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我就绑架太子 » 第六章 逝去的...

第六章 逝去的...

    姜右抱着猫往巷外走去,“先送我爹娘出城。”

    田光应了一声,又看着他的背影,还是犹豫着说出那句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我想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就改变想法了....就这么不想当皇帝吗?宁愿妥协也不去碰那个位置。”

    姜右脚步顿了顿,重复着之前说过的,“因为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田光默默竖起中指,他很庆幸自己学会了这种无声的表达方式,许多情绪不用通过繁杂的语言便能轻松表达出来。

    .....

    .....

    御书房内,即将正式登基的新皇姜顼平静的坐在桌前,听着下面几名官员汇报着一些繁琐的事情,思绪却在宫外。

    内常侍李敏走了进来,躬身在他耳边说着什么。

    姜顼听后,面上并未表露出什么情绪,而是开口欲屏退下方众人,外面却传来一片嘈杂。

    “砰..”御书房的木门被人猛地推开,一虎体熊腰的大汉走了进来,在他身后的地上,几名侍卫正从地上爬起,一脸惶恐的准备再次出口劝阻。

    姜顼看着眼前熟悉的身影,挥手示意,众人便有序散去。

    只有内常侍李敏在那魁梧大汉身旁停留片刻,后行了一礼才离去。

    众人离去后,姜顼绕过案子,向前几步,给了那个魁梧汉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老三啊,这么久不见,一回来就给我这么大个下马威。”

    来人正是姜崇,姜右离去后,他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先带大哥出城,让蓬莱的人帮忙护送前往东海,自己然后再去劝姜右。

    姜崇希望自己的大哥和侄子能安全从皇宫离开,但他不希望他们去江南。

    江南一带都是杨家的势力,从姜左在山祁去世后,大哥姜喆的那位老岳父就不怎么听从京城这边的调遣了。

    若是任由他们南下,姜崇害怕以后会生出更加难以控制的局面。

    姜喆他是相信的,他知道大哥虽然心里可能会有不快,但谋逆这种事情,他定然做不出来。

    但姜右就不一样了,他拿不准自己这个侄儿,更拿不准杨家那边的人。

    所以他不能任由他们辗转江南,只有把他们带回东海,留在身边,才能保证大梁不陷入战乱,也同样能护他们周全。

    “我想接大哥一家去东海。”姜崇说道。

    姜顼看着这个‘长大了”的弟弟,开心的笑了笑,“放心吧,事情都摆平了,我刚准备安排人送大哥大嫂出城,你就在宫里好好休息几天,陪二哥说说话。”

    “你要放他们下江南?”姜崇有些惊讶的问道。

    姜顼走到一旁台阶上坐下,招手示意姜崇也坐过来,“对呀,京城他们不想待,大嫂和右儿都想回江南,那边山川秀丽,适合养老,那便让他们去呗。”

    “可杨老将军...”姜崇坐下后欲言又止,看着身旁二哥一副胸有成足得样子。

    又想起小时候他们兄弟三人就经常坐在这张案子旁的台阶上,陪着父皇处理奏折。

    有时候父亲看到一些大臣提的较为有意思的建议,也会与他们探讨一二。

    他是不喜欢讨论这些的,他只喜欢练功,所以每每问起他时,就总是含糊着敷衍过去,父皇有时气不过,便将毛笔甩了过来,弄的他一脸墨,并笑骂他胸无点墨,但事后又会亲自帮他擦拭干净。

    二哥姜顼总是能在这些事情上与父皇侃侃而谈,偶尔也会主动提出一些看法,姜崇听不懂,但从父皇眼中透露出的赞许目光,他知道二哥说得好。

    大哥跟他一样,好像对这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但他是太子,以后这些事都是要交给他来做的,所以他没办法避免,但偶尔说出来的一些观点,却总不能讨父皇得喜....所以大哥就总喜欢充当着帮他们端茶倒水,准备一些吃食,提醒他们该吃饭了等等,这种宫女太监该干的事情。

    虽然他知道这么想大哥有些不对,但事实如此。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直到他们都长大了,父皇也就很少喊他们一起去御书房了。

    对于性子本就跳脱的姜崇来说,这应该是好事,但偶尔想起在御书房吵闹的时候,他又时常觉得很是怀念...怀念父皇笑着骂他,怀念二哥出口成章,怀念大哥准备的一些好吃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哥和二哥来往就变得少了呢,大概是大哥娶了大将军的女儿杨婵之后吧。

    再到后来姜右和姜左出世的时候,他们三兄弟私下聚了两次,但好像都没有以前在一起时候那种轻松欢快的感觉,气氛很压抑,大哥和二哥不怎么说话,偶尔说几句,也是带刺的那种。

    他隐隐能感觉到,二哥好像想当皇帝。

    然后他去找大哥聊天,试探性的问了大哥对此怎么看,大哥表明了和他一样的想法,他也希望最后是老二来。

    姜崇感到很开心,但又有些难过...他不知道为什么难过,或许是兄弟三人再也回不到以前那样了把。

    后来大概是因为觉得对不住大哥,于是他对大哥的两个孩子便视如己出。

    姜右自小很聪明,负责教授他的国子监祭酒有时都会被他的问题难倒,陷入沉思。

    每到这时,姜崇便会像约好了一样,跑过来带着姜右出宫去惩恶扬善。

    但总会被姜右的姐姐姜左抓个正着,少女每次抓到他们时,手上都会拿着一根不知道哪里弄来藤条,然后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叔侄俩。

    收拾完姜右后,姜左就会以这件事要挟自己的三叔,让姜崇教她武功。

    这也是姜崇在京中继与大哥二哥来往渐少后,比较愉快的日子。

    直到某一天,他听说大哥好像渐渐开始参与政事了,而且那些原先亲近二哥的大臣,与太子府走动逐渐频繁了。

    他觉得大哥欺骗了他,他们明明说好了的,让给二哥,他找到姜喆质问,大哥告诉他,“右儿很聪明,我想为他争一争。”

    姜崇很难受,他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了,这是古往今来许多帝王之家所面临的,最后会逐渐演变成惨剧的事情,他觉得他们三兄弟应该像小时候那样,一直和和睦睦的互相扶持的走下去,每个人做着每个人的事情。

    他萌生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找到自己的父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求父亲,他跪在父皇面前,希望父皇能罢免了太子,立二哥为储君。

    父皇当然不会答应他。

    姜崇在御书房跪了整整一天一夜,还是想不明白,最后他离开了京城。

    那天是梁朝振武三十年的秋天,他骑马踏着漫地红叶,带着自己训练的一批士兵,去了东海。

    三年的时间,他便平了东海一带乱党,将那一带治安打理的井井有条。

    父皇多次封赏,并召他回京,他都没有回去。

    唯一一次动摇,是姜右寄来的一封书信,信上写姜左要被嫁到北方的山祁国,希望他能回去帮忙劝阻祖父。

    皇帝如今年老多疑,最信任的,大概就只有他这个多年未见,但备受宠爱的小儿子了。

    姜崇看完书信,便立刻让人备马准备回去,他不敢想象印象中那个古灵精怪,时而像个男孩,时而又撒娇似的喊着三叔,要他教她武功的丫头,落到山祁蛮子手里是个什么场景...在那里,女人连牲畜都不如。

    他不知道父皇为什么如此狠心,但他一定要回去阻止他。

    可是随后二哥一封书信将他堵住了。

    姜顼坦言,姜左嫁去山祁,是父皇的谋划,父皇要借此试探杨老将军和大哥一家,逼他们谋逆....姜顼还告诉他,此次事后,就算大哥不计较,他们的侄子姜右也一定不会轻易放下,若是要回去,那便想好了站在哪一边。

    姜崇在东海听过许多姜右的传闻,他知道,大哥这些年频繁参政,背后就是姜右,这个才十几岁的侄子,几年不见,已经成长到可以与二哥抗衡了。

    姜崇很欣慰,但又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这比面对难以战胜的强敌更加让他心乱如麻。

    最后他没有回去,两年后,姜左的死讯就传到了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