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从徐州开始 » 第二十二章:战局分析

第二十二章:战局分析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

    曹操为报复老爹曹嵩之死,集结军队,出兵徐州。

    陶谦派遣部队试图阻止曹操的进攻,但均被曹操打败。

    曹操大军势如破竹,一路之上攻城略地,直逼陶谦治所郯城。

    陶谦眼见无法抵挡曹操的攻势,甚至做好准备逃回老家丹阳。

    然而,就在此时,兖州陈留太守张邈和陈宫迎吕布为兖州牧。

    (曹操初为兖州牧,便是在张邈和鲍信,陈宫等兖州本地士族支持下掌握兖州。

    后黄巾余部攻兖州,屡战屡败的情况下,鲍信提议坚壁清野,饿死黄巾部众。

    只可惜计划未能实行,鲍信本人也死在出城战中。

    曹操却看上了这群饿着肚子,拿着锄头战胜正规军的‘黄巾贼’。

    谈判,收编。

    兖州本就发生蝗灾,自顾不暇。

    面对这徒然增大的压力,兖州士族心生不满。

    时曹操劳军远征,缺乏对于根据地兖州的管理力度。

    对此,陈宫表示:走的好呀,正好兖州也该换个主人。)

    兖州部分士族的突然反叛,使得整个兖州除了鄄城、范和东阿三城全反了。

    曹操被迫紧急命令曹洪为先部,率领大军立即返回兖州,以迎战吕布。

    刘备呢,张飞断后失败后,硬生生被撵了一路。

    谁能想到胜利来的如此突然。

    曹操自顾不暇,无法消化打下来的徐州地盘。

    不过倒不是一点儿收获都没有,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走一路,杀一路。

    为啥,这不是兖州人太多,粮太少嘛。

    你看曹操多善良,为了防止老百姓没了粮食饿死,索性多所残戮。

    被刀宰了咋的也比活活饿死强不是,至少省的受罪。

    更何况,不把你家里人杀了,怎么给你压力,让你掏干净最后一点儿米粒呢。

    一家人死的整整齐齐,多好。

    省的剩下一个,整天满脑子都是仇恨,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觉得曹老板人还挺好的呢。

    反正曹操这一走,陶谦是很轻松的便能收复徐州失地。

    回到小沛,刘备也没闲着,征辟袁涣。

    白毦军首领,常亚赵云的陈到便是这时候加入刘备军。

    关羽呢,更不可能闲着,整天拿本书,红着脸,也不知道看的是啥。

    要是别人嘛,苏飞肯定觉得是在看小黄书。

    不过谁让这是关羽呢,十有八九是春秋吧。

    呸呸呸,脑子又跑题了。

    思绪回到现在,对于关羽的问题,苏飞不能说是成竹在胸吧,至少也有八成把握。

    战斗结束,苏飞便是直奔战场残迹。

    继续向着扎营搭灶的地方前进。

    三十里内,完全看不到曹军生火做饭的痕迹。

    细细看去,还是能发现部分修整痕迹。

    说难听点儿就是找如厕痕迹呗。

    一般军队都会有统一安排时间的。

    打定主意,自信却是涌上心头。

    “奔袭。

    曹军大部队放弃辎重,只携带部分干粮,长途奔袭。

    又派一只奇兵,翻越高山,直插我军后方。”

    说的有点儿笼统,可是苏飞很有自信。

    正是因为内容少,才不会出错!

    关羽呢,依旧将目光凝聚在手中书籍之上。

    “即是放弃辎重,那辎重现与何处。

    即是奔袭,为何选在正午烈日。

    还有你说是翻越高山,痕迹呢?

    总不能是乐进的部队是飞过山来吧。”

    额,怎么说呢。

    如鲠在喉。

    苏飞倒是对于其中些许问题有着回答。

    辎重嘛,当然是曹操回兖州的时候带走的。

    这一点通过地上的米粒便可知一二。

    乐进嘛,倒是有点儿奇怪。

    按照苏飞的想法,想要绕到后方,肯定只能爬山呀。

    至于奔袭那就更简单了。

    曹豹压根就没被完全击溃。

    中了曹操的战败之计后,被打的丢盔弃甲,躲回山上。

    曹操压根就没攻山!

    而是留下曹洪,分兵。

    一路支撑后勤,看守辎重,负责后续进攻,防备曹豹突袭。

    虽说曹豹早就让吓怕胆了,压根不敢走出乌龟壳。

    不过谨慎点儿总没什么错误。

    至于曹操军大部队则是稳步推进的同时,一方面倚靠俘虏获得的情报,二来派出探子,打探刘备军兵行何处。

    刘备军处在‘自己’的地盘,前方又有曹豹镇守,自然警惕性放松。

    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苏飞不知道呀,不过也能猜个大概。

    “分兵?派出探子,至于乐进是怎么过来的嘛,我还真猜不到。”

    这也是苏飞的弱点,想的太多,说的太少。

    表达能力太差,常常不能将自己心底的真实想法表达。

    更何况现在面对关二爷,紧张的要死。

    表现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苏飞看不起关二爷,不屑于解释呢。

    好在二爷并未在意,仿佛整个思绪都在书中。

    “猜一下乐进怎么绕到我军后方。”

    这事儿吧,苏飞还真不知道。

    怎么逃的苏飞倒是知道。

    在亲卫的掩护下,跳了河里,横渡泗水。

    几十米的河道,也真是为难他乐进了。

    额,怎么又搁着佩服起别人了。

    首先,绕过岭山绝对不可能。

    岭山东西走向虽小,若是算上支脉,却也有着几十里。

    更别说岭山南北怕不是少说也有五十里。

    爬山的话最起码走的还是直线。

    不过既然关二爷都说不是爬山,那。。。。。。

    “曹操一开始就分兵,绕路?”

    从进门的一刻起,苏飞的语气总是充满了谨慎。

    仿佛不是在回答问题,而是在小心试探。

    “再想想。”

    一共就两条路,一座山,一条河。

    “水路?”

    关羽却是抬起头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苏飞那不断躲闪的目光。

    “嗯。”

    一声轻哼,就算是肯定了苏飞的猜测。

    “回去,写一份详细的作战报告。不用太复杂,只要将你对于这场战斗的想法写出来便可,畅所欲言。”

    啊这,这就可以走了?

    小心翼翼的捏着衣角。

    走出大帐,苏飞依旧不敢想象。

    这算是什么,认可?

    还是考验?

    帐外日头正起,如同那日的初升的太阳。

    ‘那天,我作为一个无力的底层百姓,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伸出右手,遮住照射在额头的阳光。

    ‘现在,改变世界的机会就在眼前。

    我真的可以抓住嘛?

    花花,你能告诉我嘛?’

    ‘不。我需要抓住!

    杀了他,杀了造成我不幸一切的罪魁祸首!

    我要往上爬!’

    撤去手掌,直视阳光。

    无论今天失去什么,明天太阳依旧会照成升起。

    阳光依旧耀眼夺目,太阳永远都是东升西落,不会因为外物的变化而改变。

    时代的一滴水,落在百姓身上,便是滔天巨浪。

    只是苏飞不再是以前那个无力,无助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