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蜗角山庄 » 第十五回

第十五回

    第十五回

    诗曰: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此是北宋邵雍之《心安吟》,颇有意味。这一回书,恰巧说道石星海之妻辛氏,听说受了封赏,心中甚是不安。

    书接前文。话说石星海受了封赏,住了大宅,便来接妻子辛氏与两个孩儿。那辛氏却心中难安,看官你道为甚?只因那辛氏所言,甚是在理。他本是寻常百姓人家,忽然受了封赏,有了官职。却懂得甚么军规王法?若真有个甚么差池,便恐有性命之忧。

    那辛氏是百般不愿,那石星海听了妻子之话,也觉甚是有理。便说道:“若依娘子之言,却该当如何?”那辛氏道:“不如推脱了官职,我夫妻还是那自在之身。纵有百般不是,我夫妻并两个孩儿,终是无甚性命之忧。便是那银钱,若推得,便推了,若推不得,也可分与乡亲。不知夫君意下如何?”

    那石星海即道:“娘子所言甚是,只是我如何回禀秦王殿下?他毕竟是我结义的兄长,又待我甚厚。”那辛氏道:“若然夫君不便,我便去说得。”他夫妻二人正自闲话,那石天心并石天意兄弟二人听得,便吵嚷着要入城中玩耍玩耍。那辛氏思量,车马随从尚在门外,也不便执拗,只得应了。况还要去见秦王殿下,辞去官职。看看天色已是不早,便收拾了几件行李,一家人上得车来,够奔城中。

    及至到得城中新宅之内,管家吩咐随从,一一来见过主母。四处观看,也觉甚是宽阔优雅。果然好宅院,怎见得?但见:

    春光明媚,栋宇辉煌。一片片碧瓦接青云,一层层朱檐垂紫雾。窗开望处,尽都是春光之烂漫;帘卷起时,哪里见世态之炎凉。正是花发琪兰秀,草长映日光。亭台树木,锦坞池塘。说不尽那人间之富贵,尽掩映出一派之吉祥。

    他两个孩儿,也甚是欢喜。那石星海即问道:“娘子,此处宅院可还住得?”那辛氏此时也亦欢心,便道:“住便住得,只是那官职实是受不得。明日去见了秦王殿下,辞去官职为好。也免得整日里担惊受怕。”却说当夜即住下,一夜无话。

    却说第二日,便要去拜见秦王,辞去官职。却也恰巧,秦王过府中来探望。那辛氏见了礼,即跪道:“奴家敢情秦王殿下,罢去我夫君石星海军中之官职。也免得日后,若有个甚么差池,终不成送了性命。”

    那秦王听得,即教起来回话。便道:“弟妹,这是说哪里话?此是圣上的恩典,又岂是本王可以罢去得?况我贤弟石星海,并无过错,如何罢得?圣上的圣旨,岂是玩笑得?抗旨可是杀头之罪。”那辛氏道:“若然如此,我夫妇并两个孩儿,岂不是架在火炉上烤?若我夫,稍有差池,犯得那军规王法,送了性命。却教我并两个孩儿,如何生受?敢请秦王殿下,还是罢去的好。”

    那秦王即笑道:“原来贤弟妹,为此事忧心。若然如此,倒不如我不教他去军中行走,受个虚职,只在我府中听用如何?如此并不犯得甚么王法军规,哪里有甚么性命之忧?弟妹也尽可安心。两个侄儿,也受得一场富贵。岂不是三全其美?”那辛氏却道:“愿归故里,不愿受此荣华。也免得日日里,担惊受怕。”秦王无奈,便默默思量。

    谁知此时,那黄毛虎石真却恰巧入得内来。见秦王在此,见了礼。秦王殿下与黄毛虎石真,便悄声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那黄毛虎石真笑道:“兄长说得是。我便去劝劝我家嫂嫂。”

    那黄毛虎石真,即来与他嫂嫂辛氏见了礼。憨笑道:“嫂嫂,怎地恁般不通情理。若是回得乡中,我哥哥还要去那山中砍柴。若然再碰得那虎,又巧兄弟不在,如何救得哥哥性命?若是嫂嫂如此执拗,却岂不是,嫂嫂害了哥哥性命?嫂嫂,依我说,还是先且住下。日后再做区处,却不是好事?”

    那辛氏听得此言,心中惶恐,思量在理。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得应了,日后再做区处。便告了退,自回屋中。他兄弟三人一通闲话,如此便安住下来。不提。

    却说安住下,秦王吩咐教两个侄儿入王府读书。那秦王且喜得有一子一女,俱爱若珍宝,教导有加。秦王之子名李元浩,今六岁。女名李如意,今四岁。李元浩,与石天心、石天意兄弟便一起读书。三人因年纪相仿,便厮混得熟了。

    却说这一日,带了几个随从出来玩耍。却听得路旁林间,隐隐有哭泣之声。三人诧异,便要去看个究竟。那随从道:“想是有人家,遇见了伤心事,在此啼哭。”那李元浩问道:“甚么伤心事?”那随从道:“伤心事便各有不同,个人有个人得伤心事。有那为钱财得,有那为情所困得。常言也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之便是不可尽言。”

    这里那石天心便说道:“也许他是个苦命的人,便去看看如何?”谁知那李元浩,却也来了兴致。便拉扯着,定要上前去观看观看。那随从应了,一行人便前来观看观看。看看是甚么人在此啼哭。

    及至渐渐行来,听得那声音也渐渐真切。一眼望去,却见一个老翁,在那树下,是哭哭啼啼。他哭道:“可怜我老头儿,子女不知踪迹,目下又无人赡养,以后却如何熬得岁月?倘若百年之后,却如何收场。真真可怜也。”

    那石天心即教随从,上前去问话。那随从即刻前来,问道:“敢问老人家,是何方人氏?又因何故,在此啼哭。敢是有甚么为难之事?”那老翁即抬头,说道:“异乡人氏,流落在此。年纪老迈,无人赡养,晚景悲凄,如何不啼哭得?真真可怜也。”

    毕竟不知向后事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