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辰传奇 » 第394章 命运

第394章 命运

    按照寻常逻辑,九品上武者应该比肩化神境修行者。

    但武道境界就是这么不寻常。

    开天门之后,是破碎虚空。有诸多成就此境修行者决定飞升,虽然在天庭的品阶并不高,只是下品神官而已,但好歹有了长生不老的资格,而武人一辈子习武,到上三品,即便是九品境界,仍只是凡人之躯,寿元也不如修行者多,到了一定年岁的武人,因为晋升九品上活着大宗师无望,都饮恨离世。

    对比修行者,实在是占据了天大的优势。

    然而,一旦武人窥破天道,成就九品上或者是大宗师境界,相当于修行者一步登天,甚至观感比之一步登天的修行者还要痛快。

    诸如云仙城镇守将军罗文庆在云仙城战役结束后,就顺利步入大宗师行列。当时凭借九品上的武道修为,只能与胡古道等四步化神境高手打个平手,向罗文庆等超级强者,甚至可以以一敌百,面对胡古道等十大剑客,也是丝毫不惧。只不过,后来加入了云龙道人这样的纯粹变态,才让罗文庆有些畏惧,但仍神色不变,气定神闲。即便明知十剑客加上一个云龙道人以及江辰那看似实力弱小,却心里深沉的阴险混蛋,罗文庆只是觉得憋屈,但若说害怕,却万万没有的。然而,当大战结束后,罗文庆顺利突破武道最后一关桎梏,顺利成为大宗师,扬眉吐气,立刻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那种感受完全就是可以一拳打死云龙道人的意思。

    只可惜,有了大宗师的实力,自然也就有了大宗师的气度。江辰终究是保住了云仙城,而且让罗文庆没有想到的是,这帮修仙的,在天上还真有后台撑腰。虽然姜轻侯、洪并等人并不是天庭什么硬角色,但毕竟是天上入籍神官,受下界香火供奉,颇有道行功德,罗文庆得饶人处且饶人,况且突破大宗师就意味他将来有望窥探大道契机,真正成就以武入道机缘,顺利飞升。到那时,难免也要登天做官,成为天神,与姜轻侯、洪并甚至是后来的江辰,都算是同事了。

    即便最后江辰等人离开前,罗文庆也没有闹出什么大动作。但毋庸置疑,大宗师境界的罗文庆,即便正面对上十大剑客,也就是整整十位四步化神境高手,与云龙道人一位化神境巅峰,半步圣皇境的强力修行者,依然有把握一拳一个,将他们尽数斩杀。

    到后来江辰顺利突破圣皇境,成就莫霄世界第一仙体,飞升后,更是肉身成圣。但面对罗文庆也没有十分把握说完全能打得过区区一个下界凡俗。

    莫霄世界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武人与修行者为了争夺世俗名利的战争。

    这是相对于武林的一次次争斗,有时为了争夺门派第一魁首,有时为了争夺武林盟盟主之位名额……层出不穷。但最终结果证明,历史上但凡成就武道宗师级的强大武人,即便少有圣皇境修行者,仍不能在大宗师武者手下,走过十个回合。根据计算,按照比例而言,九品上的武人堪比修行者四步化神境,而大宗师武人则直接可与逍遥仙人一战。

    最著名的莫过于封神大战时期,黄飞虎少子黄天祥,凭借武人之姿,以大宗师武道修为斩杀两位逍遥灵仙后期强者。

    由以风铃仙人死的最惨。而且黄天祥也是在那一战后成名的。区区八岁入境大宗师,一出生,肉身强度堪比九品武夫,这不是后天想练就能练成的,这是天生神力,万夫不当。

    到八岁这一阶段,只是自然而然就步入大宗师行列。如同神龙吐水,将无尽海域的水槽填满,龙游浅底,都是时间问题,一切水到渠成,根本不用刻意为之。黄天祥毕竟是异数,生而知之,天下少有。

    但历朝历代,能将武人体魄打造成大宗师强度的武者,无一例外,都有阵杀仙人的实力。

    这就是为何江湖中常有“练武的打不过修仙的”类似说法,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武道境界与修行者本就是两个不同的门路类型,走的道都截然不同。武道境界相对于修仙者更加轻松些,是纯粹靠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淬炼肉身,最后练成堪比肉身成圣,甚至更强的体魄,但凡步入九品上或是大宗师的强大武人,都不能称之为是一个人,而是受到天地恩宠的美玉,终于经过精雕细琢,成就大道,获得了证道机缘。千万武人中,通常能出现数万大宗师。

    这个比例,不知比修仙者高出多少。

    但修仙者门道极多,重在悟性。武人纯靠肉身淬炼,修仙者则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天赋悟性,倘若没有悟性,很难成就大道。

    封神大战时期的姜子牙,便是如此。

    准确说来,姜子牙的悟性并不高。与其同期的师兄弟们都成就金仙境界,成为十二仙首,只有姜子牙,仍处在散仙层次,虽然追随元始天尊时间不长,但悟性实在不高。曾经元始天尊就为其卜卦,说其此生,无缘仙道,却位极人臣。由此可以看出,修仙者悟性对一个人的成就是有多重要。

    一些出生武术世家的武人就不必说,家中起码都有八九品老祖坐镇,对于门下天赋弟子,极力栽培。

    但江湖中,大多都是出生平凡的普通人。不是所有人都像姚兴那般能投个好胎的。

    这些寻常江湖游侠,倘若天赋不高,为寻长生大道,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武道。毕竟长生一词,只出现在修仙界中,反观武道则更像是“外来户”可。然而,一些无缘仙道的武人,终其一生,不过七八品境界而已,自知无缘飞升,就只能开宗立派,好好度过人间这一生,为传后世子孙武学功法,大多一辈子都在探秘实践中,九死一生。因此,历代都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家里无门无路,没有后台撑腰,光杆一个,就只能凭借自己的不断打拼,付出的努力不只是那些出生好,天赋高的人的多少倍,最后的结果也仍不是罪令人满意的。

    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不公平。

    所谓公平,也不过是掌权者给世人的幻想罢了。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

    一直都是。

    始终都是。

    即便如此,难道就不需要去践行努力了吗?

    不!

    不是这样的!

    不论是武人,还是修行者。即便出生并不理想,但仍不能阻挡前进道路。

    命运命运,命是天生,无法改变,但运却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些即便穷其一生,都只能顶天到达七八品武境的武者,虽然开宗立派,也算在江湖中从此有了一家门庭,无外乎是为后世子孙谋福利,积阴德。

    倘若某一门派经营好了,家中连续出了几个牛人弟子,等一切水到渠成的那一天,不排除就会有横空出世的武道天才的可能。倘若天赋高一些甚至可以直接去修行,成就仙道。

    毕竟修仙者在初期,的确比武人要好太多。

    这世间。

    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总要有第一个披荆斩棘的开拓者。

    总要有第一个经历重重困难,感悟这世间,懂得感恩,证道长生的善信众。

    一个门派,一个家族哪怕是这世间的运行法则都是如此。

    因此,江湖中常常有流言蜚语。说什么“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输给一代人寒窗苦读。”但凡能说出这样昧良心话的人,通通都是蠢货。三代人的基石,教出这么一个蠢货,真是悲哀。

    历史上,不乏有读书读出圣人境界的高手,从而引领家族走向辉煌,而且这类人还不在少数。那都是寒窗苦读十余年,一夜之间飞升的天上大能者。

    竟然被这些蠢货说的一文不值,真该遭受天打雷劈,五雷轰顶之灾。

    该啊!

    这世上固然有美好,也一定有不美好。

    有好人,有坏人,有聪明人,自然也该有蠢货。

    要不然,这世界该怎么运行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