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碧玉空间 » 第十一章 墙角

第十一章 墙角

    随着林大夫去前头拿了卖药的钱,又谢过林大夫注意安全的叮嘱,张静又是踏着一路黄尘往家赶。

    回村时正赶上地里放工,路上遇见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妈跟她打招呼,问她伤好没好?这是去哪儿了?等等的问题。

    由于这农村也没啥消遣事,张静之前摔下山的事情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知道。虽然她这些天早就出来了,但上山下山的跟大家错开了时间,也就没几人知道她已经好了。

    这时见了她从村口回来,这些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便都拉着她七嘴八舌的问。

    张静好好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伤好了,头也不疼了,能帮着爸妈料理家里的事情了。自己在家呆着闷去了村外的小河边玩了一会儿!

    这去县里不能说,幸亏从村头去县里一段路上有条小河,自己拿出这个说辞天衣无缝,反正也没人看见。

    好不容易摆脱这些人热情的关心,又紧着往家里走,回到家时张妈已经做好了饭。

    看着风尘仆仆的女儿张妈赶紧去打了水让她洗漱,也没问卖药的事情。等大家吃完了饭张妈锁了院门,张静拉了爸妈进屋。

    关了房门拿出了卖药得的钱,六张大团结,并着一堆毛票共计67块6毛6分钱!张爸张妈都吓了一跳,完全是因为他俩都没想到这草药居然能卖这么多钱!

    “小静啊,这草药卖这么多钱!“张妈又是喜又是惊。

    喜的是这草药这么值钱,惊的是女儿一个人拿了这么多钱走了这么远的路,得亏没遇到抢钱的!

    张爸也是同样的感受,他本以为这些草药顶多卖个几块钱,却不想一下子卖了这么多。早知道他就跟着一起去了,得亏没遇着坏人,想想一阵后怕!

    张静看着爸妈喜悦的神情也忍不住高兴!

    “这个60块是卖人参的钱,那和安堂的林大夫说品相不错,但就是年份短只得三十年,要不然会更值钱。“

    “这也很不错了,我们辛苦一年也才得个二三十块钱,这够得上咋们家3年的收入了。“张妈对这很是67块6毛6分钱很是满意,一点也不贪心。

    张爸也坐在板凳上呲溜呲溜的喝着水,脸上挂着满足的的笑容。依旧只有小萝卜头一个人萌萌哒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吵闹,只是看着爸妈姐姐都很开心,他也跟着傻乐。

    “爸!妈!现下我们有钱了,买些粮食吃吧!“张静趁机提起买粮食。

    实在是以前没钱吃不上也就算了,现在有钱了就再也咽不下那拉嗓子的糠皮了。

    “要买的,要买的,明天将地里的活干完我就去买。顺便再买些猪肉,家里的油也快没了。“张妈手里数着钱嘴上也不歇着赶紧应道。

    “妈我们去县里买吧,这从大队里买交代不清钱的来路。咋们家里什么情况村里人都知道,这粮食苗才长出来咋们家也不可能有余钱,顺带去供销社添些别的物件。“张静建议道。

    村里穷,张家更穷!她才摔破头花了大笔钱治病,村里人都知道。现在去买粮,肯定会被怀疑钱的来路。

    这个年代,你上山找点野菜,打两只野兔没人说什么。

    但你要是从山上打了什么值钱的猎物,或者是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大家看在眼里拔不出来!

    大家瞧不起你不说,以后的人生都毁了。

    但是村里每年组织的两次打猎不同,毕竟大家都上山,打到的东西平均分配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县上的粮贵啊,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钱确实不能在村里漏了。他爸,要不你辛苦点跑远些去别的队里买吧,天黑了以后回来,人少。若被人看见了就说是买的糠皮!“

    张妈妈也很惆怅,但随即想出了办法。

    “好,我明天下午请假,去苏木乡买,那边远没人认得。“张爸放下水杯点点头,脸上的神色有些凝重。

    “那我明天下午也请假吧,带着孩子去县里供销社买些布,夏天的衣服每人做一套,再给爸妈做一套。买些猪肉,板油,调料什么的。。。。。。。“

    张妈细数着要买的东西,家里缺的东西很多,但钱要省着花,可不能全都霍霍完了。

    一家人议定明天的行程,便各自休息不提。

    第二天早上起来,张爸张妈吃过早饭去上工。张静收拾好家里的杂活后便想着教小萝卜头认字写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阿恒,姐姐教你认字好不好啊。”摸着弟弟的小脑袋,微笑着问道。

    “好,我想学。”小萝卜头的眼睛闪了闪,显然对学习认字很感兴趣。

    家里没有纸笔,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划拉,一时间一个教一个学分外和谐。

    主要是这孩子听话,记性和理解能力都不错。这孩子要搁现代,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张静很是欣慰,很有成就感!奖励了小萝卜头一个大大的么么哒,喜得小萝卜头满脸通红,学习的越发认真卖力!

    给小萝卜头布置好任务,便进了空间。准备寻些种子种地,之前种的都吃完了。

    浇了水,又去看那些人参,嗯!长势喜人,明显的比之前大了许多。忙完了又修炼了一会戊戌决,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出去准备午饭。

    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饭,明显的今天气氛有些凝重。

    张爸迅速的巴拉完饭坐在桌前喝水,一口接着一口,心不在焉。张妈妈也迅速的吃好饭,没有如往常一样说些拉杂的琐事,迅速的收拾好饭桌,商量着买多少粮合适。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下这个时代的物价了,人民虽然恢复生产,但因着土地荒废,天灾人祸等各种原因产量却并不理想。

    人口多,粮食少,滇国36年虽然已经过了最艰苦时期,但是吃不饱这个问题还是时有发生。

    像他们农村里都是一年分一次粮,主要以土豆为主食,土豆占口粮的比例估计在70%左右,然后是玉米,估计也就20%,小麦不到10%。

    也就是一个人平均能分到四五百斤薯干,一百来斤玉米,三四十斤小麦,三五斤大豆,孩子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