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朱慈炲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卢象升接二旨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卢象升接二旨

    ??七日后,卢象升领着十万大军紧赶慢赶,才到了京师南城外,打头前的正是天雄军,战力爆表的那种。

    ??此时京师,城中官员立即向崇祯去禀报。

    ??入关的土匪绑辫子大军以劫掠了京师周边数县,还在抢劫烧杀当中。

    ??京师一角府邸书院。

    ??两人坐于左右。

    ??“隆奸多哈多,情报有误,这卢象升竟然提前十天来到京城,那些贪官不是说,这次卢象升最多带他的天雄军回京吗,怎么此次却是十万人”。

    ??“大人这可怎么办,多罗郡王正在京师东面劫掠,若不及时撤军,恐怕会遭遇卢象升围追堵截”。

    ??“我们用的是鞑骑,快如闪电,就算卢象升去追击又能怎如何”。

    ??“但是大人,这次明军来势汹汹”。

    ??“也好,去给多罗郡王去封信,就说卢象升带十万大军回京,让多罗郡王速速撤出关内,你亲去去一趟跟郡王好好说说”。

    三跪九叩道:??“渣”。

    卢象升回转京师这么快,除了一万天雄军外,还带了九万卫所军,顿时京师人心定宁,恐慌少了许多。

    ??崇祯帝于御书房亲自接见了卢象升。

    ??卢象升礼拜道:“臣卢象升拜见陛下”。

    ??朱由检道:“将军免礼,王伴伴赐坐”。

    ??一会后,待卢象升安坐,崇祯帝想了想,唤道:“朕才命人去传旨,爱卿确是第一位赶赴京师者,朕心甚慰”。

    崇祯帝没去想,这旨刚出京四五天,怎么卢象升就从南直跑到了京师,他现在只是没查觉这路程时间天数。

    ??卢象升觉得有些奇怪,圣上这话说的,你都连传两次圣旨了,我能不赶来吗,第一次其实是朱慈炲让人假传圣旨,第二次则是卢象升领军回来的路上。

    ??卢象升道:“臣乃陛下之臣,陛下传旨让臣领十万大军前来,臣不敢放慢,一路紧赶慢赶总算见到京师无危,臣安心,定为陛下守好京师,围剿鞑军”。

    崇祯帝顿时不解,他好像下旨只让卢象升带自己所部人马,也就是一万天雄军赶来拱卫京师吧,这十万人是怎么回事。

    ??崇祯帝道:“爱卿是否接错旨了,朕只是让你领所部人马天雄军回京防守”。

    ??卢象升道:“陛下不可能吧,半月前高起潜高公公来传圣旨,命臣调十万大军前来京中守卫京师,路上臣又接到了高起潜公公的第二道圣旨”。

    ??朱慈炲的密探是什么人,是以前的东厂,对崇祯身边有几个公公那还是相当了解的,而去宣旨的人还特意易容了一下,给卢象升传过几次圣旨的高起潜。

    ??崇祯帝一惊,我这才传旨过去八天,你半月前就接到了圣旨,听这意思还接了两次。

    ??崇祯帝道:“将军记得乃是高公公传旨,连传二次”。

    ??卢象升很肯定点头道:“臣第一次接旨是半月前高公公来传,诸部将皆可为证,第二次则是八日前路上所接圣旨”。

    卢爱卿接两道圣旨,调十万大军,错并非他在,应当错在这高起潜身上,不能寒了进京拱卫朕周全将士的心。

    ??崇祯帝点头道:“朕命爱卿接手九门军务整顿士兵,以防鞑军来袭京师,十万大军则驻于京外训练,爱卿先退下吧,休息一日明日进宫朕与你在商议”。

    ??卢象升欣然命令,皇上将九门军务交给自己而高兴,对皇上如此信任自己不说了,是为知己者死,此时崇祯心疑,疑在了两道圣旨上。

    ??崇祯帝道:“伴伴,传高起潜”。

    ??一会后,高起潜到来。

    ??崇祯帝道:“高起潜,朕问你,尔此次传了几次旨”。

    ??高起潜道:“禀陛下,臣八日前接旨出发,为陛下传旨给卢总理”。

    ??

    “退下吧”。

    崇祯帝两眼惊目,望着退去的高起潜,心中有些疑虑,有种想杀高起潜的心,因为他,卢象升调了十万人,一个搞不好清君侧了自己,好在卢象升品性好,自己才会放心。

    ??崇祯帝道:“伴伴以为高公公为人如何,说实话,不可打马虎”。

    王承恩跟随崇祯帝最久,最为了解崇祯,崇祯帝这是对高起潜动了杀心。

    对于高起潜的为人,王承恩也是了解,但他相伴于崇祯身旁,很少多言他人话,伴君如伴虎,谁知话多会死人。

    可崇祯帝问了,王承恩道:“贪”。

    王承恩只说一个字贪,要说崇祯帝最信任的太监,首位是陪伴数十年的王承恩了,其他的像曹化淳、王德化、高起潜都没王承恩那么让崇祯帝信任。

    崇祯帝道:“命王德化查查这二次圣旨的事,暗中调查”。

    “尊旨”。

    王承恩出御书房,他深知,高起潜要完喽,太监争斗,他王承恩虽然不参与,但也知崇祯这一旨下去,最终高起潜会被王德化按个罪名给皇帝交差。

    王德化是谁,那是东厂都督,提督东厂,虽然东厂名存实亡,但崇祯还是任了这个东厂都督,整个所谓的东厂有十个人就不错了,还是瞒着百官来的,天下人只以为东厂不在了,其实东厂还在。

    这东厂都督名头还上的去,一般崇祯要查什么都会让王德化去做,相比魏忠贤时期的那个东厂,王德化的东厂只不过是个小房间十个人而以,啥事没的做,现在的东厂不过是闲职,对文官还要说东厂以经倒台了,崇祯这么做主要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东厂在文臣中名声太差。

    可一会后,王承恩脸色大变,仓皇的跑进了御书房,完全没了刚才出去时那般淡定。

    王承恩跪在御桌前,手颤颤抖抖捧着三份文书,连着话都不敢说了。

    崇祯帝见此分外不解道:“伴伴这是何故”。

    王承恩道:“陛下,江西益王反了,这是益王朱慈炲所送来文书”。

    他刚刚看到署名大明益王公文,以为这是小事情,一般而言,藩王能有什么事,俸禄年年给,大明陈平数百年,造反又有几个。

    王承恩本想把把关,看看这益王是不是来要银子的,随即一想,益王不是以故了吗,小世子的册封前此时日以商定,让益王嫡世子朱慈炲于今秋九月十岁继承王位。

    不看不知道,一看,王承恩都吓了一跳,藩王造反了,而且大逆不道。

    崇祯帝听说益王造反,险此没缓过神来,笑道:“不想伴伴也会与朕开玩笑,不怕欺君呼”。

    谁都可以反朕,就藩王不行,老子年年顶着压力给你们俸禄养着你们,你们还敢造朕反,反正崇祯帝是不信的,只以为是玩笑。

    王承恩道:“臣不敢欺骗陛下,臣方才也以为不过只是个家长问陛下要俸禄的藩王,就随便翻看了一下,以好上报王上,可臣一看才知大事不好,不敢隐瞒陛下”。

    说话间,王承恩双手捧着朱慈炲让人送来的几份文书,顶在头上程给崇祯帝。

    这事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