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二十一章 设立六卫

第二十一章 设立六卫

     生辰宴,所有该做的事,朱慈炲都做了,他吩咐之下,这场生辰宴才正式开席,无数热乎的菜更换了刚刚简单又以凉去的酒菜,真正好吃的才开始。

     朱慈炲内心一笑:“真正开始的,从明天开始,本王还要整,更要建内阁”。

     散场,那是不可能散的,这么多人一但回府,说不定就有人连夜让下面的人出城报信,虽然让这些人盖上了官印又盖手掌,但朱慈炲还是不放心。

     宴中几县知县是独身一人来建昌城赴宴,可府城这些官员那个家中护卫没有几十上百人,单个建宁候(建昌)府就有两百护卫兵卒,守备更不用说了,要是走脱让他集结三千守备军,他这场鸿门宴就白办了。

     怎么办,当然是如同其余诸府一般,先进行软禁办公。

     王府之外有一府邸,前几日以被王府买下,而且也打扫好了,暂时先让他们安顿在那里,等夺了这些人的兵权,那时朱慈炲才会放心。

     晚宴结束后,五百位兵卒保护,这些人住进了那座府邸,周边是来回走动的王府卫队。

     宴会结束,明日之计在于带着官员们出城观看自己招来的贫家新军六万七,好让这些官员能彻底臣服为自己办事,今后他还要扩充十万大军。

     建宁候爷最先离场,本要回府的他只能就近住进了朱慈炲安排的府邸客房,又有知府、守备假装醉意要回府整点事,可朱慈炲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住进王府之外的府邸。

     道路封锁,卫队巡逻,入塌之府更甚之,一路卫队周密保护。

     他们都明白,王爷在局势未稳定前,会软禁他们的,看来王爷他还要整些幺蛾子。

     看着王府卫队这周密的保护,一只鸟都不让飞进飞出,看,天上又有一只鸟掉了下来,是被射杀的。

     有些人本还想回府整点事,可现在全都没了这心思,整个新府全是当官的,你还能比鸟飞的更高,乌鸦都给你射下,房外两人把守,不寒而栗,逃的先给你一刀,就问你怕不怕。

     王宴散去,王府书房朱慈炲于内,又有四将及赵四海。

     朱慈炲道:“赵伴伴你来说下新军”。

     赵四海道:“今日黄昏,六府新军以安排于城外要六处道,广信府一万三千卒、汀州一万二千卒,建宁府八千…………,各府兵卒不一,以按王爷吩咐,六处各分配一万一千,末来将在充入一千以全一万两千之数,另城外还有一千卒安置于外”。

     从六府征招的六万七千人,他们的人数有多有少,为了平衡人数,朱慈炲将多的兵填充进少的军营,使六处军营在人数上保持一至,在征召各千人充入六处要道新军,达到每一军营有一万两千余人。

     朱慈炲道:“一连长刘定副长王芳,二连长洪山副长陈启发你们都听到了,有营六处,今本王要在这六军中设立军情司,要你们每连出一排到一处,两个连队共六处六排成立六个军情司,而你们这些连长则成立总军情司,管理新六军军情司,城外那一千新卒就归你们总军情司统管”。

     “总军情司统管军情司,军情司以训练宣传教导士卒,响银军器粮草押送,现今不用教士卒识字,一个月内狠狠拼命的给本王往死里操练,武器装备也会陆续打造装备,课目本王以写好,你们一会取走,今夜让各排下去接管训练事务,你等只负责训练宣传教导王爷好之职,没有本王令,谁都不能调动他们,配合好指挥使千总,伙食没你们训练时的那么好,但白米管死了吃,吃好方能训练…………”。

     “明日早上开始先列队排练,午时前让他们集合南城外,先不用发放军器,也没有军器给他们,让他们分成六个方阵明日中午于南城外给本王站好阅兵……”

     一阵细说,朱慈炲说了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他也知道他们记不了这么多,但他们都同赵四海一样,拿着个小本本记着朱慈炲一句句话。

     :“记不住记本子,本王说的话一定要记下,有空多翻看”。

     :“来人,传守备三十位把总前来”。

     亥时整即晚上21点整,王府书房别院外,陆续从新府来了三十位把总(即百总管理百人),都是二十至三十岁间。

     把总应传召来到书房别院,不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难免有些不安,只道是王爷召见,也不见他们的上官千总与守备大人。

     朱慈炲走出书房,见到了这些把总,十人一个小团体,分的很整齐,相当于一千总治下的一处,三个方面很整齐,好像三班站立着。

     朱慈炲道:“诸位皆是能人,能于三十前而坐把总之职,可见诸位都有些能力,本王独处招见诸位而不召尔等上官,可知为何”。

     静,没人回话。

     但还是有一位把总站了出来,很有勇气道:“末将王壶关参见王爷,但有差遣末将必往之”。

     “末将李衣、末将…………参见王爷,但有差遣末将必往之”。

     人中有龙凤,一位小兵想在一群人中升到把总升迁可是难上加难,在进一步千总则要靠关系了。

     王爷召见,以他们的地位本身就很难得,他们身上有什么,没钱没关系,上官千总们又不在,除了好事外他们想不出什么坏事还能降到他们把总身上。

     有一位把总出声,就必然使全部把总投效,朱慈炲多看了眼带头的王壶关。

     但为了形像,朱慈炲还是装作怒气道:“尔等身为把总克扣治下响银一人一月半钱可知罪”。

     还是王壶关先开口道:“王爷,军中克扣响银并非末将等之错,实乃千总等人上下其手,末将等人也深受其害,望王爷明查”。

     :“嗯,尔等竟如此言,本王也不好降罪,今本王问尔等,可愿投效本王”。

     “末将愿投效王爷,唯王爷马首是瞻”。

     “末将也愿效忠王爷…………”。

     诸将又向朱慈炲拜首,以示愿意效忠,只要不傻的人都会效忠,现在他们是身在王营中,惹怒王爷,一个不好也有杀身之祸,常年累月受尽上层盘剥下层幸苦,也知王爷召见或许是有大机缘。

     上官千总与守备都臣服了,他们的心理上也比千总守备更好能接受朱慈炲的统帅。

     :“嗯,望诸将言出力行,本王新募的兵七万二之兵,如今缺少将军,尔等可能往之,替本王管理指挥新军作战”。

     说是有七万二,六队,其实现在只有六万七,有一千人是归属总军情司,预计建昌府能征六千之众充入新军。

     朱慈炲还得招募贫农子弟填满六军各一万二之数,新军都要是贫家子弟,在朱慈炲设想中,他们是最好的兵,没有任何不良爱好纯粹的如同花朵的军队。

     六卫新军,每部各一万两千人,设指挥使指挥、军情司司长、千总(军情司)、营总(军情司)。

     关于训练粮银军器这些全交由军情司,军官负责指挥作战,而军情司由他亲自培养的两连组建起来,派到营级。

     朱慈炲的军情司成员还年轻,比不得这些把总们,更无能力治理庞大军的六卫大军。

     升官,朱慈炲找这些把总来就是为了升他们的官,将他们充入六卫中当任高层。

     王壶关道:“末将愿为吾王镇守编练新军”。

     “末将也愿往…………”。

     明代的军制随着时间,变动很大,朱慈炲参考了一番进行编制,一万两千成立扩充一卫,指挥使指挥与军情司司长,指挥使的任务是指挥大军作战,设六军指挥使六军军情司。

     指挥使之下设有六位千总,每一位千总管理两千人,千总之下则是营总,分设五营,四百余人一营,营制下是四连队、三排三班制。

     朱慈炲亲自点出其中六位指挥使与二十四位千总,余六位千总之位营官之位,朱慈炲故意空出名额,让这些人酌情提拔可用之人在报于自己,这些空出来的名额当然是赏给他们的。

     从把总到千总指挥使,在一众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被朱慈炲一一点名。

     :“六卫指挥使、一卫指挥使指挥王壶关、二卫指挥使指挥钱汉明、三卫指挥使指岳横、四卫指挥使指挥周正、五卫指挥使指挥王之栋、六卫指挥使指挥赵国,在场之人皆封千总之职,各自寻找上官指挥听其号令,指挥使指挥军队做战,至于训练粮食响银当由本王帐下亲军成立军情司处理,另指挥使指挥组建军纪司下到营级,监督军中要事,指挥使之上将来还将设有军指挥一职,本王很期待你们的表现”。

     新封指挥使千总们皆升数品,虽然有些军制还不是很理解,但还是以军中半扣之跪拜谢。

     “末将必不负王爷所托,必震新军”。

     “末将……末将”。

     他们升了官,可他们知道,以后如果有人想扣响银之类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了,朱慈炲这套军中军情司完全剥夺了他们的权力力,使他们成了只能指挥作战的将军,连训练都不用他们操心。

     唯一好受些的是,他们在军中还有一个叫军纪司的可以管理,就是管丘八们尊守军规,不然军情司真是在军中大权独裁一切了。

     指挥使指挥行指挥军事行动,掌握军纪司监管军中,军情司则少下军纪这部,军情司只归总军情司管理。

     :“诸位将军请起,以后为本王战当尽忠职守,赵伴伴六位指挥使一人封赏一万两,千总九千两,待离去后各去领封”。

     王壶关道:“谢王爷,王爷末将帐下有些可用之人,是否能一并带之,否则末将一人难以管理大军”。

     朱慈炲道:“尔等可着挥下人员充入新军,要让他们严于侓己,由各将领着情提升后上报本王即可,班排连则从新兵中提升”。

     守备下设千总、把总、总旗、小旗、什长,这是一套军制,他们本身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人手,只是把总之下才两位总旗四位小旗而以。

     朱慈炲有现成的不用吗,这些低层的军官在他心中只要训练一番,还是可堪大用的,而自己只要稳住训练粮响军器就不怕他们勾连窜谋,更何况他还设了军情司,首先他们就指挥不动这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