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车手尚山 » 第十二章 环市赛(三)

第十二章 环市赛(三)

    “1号车手,刘杨宇,准备,出发!”

    直到比赛真正开始的时候,尚山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他所知道的自行车赛仅仅就是从沈教练给他的那张光盘里了解到的环法,因此以为所有自行车赛都是像那样所有人都聚集在起点同时出发的。

    而现在比赛已经开始了,选手们却是由裁判一个个叫到起点单独出发,每个选手出发的时间间隔起码也有半分钟以上。

    所以当车手骑行在赛道上的时候,前后几乎是没人的状态,孤独的一个人从起点奔向终点。

    因而也不可能出现环法团体赛里那种所有人挤在一起熙熙攘攘的阵仗,也不用担心其他车手在比赛过程中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尚山详细了解过相关比赛规则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人生的第一场比赛,是叫做个人计时赛,也就是所谓的ITT(INDIVIDUALTIMETRIAL),而团体赛则是TTT(TEAMTIMETRIAL)。

    在个人计时赛里,赛道基本都是平坦的路面,完全凭借参赛选手个人的力量、耐力和技巧决胜,没法利用团队领骑的尾流,也没有太多运气因素,用时最短者获胜,被称之为“真理之赛”。

    看起来对每个人都相对公平的比赛规则,现在却是很让尚山头疼。

    由于业余选手比较多,又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比赛,还考虑到新闻报道的形象问题,发车顺序不是严格的倒序发车,而是让实力选手先行一步。甚至估计主办方还考虑到了人多容易发生碰撞的情况。

    随着排在前面的选手一个个的离开起点,终于轮到尚山登场,他再次检查了下车况,把短袖T恤的下摆塞进运动短裤里,才推着山地车走向起点。

    旁边人群中的田家一家三口马上把目光定位到了他的身上,赛道上只有尚山一个人,没法再往人堆里躲,尚山只好迎着他们的目光尴尬的笑了笑。

    田学文这个小胖子显得尤为兴奋,挥着手大喊:“尚山,我们在这里。”

    知道了知道了,尚山只好无奈的挥手致意,既然已经被发现,总不能假装没看见吧。

    意外的是,田爸田炯文脸上没什么责怪的意思,只是简单的喊了声加油。

    尚山这下互动成功引起了方进和可可的注意,想注意不到都难,谁让他的出场像个大明星的架势。

    平时大家都没机会跟真正的明星见面,而这年头的明星基本是电视上的歌星或者奥运会上的冠军。

    尚山这一挥手,让所有人自动就把他和李宁、邓亚萍之类的冠军联系起来。

    方进手指着尚山对可可说道:“这人有意思,我们就跟着他出发。”

    可可当然没意见,拍照片是方进叔叔的工作,她就是跟着看热闹的,跟在哪个选手后面对她来说没区别。

    不过她倒是多看了尚山几眼,“他那辆自行车很有意思,红色看起来很显眼,车管上还有个闪电的标志呢。”

    方进做记者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出任务前都会做些功课,居然让他认出尚山那辆车。

    “那是辆闪电,漂亮国的车子,现在在国内好像还买不到,应该是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正儿八经的赛车,不过这是山地车,来跑公路赛就有点不对劲了。”

    可可也不知有没听明白,点了点头,自顾自的说:“难怪跟前面那些车手的车都不太一样。”

    方进也没太在意,“山地车其实也已经很不错了,总比后面那些骑家用买菜车来的强。”

    在外行人眼里,好像只要是区别于普通的家用自行车,就跟比赛沾边,就跟专业沾边,就感觉很强,不明觉厉这个词用在这里异常的贴切。

    属于尚山的比赛正式开始,裁判扶着他的车,然后倒数“3,2,1”,他右脚使劲踩下脚踏,车子开始缓慢的加速。

    尚山毕竟是业余选手,国内资讯又不太灵通,他甚至不知道还有锁鞋这种东西。

    当然了,就算他知道锁鞋,也没地方买,也没那个钱去买。

    就刚才起步那一下,他右脚使劲是挺大,也正因为用力过猛,运动鞋和脚踏之间隐隐有些打滑,不过很快他就调整了过来,车子速度上去之后,在平路上基本就是匀速运动了,不用再像第一脚那样用力。

    尚山出发后,方进也随即发动摩托车,跟在尚山的后面,可可帮忙拿着相机,也举起来不时的瞄了下四周,以及前面的尚山。

    尚山现在正处于加速的阶段,没吃过猪肉也刚见过猪跑,前面那么多猪都做了示范,一出发就开始摇车,力求尽快提升到最大速度,他也就有模有样的学着摇了起来。

    所谓摇车,就是人从车座上站立起来用力踩脚踏,由于踩踏的时候,整个人的重心会偏向一侧,通常需要自行车偏向另一侧来保持整体平衡。

    而当一只脚抬起来的同时,也正是另一只脚踩下去的时候,整个人的重心会从原来的一侧移向另一侧,车子自然也要倾向另一侧去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是人在反复左右摇晃,车子则是在刚好相反的方向上来回摇晃,看起来就像是人在用力的来回摇动折磨车子,所以称之为摇车。

    从运动场出来后的赛道就是一条平坦的直道,看起来几乎没有坡度,尚山感觉正处于顺风的方向,低着头一顿猛摇,时速很快提升到45公里左右。

    没错,平时他就经常去器材室训练,这次直接偷偷去器材室把沈教练留下的码表拿了出来,装到自己的车子上,为的就是可以实时的看到自己的比赛数据。

    45这个数字并不高,因为他骑的是山地车,车胎实在有些宽,而且原来为了增强抓地力而设计的纹路这时是起了反面作用。

    哪怕是顺风,体力又充沛的情况下,时速也只是到了45公里,接下来的赛道路况可能会更不理想,体力下降后不知能不能保持在40公里附近。

    不过即使是这样,可可还是没拍到哪怕一张清晰的照片。

    用相机抓拍运动中的事物是挺难的一件事,不仅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不然对焦都对不好。

    不是说手动对焦有多复杂,而是哪怕是用自动对焦,如果目标来回晃动,自动对焦也无法做到极短时间内完成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