公交要经过翠云站、官家堡、韩家堡、罗坑嵊、水坑尾、彭家堡、以及大道路口。

    幼儿园和施工地点就在大道路口附近。

    在看到施工地点后,曾智轩像坐校车时一样,大喊“挖机挖机”,母亲让他闭嘴。

    在路过幼儿园时,曾智轩则拉着母亲叫她往那边看,“妈妈,那里是我的幼儿园。”

    过了大道路口就是进城了,他们要在橘都大道的迎宾门站下车,然后等去一路公交。

    城里的公交站有专门的站台,这让曾智轩有些好奇。

    “妈妈,为什么我们家那边没有站台呀?”

    母亲说:“我怎么知道?”

    这次三路公交很快就来了。

    曾智轩又有些好奇,“妈妈,为什么公交有时候来得快有时候来得慢呀?”

    “哎呀,你好啰嗦。”母亲说。

    曾智轩蹦蹦跳跳地上了公交,母亲拽了他一下,叫他不要跳。

    他们坐着1路公交驶上环城西路,经过轻纺城,这里是小外婆家住的地方。

    接着经过昌厦公路,来到市山迎宾门。

    他们通常在前面一段的市山医院站下车。

    从市山医院左边的道路直走,会有两个下坡。

    第二个下坡左转,左转的路修的有些不平,车辆骑过的话会有明显颠簸。

    左转后经过两户人家,再前面一些左边是一片鱼塘,右边是一户人家的菜园,菜园后面是大山,大山种满了橘树。

    外婆家就在鱼塘前面左转,有一个只够一辆摩托通行的上坡道,坡上有两条路。右转的话还是一个鱼塘,这片鱼塘就是外婆的了。

    左边是邻居,外婆家在正前方。

    外婆家正门口修了一个一米长,半米宽左右的小坡,两边是楼梯。

    中间的坡大概是为了方便秋天收橘子时,装橘子的独轮车好上去。

    但这不方便电车、摩托车这些通行。

    所以偶尔坐父亲的摩托车过来时,父亲不会把摩托车开上去,而是会停在下面。

    曾智轩每次来到婆婆家的时候都会在楼下大喊“外婆!外婆!”,如果外婆在家,就会下来给他们开门。

    如果外婆不在家,母亲也知道外婆把钥匙放在哪里。

    外婆家的布局有些奇怪,一楼大厅里没有上去的楼梯,楼梯另外建在了房子右边。

    可能是大厅一般就用来秋天放橘子,平时都不怎么进去。

    楼梯门口放了一个木桌子,木桌子上放了一些出去要带的一些东西,像是安全帽、手套、雨伞这些,外婆通常会把钥匙放在木桌的夹层。

    开门后就是单纯的一段楼梯,楼梯很高,比曾智轩家里的高不少,曾智轩得大迈步或者跳着才能上来。

    这会凯瑟琳就会抱起他,带他上楼。

    楼梯是螺旋形的,一个螺旋后右转就是外婆住的二楼,再上去一个螺旋就是三楼,是外婆做饭的地方。

    二楼的第一个房间是外婆外公的,门是木门,上半装着纱网。有些老旧,打开时会摩擦着红地砖发出咔嚓的声音。

    不用仔细看也能发现,门口的红砖有一块地方被门磨白了。

    虽然是夏天,但要是光着脚进去还是会有些冻脚,这些红砖比普通的瓷砖还要冰冷。

    靠门的右边放着一个大木桌,木桌上放着和家里有些不同的大头电视,还有个明显区别就是,外婆家的电视有机顶盒。

    电视的前方是两块虎皮沙发,靠墙的那块四分之一圆的沙发旁边是一个红木大柜子。

    红木大柜子顶端系了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连着电视后面的窗户。

    绳子上挂着一张极具年代感的绿色纱布,在柜子和电视的夹角又变出一个三角形空间。

    里面放着大小便用的木桶。

    这个时候连蹲便都没有普及,农村大多用的木桶,满了还能倒去田里施肥。

    虎皮沙发后面还有个房间,那里是卧室,放了两张双人床和一个塑料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