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水青山我的梦 » 19、再生胶厂气味可真大

19、再生胶厂气味可真大

    翼州湖畔的一个小村庄是生产再生胶小作坊的聚集地,这里的大部分村民都在从事再生胶加工,有的买设备在自家院子里开工厂,有的则在村里的工厂打工。

    首次听到再生胶,胡子安还认为是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直到跟着邢于重来到了这个小村庄,被扑面而来的臭气呛了一口,才知道再生资源、废物利用还真的是要有先进的技术才能做的。

    抛开熏人的臭气,翼州湖湖畔的美景倒也算得上迷人,一座座古旧的老式平房,灰红色的屋瓦配上红褐色的墙,被或篱笆或砖墙圈成的小院兜在中间,在湖畔连成一线,与绿树、碧水、黑土融合成一体,倒也算得上浑然天成。多年生的垂柳姿态各异的或立在路旁,或卧在湖畔,或倚着院墙,此时绿叶正浓,在这个夏末秋初的日子里风姿绰约。

    胡子安跟着邢于重下了车,朝一家铁门半掩的小工厂走去。走到门前,院中传来了几声凶恶的犬吠。

    “小胡,你怕狗吗?”邢于重问道。

    “邢哥,我是最怕狗的了。”胡子安其实是怕狗叫。

    邢于重不再指望子安,用力拍了拍铁门:“有人在吗?”

    片刻后,一位老同志扶着铁门探出头来,花白的头发和深刻的皱纹显示着他经历过漫长的岁月。

    “你们找谁?”声音同样苍老,是标准湖漳本地口音。

    “我们是环保局的,对翼州湖周边的再生胶工厂进行例行检查。”邢于重亮出执法证,上面的国徽格外闪耀。

    “我去给老板说一声。”老头看见国徽,肃然起敬,便准备进院跟老板汇报。

    “你把狗拴住,我们跟你一块儿进去。”邢于重转头看向刚刚下车的位置,想示意老金开车进院,却看到车辆已经被停到一颗歪脖的大树下,树荫清凉,微风习习。

    “狗在笼子里。”老头伸手示意他们进院子:“我们可是守法的厂子。”

    院子南边有一间房子,似乎是间仓库,库门半开着,光线只能顺着开着的门缝照进屋里,隐约能看到里面堆着几条旧车胎。仓库门口一侧是一座玻璃钢制的喷淋水罐,和一根与水罐相连的同样是玻璃钢材质的低矮烟筒。靠着东侧院墙下露天摆放着几垛成品再生胶,黑色的胶皮缺少光泽,加上被灰尘附着,品相更显得低端。狗笼子就放在再生胶垛的旁边,里面关着一条纯黑色的大狗。大狗见进院的生人被老头领着,便不再狂吠,此时院子西侧一排平房里面的机器声就凸显出来了。

    一位穿着正式的中年男子,听见狗叫从一间挂着“办公室”门牌的平房里出来,看见生面孔便大声问道:“你们干什么的?”

    “环保局的。”胡子安回应了一句:“过来例行检查。”

    “我们这又不排脏水,环保局的来干什么?”中年男子朝前走了几步,来到邢于重面前,看了老头一眼道:“大伯,你别什么人都往厂里头领。”

    老头也不过多解释:“人家手里的本本上可有国徽呢!”

    “配合环保执法检查是每个排污单位应尽的义务。”邢于重正色道:“你们用这种粗放式生产加工再生胶,废气排放有超标的可能。”

    中年男子气势不弱:“你凭什么说我超标了!”

    “你是厂里的负责人吧,怎么称呼?”邢于重不计较中年男子的态度:“你带我们到车间里看看吧。”

    “我姓金,是这里的老板。”金姓中年男子见对方语气平和但颇有气场,有点泄气:“领导,我们真的不排脏水。”

    “没事,你带我们去车间里转转。”邢于重示意胡子安关了执法记录仪:“我们也是了解到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从事生产再生胶的相关工作,过来帮你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发现问题咋办?不罚款吧!”金老板投石问路。

    “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就不涉及罚款。”

    金老板领着子安两人进了那一排机器轰鸣的平房里,指着角落的一台设备说道:“这里是破碎工序。”

    破碎机旁边站着一位师傅,此时师傅正抱着一片胶皮往设备里面投放,成块的胶皮经过切割、除杂和粉碎,变成了胶粉,从设备另一端的出料口流出,掉进一只蓝色的大桶里,出料口和桶口弥漫着大量粉尘,设备周围像是被笼上了一层纱雾。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照进来,形成丁达尔效应,明暗就格外分明,师傅的面庞落在暗处,显得格外模糊。

    “你这粉尘工序烟尘太多了。有没有经过处理?”邢于重问道。

    “这种设备都暴腾,有时候工人们受不了了就找我领个口罩戴上,再在车间里泼点水。”金老板回答:“这也算处理了吧。”

    邢于重点点头,没有继续发问,示意金老板继续领着去下一道工序。

    “这边是脱硫。”金老板指着一处金属罐说道。

    邢于重看了看罐体四周,没再说话,继续跟着老板向前走。

    之后看的是轧胶工序和硫化工序。设备旁边靠墙的角落里,一个集气罩似的铁皮落满灰尘的躺在地上,邢于重依旧是一言不发。胡子安在他身边跟着,也没有发问。转完生产车间后,二人跟着金老板进了那间挂着办公室门牌的屋子。

    屋子里有两张大办公桌,背对背放着,一个中年女人坐在其中一张桌前,见有人进屋,抬起头看向来人。

    “这两位是环保局的领导,去倒茶来。”金老板示意子安二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前的茶几上摆满了杂物,桌上的烟灰缸被烟蒂装的满满的,烟灰已经溢了出来。

    不一会儿,女人端了两杯茶,放在茶几上,随手把烟灰缸端走了。

    “金老板,你这工厂有环保手续吗?”邢于重问道。

    “有!有的。”金老板说着,在办公桌上的文件盒中翻找起来:“当年贷款需要这个手续,就办了一个,花了几万块。”

    胡子安转了一圈有些口渴,便端详起茶杯来——缱绻的茶叶在热水中渐渐舒展开,茶汤变成诱人的黄绿色,腾起的茶雾一些随着热空气飞起散到空中,将茶香带入鼻腔;一些被茶水挽留,吸附在水面,随升腾的热气晃动着。

    见是一次性茶杯,子安便没了顾虑,端起杯子呷了一口:“果然是上好的碧螺春。”

    “懂行!想不到你年纪不大,竟然蛮懂茶叶的。”金老板听见有人夸他的茶,心里满意。一边继续翻找着文件,一边称赞起子安来,接着他突然抬高声调:“找着了。”

    金老板递到邢于重手中的文件是一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邢于重接过文件翻了几下,又递到胡子安手里。胡子安接触环评文件并不多,不能像邢哥那样几下就找到重点内容,只得看着目录翻了“再生胶工艺及产排污节点”和“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两个章节。文件最后则是环保局出的项目环评批复,环评科孙辰科长在上面签了字。

    “怎么样,看出点什么没有?”邢于重有意看看新小弟的业务水平。

    “工艺确实是不涉水,所有生产用水全部回用。废气是以车间为单位,破碎工序出料口设置集气罩收集尾气,经布袋除尘后排放;脱硫工序和后续轧胶工序、硫化工序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硫化氢、苯蒸汽和恶臭气体,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喷淋塔处理后排放。”胡子安并没辜负科班出身这个名头,压低声音说着自己的见解:“我看他治污设施都不像正常运转得到,恶臭气体从感官层面上判断就已经超标了。”

    邢于重点点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金老板:“听见我们胡队长说的了吧。”

    “原来这位年轻的才是队长啊!”金老板应和着说道:“怪不得对茶叶有研究,原来是领导啊。”

    “你过奖了。”胡子安只不过是跟父亲胡胜利喝过几回茶,见金老板把话题带歪了,便纠正道:“这才是我们邢队长,我只不过是他的跟班而已。”

    “都是队长,都是领导。”金老板掏出一盒烟,抽出两根递向两人。

    胡子安忙摆手示意,说自己不吸烟。

    邢于重接过烟,点着吸了起来。待他吐出第一口烟气时,也开了腔:“金老板,你家工厂问题还是挺多的。规模不大,造成的影响可不小啊。”

    一听到批评,金老板又有了情绪:“我们不超标的,我们不排污水。”

    “你要是这么说,那我们下次带着环境监测站的专家过来,现场给你取样监测,看看你超不超标。”邢于重又吸了一口烟,顿了顿道:“要是专家给出了超标的结论,到时候可就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