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苦难中追寻光明 » 第一章 孩子出生

第一章 孩子出生

    序言

    你一步步的往前走,我们一步步的往回看,尽是你那无私的爱温暖了我们弱小心灵,让我们快乐的长大。

    夕阳落在了大山的那边,果树的枝叶格外耀眼,小山村的风景显得得格外凄美。

    大山的那边有几户人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经过不断的繁衍发展,形成了一座小村庄,依山傍水,过着简单的生活。

    这个村庄叫山河村,因山前的一条小河而得名,屋后山高树多,屋前都是篱笆园,院里种着很多蔬菜,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柳。

    房屋为土筑瓦房,四四方方,上楼下屋,简单而言就是楼上一半屯着粮食,一半用来睡觉,楼下就是客厅和厨房。

    瓦房多的就可以分开,但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一家一间房。

    村庄里有一户贫穷的夫妻带着五个孩子,二女儿天生精神缺陷,只会傻笑而生活不能自理,头发是男生平底的,而她经常将自己弄得满身泥土,黑黑的。而她一生都在那个村庄,平常病一发就满村满街裸跑,像是在逃离什么,但又偏偏要落脚。花容照顾着梦乐将近三十年,始终带她如幼童般的样子,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顾着。

    老江中风后留下残疾,但在他和花容的坚持之下将三个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走出了大山,看见了大山的那边,见过了很多车水马龙,华灯初上的的大城市,懂事的三个孩子边读书边打工完成了他们的大学梦,可是在现当代,穷人的孩子想要考上一个好的工作,却是难上加难。而最小的那个儿子初中毕业就去了外省打工。

    老江病好后一直背着他的铁器去往三个集市摆着他的地摊生意,隔三天就空闲一天,而这天他就去地里种地,山上拣柴,可以说,他一直在忙碌了几十年,是什么让他这么忙碌——为了他的五个孩子。

    之后这五个孩子都各自在这人间经历着不同而相同的人生,跌跌撞撞奔向远方却又回不到从前。

    但国家政策变好,低保和精准扶贫的推广,贷款入学,申请助学金,孩子们都有学可上。如今,人民安居乐业,小村庄没有了泥巴路,人民生活逐渐变好。

    且看浮云深处,背影朦胧,在看浮云浅处,身不由己。

    但江洛河在苦难中几经周折最终取得幸福,他依然热爱诗歌,依然向着光而生长。只是过客匆匆,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些事,一旦做出选择,就是一生。

    后来才明白,缺乏爱与归属的人是非常孤独的,江洛河有爷爷奶奶,但爷爷奶奶嫌弃他有个精神缺陷,不会去大小便的二姐,于是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家五姊妹,甚至去摘他奶奶的水果还被他奶奶跑着骂。多年后,父母含辛茹苦的养大了五个孩子,他们经历了人间的风吹雨打,渐渐的都有着各自的思想。

    第一章孩子出生

    大雪落在了村庄,就是水天一色,都是白的。夜晚突然听到婴儿的哭声,老江家的大女儿舒瑶就降落在这个冬雪里,没有产婆接生,也没有别人,江哥听到哭声就去抱起孩子高兴的说,太好了,我十八岁就当爹了,我要好好照顾你们娘俩。庭院深深,屋里凉凉,江哥看见刚生下孩子的花容好冷,就抱着花容和孩子相互取暖,但还是有点冷,江哥把孩子放在棉布上,烧水给花容洗脸,将孩子的身体擦干净,在用棉花被给孩子包起来,放在了花容身边,并和孩子一起睡。

    就这样经过很多个春夏秋冬,孩子一天天长大,也该上学了,可不巧的是,父亲身体中风,只能趟在病床上,无法行动,家里的大小事物只靠母亲维持。母亲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终于找到医生,开了几副中药匆忙的带回家中,赶紧熬好给父亲喝,眼见父亲的病一天天衰弱,而母亲的第二个孩子也快生了,在这节骨眼上,困难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第二个孩子是女孩,爷爷奶奶也很嫌弃,没有给母亲好脸色。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这孩子一出生便不哭不闹,只会笑。刚开始以为她是高兴的来到人间,以后肯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未曾想孩子慢慢长大到两岁,只听得见她哈哈大笑。所幸的是,父亲的病慢慢好转,虽然左手臂在中风的时候落了伤以至残疾,但身体还恢复的挺好。

    二女儿梦乐慢慢长大,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教她说话,教她一切的生活本能,她都不会,只会傻笑。时间慢慢的从苦难中生出了泪花,才五六岁的她已经无法和正常人一样面对着人间的快乐。这时舒瑶读二年级了,大儿子英琪也出生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得清苦,梦乐也一天天的成了生理不能自理的人。舒瑶放学回来要去山中割猪草,母亲无法离开,只能寸步不离的照顾着梦乐。父亲虽然手不灵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把山上的黄梨,桃子,李子,苹果摘到几十里的集市上去买,从这到集市全是山路,崎岖不平,爬了好久终于到达集市。第一天背去生意并不是太好,没买出去多少,最后天快黑了,又得忙着回家,只能便宜的买给了收水果的人。

    父亲急忙的买了点东西往回走,很是匆忙,而舒瑶做好了饭一直在门口等着,等了好久好久,终于看见父亲提着几把面条,几斤肉回来,父亲高兴的抱住了女儿,并给她买了件新衣裳,舒瑶高兴的在月光下跳了起来。尽管山路很远,父亲还是每天都去集市卖新鲜水果,大概半个多月,也认识了不少人,于是别人建议他自己弄个地方,这样也能赚点钱。后来他进了点橘子,香蕉,甘蔗等一起补充着那个小地摊。每天走几十里路,衣服和鞋子已经沾满了岁月的刮痕,好几年没换过一件新衣服。因为梦乐精神残疾,只会吃,不会自己上厕所,很多时候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外面,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睡觉,她总会呆在原地解决大小便,而且也不会吱声,但幸好她能自己走。所以母亲那儿也去不了,只能在附近翻着土地,种点土豆,玉米来维持着生活,每天带着梦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着,煎熬着。我想人间最大的痛苦就是这样,在你的生活之中让你痛不欲生,又让你牵挂着亲情坚强前行。

    几年后,舒瑶六年级了,英琪和洛河刚好三年级,因为那时上面来了个领导干部,不经意间去了他家,看见这情景,于是决定让这几个孩子免费上学,为了赶上这个好时候,母亲就让三岁的弟弟跟着哥哥上学。由于地区偏远,学校也不齐全,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就一起上课,可洛河年龄太小,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也无法考到好的成绩,经常被老师掐着耳朵批评着说,“你看你哥哥多优秀,你是怎么回事呀”。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哥哥语文数学考了将近一百,而洛河却只考了三分和六分,被老师严重批评。二年级的时候很快乐,在希望小学的同学们都是少数民族,个个都会唱会跳,六一二童节的时候可热闹了,表现优秀的同学们戴上了红红的红领巾,面向高高的国旗宣誓,“我志愿加入儿童少先队……”。洛河看见台上哥哥姐姐姐们笑了,他也会心的笑了。中午就和几个同学去山上野炊,在山中寻了点柴火,本来是打算去偷土豆烧吃的,结果去的时候山里有个大伯正在挖土豆,大伯见他们在那儿捡了点柴火,知道他们肚子饿了,就挖了一提洋芋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吃着。他们高兴的拿着柴火,洋芋在山中野炊。

    当然吃这个少不了辣椒,小溪带了辣椒,小花带了水,还有小琴带了风筝。吃完洋芋后,他们说每个人脸上都是黑灰色的,黑灰的人和黑灰的风筝在山中快乐的飞翔着,奔跑着。学校离家有点远,英琪姐弟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玉米蒸的饭很香,红豆和酸菜熬成的汤十分解渴。

    吃完饭后,舒瑶带着哥哥,洛河一起去山里干活,大姐割猪草,大哥拾柴,洛河跟在他们后面帮忙。山中的果子也熟了,黄桃,李子,苹果等都可以吃了,他们一起坐下一起吃着水果,吃完后,就干活了,等到草割满,柴弄好后,天也快黑了,他们就匆忙回到家中。日子慢慢过去,时间也显得忙碌,在蒙蒙雾霭的那个早晨,三子梦龙也出生了,随着春天的春雨降落在了人间。孩子出生,父亲是高兴的,可他的眉宇间又增加了生活的艰难,为生活而奔走。那时洛河还很小,但他依稀记得,父亲天微亮就已起床,扛着他那为生活而奔走的买卖去了集市,摆着地摊慢慢的吆喝着。那时是夏天,天气格外的热,他那久经岁月洗涤的衣服,从外面看去,都是湿的。也许是汗打湿了衣袖,就好像是被大雨淋过一样,但他依旧乐而不疲。生活有两种,贫穷或富裕,所以有人住高楼,有人住土胚,有人纸碎金迷,有人食不果腹。红尘多少事,梦幽幽,恨幽幽,散入春风满洛城。犹记当时风雪,几夜飞渡,雪压深数尺,忽闻犬吠鸡鸣,再见炊烟袅袅,几小儿围着火炉,熏黑了脸色,打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