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贵和堂 » 第九十二章 拜师

第九十二章 拜师

    清晨。

    薄雾深处,雄鸡悠扬的啼鸣,在这寂静清晨,无比清新的空气中回荡。

    董七女推开院门,长工们都还没有起身。

    自打赵庄拜师之后,每天一大清早,董七女就要跑着去赵庄习武。

    也是从拜师之后开始,贵和堂最早开内院院门之人,就不再是董善政,而是董家大少爷——董七女。

    出了贵和堂的街门,一路小跑着前往赵庄,出了村庄,顺着田间小径向西,大概三五里路以后,折而向西南,便是一大片桃园。

    这里出产的桃子叫‘肥桃’,也有叫‘佛桃’的,是肥城独有的特产。

    桃子个大、多汁、味美,是供奉朝廷的贡品,平常百姓想尝一个都难!

    这片桃林的北侧,便是尚庄,尚老夫子家的宅院,就在尚庄的庄边上。

    沿着尚庄与桃林之间的小径,继续向西,再有两三里路左右,就是赵庄。

    赵庄东南角的位置,有处三进大宅院,那里便是赵老爷子的家了。

    董七女现在走的这条路径,是他老舅赵四指点给他的,这是贵和堂去赵庄,距离最短最近的小路。

    当年,赵四离家来贵和堂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虽说是距离最短的路径,董七女这样一路跑下来,当他走进赵家后院之时,已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粗气。

    赵老爷子却不许七女休息,依然按照往日的惯例,教他练习太极拳。

    言传身教地指点着外甥孙子,脚下如何踏罡步斗,如何吐浊纳新,如何调节内息换气之法……

    老爷子告诉外孙,这是道家修身法门,可延年益寿,保养丹砂体自清。

    爷俩这般修习下来,直到董七女的气息均匀,顺畅之后,赵老爷子才允许他停下来,歇息片刻。

    这已成为董七女,每天来到赵庄之后,首要,且,必修的功课。

    而赵老爷子对于外孙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对其自是疼爱有加。

    每当看到七女那像模像样,有板有眼练功的样子,不由得就想起了,老儿子赵四小时候练功的身影。

    赵老爷子就仿佛又年轻了十几岁,每天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就连他那火爆脾气,也变得温顺许多。

    练功间隙,祖孙俩个休息的时候,也是有说有笑,赵老爷子很是享受这份,天伦之乐。

    在练功歇息的这段时间,是董七女最惬意之时。

    相对来讲,只有在这个时候,姥爷脸上的笑容,才会活泛起来,笑容更加持久,不像练功那会儿,总是板着个面孔,让人见了害怕。

    也只有在休息的时候,董七女才敢问姥爷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

    ‘人是怎么来的?’

    ‘太阳从东山升起,西山落下,那么山的下面有啥?’

    ‘小鸟能飞,我怎么飞不起来?’

    ‘鸡,鸭也有翅膀啊,怎么就不会飞呢?’

    弱冠之年的董七女,似乎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问得赵老爷子也是无言以对。

    于是,就只好又板起面孔,不耐烦的催促着;

    “管那些做啥,练功,起来练功了!”

    祖孙俩在休息的时候,赵老爷子喜欢吸袋水烟,吸烟功夫的长短,便是祖孙两个说话唠嗑、休息的间歇。

    今早,又到了休息的时候,董七女像往常一样,跑过去装好了烟斗,递到赵老爷子手里。

    随即拿起火捻儿,吹旺火焰,点燃烟斗之时,问起了关于翡翠扳指的事儿;

    “姥爷,拇指上戴个扳指,做啥用的?”

    赵老爷子吸着水烟,说戴着那样的扳指,是为了保护手指头用的。

    旗人的孩子,到了你这个岁数,就开始锻炼拉弓射箭……

    他们由最初的‘一个劲儿’开始,经过刻苦训练,以后会逐渐增加,循序渐进,直到‘二十个劲儿’甚至‘三十个劲儿’的也有呢!

    你奶奶那天领你来习武,忽然想起有这么个东西,你的大拇指头坏了,那个扳指正好用得着。

    “姥爷给我的那个扳指太大,戴不住,昨儿个老舅来,换了个小的,姥爷你看这个扳指,不松不紧的正合适。”

    董七女这样说着的时候,伸出大拇指。

    只见他拇指上戴着的,果然换成了一个,质地精良的翠玉扳指,刚好遮住那截受伤的拇指。

    只是这样的扳指,戴在一个半大孩子手上,有些不伦不类的样子。

    赵老爷子这才留意到,七女手上戴着的扳指,问道:

    “你老舅那混小子,是不是将姥爷给你的那个翡翠扳指,拿去了?”

    “没有,奶奶帮我收着呢!说等长大以后再戴。”

    董七女这样说着,歪着脑袋看向赵老爷子,道:

    “姥爷,你是不是想那个翡翠扳指了,明儿个我给你拿回来,反正我也戴不上,还是还给姥爷好了。”

    “谁说我想那个扳指了,给你就好好留着,那可是个好物件,不要让人骗了去,特别要防着你老舅,他惦记那东西好多年了。”

    “老舅才不要我的东西,给我这个的时候,还是他让我把那个扳指,交给奶奶保管的哩。”

    “小傻瓜,不要你的东西,是因为他是你长辈,而你奶奶是他的长辈,他能不惦记!回去跟你奶奶说,防着他点。”

    赵老爷子这样说着,自言自语的唠叨起来;

    “臭小子要是听老子的话,那个翡翠扳指,早就是他的了,真是个混球。”

    对于当年,老儿子离家出走那件事情,赵老爷子还是有些不能释怀。

    老子教你上进,还教成不是了!

    想到早年间的这些过往,赵老爷子就有些心绪欠佳,放下手里的水烟斗,便又板起了面孔,道:

    “老七,打今儿个起,开始练习少林长拳……”

    赵老爷子读书不多,但说起拳脚功夫上的事情,却是如数家珍;

    这套拳法适于近战肉搏,招势怪异,讲究的是拳打一条线,造诣深厚,发力可击倒蛮牛,威力强大。

    最为关键的是,还要配合步法的灵活,不拘陈迹,才能做到刚柔相济,虚实并兼,行拳过步之间,长打短靠,爆发出强劲的力道……

    赵老爷子讲解拳法的时候,已是在举手投足,给董七女示范演练……

    在赵老爷子的悉心教导之下,董七女也是一招一式,学得有板有眼。

    直到私塾即将开课的时候,赵老爷子才放他离开,赶回贵和堂去念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