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在苦难中追寻光明 » 第五十八章 救赎

第五十八章 救赎

    被转唤在地下室的那二十四个小时,他一生都走不出来。

    他忘不了被监视的生活;他更忘不了警察将他和密码箱以及书包带到地下监狱一个一个的抖落在地,内衣内裤以及很多私人物品一个一个的贴上标签放在柜子里。

    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他无法忘记的是警察叫他脱去所有衣服检察的时候,他不脱,被几个高高大大的警察大声吼着:“你如果不脱,我们强制执行”,他的衣服被全部脱光,警察又叫他连续几次蹲下检察有没有带凶器,检察完给他穿上的囚服。

    有时他想说起他的故事,还没有说话泪水就从眼眶流了下来,他回到家中,整个人都抑郁了,一直待在家中,那儿也不去,但在家人面前,他依然表现出活波开心的样子,可是在深夜里,没人知道他翻来覆去,泪水流出的痛苦。

    他一直想“明明是我报的警啊,最终为什么将我当做犯罪嫌疑人传唤24个小时,最终给我取保候审”。

    但他不恨警察,因为他们只是例行公事罢了。

    小洛穿过很远很远的高山,走了很长很长的路,受了很多很多的苦难,在学校被同学孤立,去打工被人欺负,终于快毕业了,却遇上这种纠缠他的事情,他彻底绝望了,很多时候他都想离开人间,但他想他的父母,他依然坚强的选择与命运抗争到底。

    在大山里干活的这些日子,他不在想这些事,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些风浪。

    白天他继续去田里干活,晚上他写着他的论文。

    国考失利后,他释然了。后来空余时间他就看事业编,省考的资料,可当他翻开微信的时候,有人把他拉到公考班,事业班,报班学好考,他一看报班要好几万,他退了那个群,又继续看着他的纸质资料。

    这次他边实习,边写论文,报了三个考试,一个省考,一个事业编,一个教师,他努力着着他的书。

    几天后,他去地里挖地,挖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暮色苍茫,夕阳在大山上发出了无限的光芒,染红了他的脸蛋,他坐在山间和夕阳对视了好久后才回过神来忽然想起他去老君山看见石头上刻着的“随性而为,即为缘。”于是他在大山上释然了,放下了所有的不开心。

    但今年故乡的雪很多,一天下完天晴后又是降温,雪隔三差五的降落在山间,溪流中,房顶上,竹林间,松树上整整循环了一个月。每下一次雪,小洛都会在雪中用手触摸着飞落的大雪,将心事和雪融为一体,心里越伤感,雪就越大。也就是说,每下一次雪,他的悲伤便在雪中释然,融化,散去。

    后来在乡镇上实习回家的时候,他每天看书,砍柴,喂猪,做饭,帮母亲照顾着他的二姐。他在听山中云烟喜鹊唱歌,看夕阳落下的无限光芒。

    他也不奢求有人能理解他,因为处在光亮里的人,永远看不到黑暗,身在黑暗中的人,却在折磨中寻找着光明。

    这世间种种,恰如云间烟雾,夜中孤星。而月下人间的喜怒哀乐,唯有心境的自我调适,是存留的光明。

    厌倦了这一阙浮生,都化作一种虚无,直到夜深人静,你才发现,原来你是这样的孤独,你没有一个朋友,欢喜都是别人的,而你有的,就是和自己和解,和自己的内心深处交流,向着光,靠近光,想要得到光的爱。

    但缺乏爱和归属的人,到那里都是漂泊,到那里都是一个人。小时候总想逃离的那个小山村,长大后努力的往回赶,可惜,岁月披上风霜,染上了尘埃,于是就成了浮萍。

    他在一次去门前的山间上帮父母种地的时候,山间的对面依然有那个熟悉的落日,照亮了他的眼眸,于是,他彻底释然了。

    因为并不是所有山都是一样高的,也并不是所有树都一样大,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做官,努力了,学到了,开悟了,怎样生活其实都是生活。

    在乡村,或在城市寻一良人,盼白头,于山中,城里相守一生,这才是人间该有的样子。你只要走出你心灵的枷锁,你才会释然,没有光明的时候,你就是你自己的救赎。

    其实,父辈的一屋,两人,孩童,在田间嬉戏,山中播种,学校上学是一种隐于市的快乐。于是只有孩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思想的启迪,世界才会文明,人间才会有生机。

    后来,他在乡村考上了历史教师,遇上良人,于是以古人之礼拜堂,妻子宜室宜家,丈夫温润如玉,共渡红尘欢乐。他在学校给孩子教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老子的宁静修身消遥,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为人之道。他在“远见山中眉宇,近看花山满林。晨听喜鹊飞翔,夕对落日光芒”中释然。

    但愿这世间的一切,都有欢喜事,都向着光明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