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胡一刀 » 第一百二十八章胡一刀历险记(56)――秀才

第一百二十八章胡一刀历险记(56)――秀才

    夜已深,胡一刀还呆呆望着满天繁星,不肯入睡。翠萍儿以为胡一刀想家,起初也没有打扰他,便悄悄一个人走进了石头屋子,可她睡了一觉后,睁开眼睛,依然不见胡一刀,胡一刀是不是又跟着胡四狼出去捕猎去了,可她觉得不可能,每次胡一刀夜里跟胡四狼走,都会跟她打招呼的,今夜他讲完狗狗的故事后,就一直呆坐在原地,一动不动,为了弄清楚胡一刀在干啥,翠萍儿下了床,走出了石头屋子,让翠萍儿吃惊地是,胡一刀好像一个雕塑人一样,依然保持着几个小时前她进入石头屋子时的那个动作,坐在断木上,双手托着下巴,望着星空,一动不动。

    翠萍儿问道:“胡一刀,你怎么了?想家了,还是那里不舒服?”

    胡一刀言道:“我在想狗狗对我说过的那些上学的事,狗狗说过,他从五岁起上了幼儿园,从七岁起上了小学,从十三岁起,上了初中,以后的他还会继续上高中、大学。狗狗说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照这样计算,他到大学毕业时已经二十四岁了,他如果能活到八十岁,人生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了。如果狗狗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拿上了硕士研究生文凭后,继续读博士,拿上了博士研究生文凭后,继续读博士后,那么狗狗一生中有一半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狗狗不用种地,不用放牛,不用割草,不愁吃不愁穿,专心学习,狗狗是幸福的狗狗。想起曾经为了一个碗而绝食的狗狗,能够坐在学校专心学习,而我却呆在这里,心里难受。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走出这里,也许走着走着便被老虎或者金钱豹吃了,即使侥幸走出去,可那个时候的我一定年龄大了,想上学,学校可能不要我了。”

    翠萍儿言道:“胡一刀,不要想那么多。有文化更好,但没有文化,照样也能活。一百多年前,我们部落里也没有文字,祖祖辈辈生活在悬崖上,四面环山,到处都是树。人们如果想传递信息,便用物件,给物件设定了特有的意义,比如如果送信的人送来的是家鸡毛,意思就是一些家族里面的事,需要到族长那里去商量;如果送来的是野鸡羽毛,就是本族与外族之间起了冲突,需要马上进行集合;如果送来的是狼毛,意思就是有了敌情,需要大家做好准备;如果送来的是喜鹊羽毛,意思就是家里要给儿子娶媳妇;如果送来的是金雀羽毛,意思就是要出嫁女人;如果送来的是老鹰羽毛,意思就是狩猎成功;如果送来的是燕子羽毛,意思就是我爱你。反正,许多东西被约定俗成代表着特殊的意思,在部落里,送东西不能乱送,不然弄出笑话是小事,还会引起误会。”

    胡一刀言道:“那也说明了没有文化的可怕,如果他们能够读书识字,就不会那么费事了,翠萍儿,我记得好像你说过有个白胡子爷爷给你教过字,那个白胡子爷爷难道不是你们部落的人吗?”

    翠萍儿言道:“白胡子爷爷是我们部落的人,关于我们部落有了文字这件事,得从一个秀才说起。距离现在一百年左右,我们部落里来了一位逃难者,是大清朝的一位秀才,秀才之所以逃难到了我们部落,都是洋鬼子逼的。据秀才说,一群长着蓝眼睛黄头发的洋鬼子,不远千里,带着洋枪洋炮,打败了守卫沿海的清兵,从沿海登陆,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官兵纷纷逃走,百姓流离失所,洋鬼子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到了北京城,用大炮炸开了得胜门,攻破了紫禁城,火烧了圆明园,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走,他和族人随着乱哄哄的流民逃出北京城,一路向西急行,后来他和族人被清兵追杀的义和团士兵冲散,他和一部分溃逃的义和团士兵逃到这个森林后,遇到了一只斑斓老虎,众人又饿又累,看见斑斓猛虎,四散逃跑,他在逃跑中无意间跑到了我们部落的地界,被我们部落里打猎的带到了大酋长跟前。数百年来,我们部落老死不和外界往来,面对突然闯进来如此俊俏的一位年轻人,部落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观看一位天外来客一样打量着秀才,酋长把拴狗的麻绳套在秀才的脖子上,派人拉着秀才,在各家各户转达着,供部落里人观看。”

    翠萍儿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胡一刀言道:“我跟着你进入你们部落,会不会也会被你们酋长套上麻绳,当成黑猩猩被人拉着到处供人观看。”

    翠萍儿言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如果酋长想把你当成黑猩猩让众人观看,你就会被当成黑猩猩让众人观看。”

    胡一刀言道:“还是继续说说那个秀才的事吧。”

    翠萍儿言道:“秀才被拉着让部落里人观看了半个月后,人们对秀才的新鲜感也就消失了,觉得秀才也是人,和部落里的人一样两条腿走路,一样会睡觉,一样会吃喝拉撒。众人对秀才没有了新鲜感,也懒得睁开眼睛看秀才,没有人观看的秀才,被酋长关在狗棚里,和酋长的大灰狗睡在一起。”

    胡一刀言道:“你们酋长也太欺负人了,毕竟他也是人呀!”

    翠萍儿言道:“酋长的大女儿扎巴里.宝菊喂大灰狗时,发现了狗棚里的秀才,宝菊早都听家里人说来了一位面貌奇秀的年轻人,被父亲派人拉上到处供人观看,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就睡在自己家的大灰狗棚里。宝菊第一次见秀才,便被秀才俊俏的脸蛋所吸引,成天守在秀才身边,给秀才端吃端喝,过了三天,宝菊把自己的铺盖拿到狗棚,也睡在了狗棚,后来,他们相爱了。酋长知道后,大发雷霆,决定处死秀才。宝菊以死相逼,对酋长说,如果秀才死了,她一定会跟着秀才死去。酋长非常生气,决定不再认宝菊为自己的女儿,命令宝菊带着秀才离开部落,永远不要回来。

    宝菊和秀才离开部落后,走出了森林,在河南定居了下来,先后生下了一男一女,后来,军阀混战,狼烟四起,为了逃避战乱,宝菊和秀才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套着骡马拉着一箱子书和行李重新来到了这片森林。

    他们在森林里搭建了个柴草棚,住了一段时间后,宝菊非常想念母亲,决定去探望母亲。在路途中,路遇一只下山猛虎,秀才为了保护妻子和儿女,与虎搏斗,死于虎口,被老虎咬死后带走。

    失去了秀才的宝菊,本想死去,可看着两个哭啼的孩子,她决定活下去,她赶着骡马,拉着秀才的书和行李,历经磨难,最终回到了部落。

    酋长得知秀才已死,也就没有继续为难宝菊,给宝菊和两个孩子安排了住宿,让他们重新和部落人住在了一起。

    宝菊和秀才在一起的日子里,秀才教会了宝菊识字和写字,天长日久,宝菊跟着秀才也读了好多书。来到部落里的宝菊,思念秀才,日日读秀才带回来的那一大箱子书,消遣着哀愁。

    酋长得知女儿日日夜夜在看书时,大喜,他虽然有发明文字的想法,可实验多次,觉得要发明文字太过费事,也就半途而废。如今女儿带回来了书,何不叫女儿教部落里的人读书识字。

    宝菊对酋长的提议没有反对,秀才曾经对她说过,等回到部落里,他一定教部落里的人读书识字,让部落里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秀才走了,如果部落里的人能够在她的帮助下识字读书,那也算圆了秀才未了的梦。

    村里的白胡子爷爷便是宝菊教出来的第一批学生,那本发旧的《康熙字典》便是宝菊从外面带到部落里的。”

    胡一刀听到这里,叹息道:“好凄凉的爱情故事,如果秀才活着,你们部落里也不至于至今还封闭着,可能早和外面有交往了。”

    翠萍儿正要继续往下说,突然看见那一堆死人骨头里,蓝光乱冒,在蓝光中有个蓝脸人在火光中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