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被迫降维的我浪的稳健 » 第四章 新典

第四章 新典

    这一天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姜维在中午时去图书馆借了好几本新典原本。

    另外还有一件事,班上另一朵金花没有来学校,据说是请假了。

    以姜维的性格,绝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的,反而有时还有些八卦。但是关于金花的事情他无心过问。

    大概是因为心有所属吧。

    不知怎么,姜维感觉脑袋里面有两个人在说话,一个是“独白”,一个是“画外音”。

    在无垠的虚无中,只有丝丝缕缕的光芒闪动着,又那么沉郁,好像从来没有动弹过。就如照片上的阳光,虚假得只剩阳光的名称,只流出几分展现自己存在的光却吝于多一分光与其他事物。

    而这一角本该不起眼的地方,却生起一道道气流,散而弥合,偶尔还碰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却是别样灵动的,极尽美好。

    在距其极远到难见光芒,却又好像紧挨着的一处,飘着一个巨大的光球,相比气息,如是是星辰之比尘埃。

    恒星以引力牵扯着陨石坠入其中,凝成一团的气息也隐隐被牵动着,缓缓地靠近这个光球。

    ……………………………………

    姜维没有上晚自习,打算回去看看新借的新典。

    姜维小小借助新典风波,接了好几个中学的网上“科普”活,专为中学生们讲解古文与新典。收入相当可观,

    虽然是自己上赶着去教学,但因为他的讲解确实由浅入深生动形象,第二个月他就月薪近万,实现了财务自由,并且果断申请了校外住宿。

    其实校外租房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姜维自食其力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也是避免打扰其他人,就搬出了寝室。

    结果出租屋最大的作用,却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女朋友聊天。姜维还在路上走着,思维却不自觉地再次发散。

    学糊涂了!我可真是努力啊!姜维想着,摇头晃脑自鸣得意。

    他不断转移着注意力,却是无奈之举。不知怎么,今天有一股深深地疲惫感,总是让他昏昏沉沉。

    可能是没有休息好的缘故吧,姜维总感觉有些事情变得违和陌生起来,却又熟悉。

    他想着要不要一到家就睡一觉,但是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或许我应该保持清醒,他觉着。冥冥中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告诉他,再睡觉,或许醒来就再也不是自己了。

    再说了,我可是决定待会儿看书来的。

    到了出租屋,姜维把“几本”书放在桌上,本来应该马上研读起来。

    但是,有些不适应啊。他想了想,拿出手机,熟练地给人发了一条信息:小晞,我想你了。

    顿时,他感觉今天的生活完整了。

    做了一个少有的“习惯”后,姜维露出畅快的笑容,并没有细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与身体的不统一的习惯存在。

    这样的矛盾在今天发生了很多次,但是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很快来了回复:小晞还在学校呢,姜小子可老实点儿。

    接着下面一片表情包和对话。白晞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冒了出来。

    姜维脸色一尬,怎么发到小晞的家庭群了。慌忙撤回了消息后退出聊天界面。

    平复一下情绪后,姜维顺便看了看班级群,一群人还在津津乐道楚梦瑶接机事件。

    接机?自己又错过什么剧情了?

    超级续航大典池:@百晓生韩晓森,好了没有,今天我可是冒着风险给你报到了,楚梦瑶今天干什么去了。

    百晓生韩晓森:我已经等了三个小时了,还没有出门。但是林氏的董事长来楚家了,据说要政治联姻。兄弟啊,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王梓成龙:池哥,不如放弃吧,我记得三天后林家办宴,就是为他们的三公子造势。看样子就是今天回来了。楚梦瑶也是去接那位三公子了吧。

    吴诚:我也听说了,池哥看来真的没戏了,池哥节哀。

    接下来“池哥节哀”直接刷了屏,姜维仔细看看时间,是十点多一点点的聊天记录。好家伙,那时候还在上课来着。

    超级续航大典池:艹,韩晓森你丫的怎么在班群发消息。老子一世英名。

    百晓生韩晓森:委屈巴巴(JPG)

    百晓生韩晓森:池哥你也没说私发啊,而且不是你在群里问的吗。要不然,您删了聊天记录,就当我没发过?

    后面没了消息,大概是典池私下里喷韩晓森去了。再之后是十二点以后,一些杂七杂八的消息。

    现在是下午快要六点钟了,姜维把消息拉到底,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内容了。

    只是一排lsp们对校花的绯闻很是感兴趣,不少人@韩晓森询问后续。

    姜维看着好些人@百晓生然后弹出的一排整齐的“然后呢”,也是果断点了+1。

    姜维小声说话:然后呢?

    看书!姜维本身就喜欢看书,各式各样都喜欢。无论学术性的论文,还是毫无笑点的冷笑话,都能让他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而这种刚刚发掘还不为人知新典,可能隐藏着一个个被埋没了的故事,更是令他不能自已。

    可惜,虽然国家鼓励学生参与新典的研究,但是实行起来还是存在问题。

    一来,为了新典保护,新典只存放于各地的一级图书馆以及大学学校图书馆,共有千余处,但分布全国,也显得有些少了。

    二来,凡是要查阅新典的均需办理专卡,每次只能在规定区域翻看。如需借阅还要提供自己的完整信息,早两个月申请。

    好在新典大多出土于南方地区,而云城大学近水楼台,藏录新典颇多。作为历史系的,姜维自然早早办理了借阅卡。

    他借阅的新典并非古老的龟甲一类,也不是出土的受损严重的竹木筒。新典呈书状,用某种已经灭绝的生物皮革成编。

    历经几千年时间洗礼,保存完好,字迹依旧清晰可见。这样的生物怎么可能一下子灭绝了。

    姜维只觉得扯淡,那些所谓专家简直把人们智商丢在地上摩擦。

    不知道为什么,姜维在这件事上重新恢复了敏锐,而今天白天却有些愚钝,就好像某种特殊的规则,限制或放任着某些事情的发展。

    阅读新典可不是什么易事,即便看书已有几月,但是姜维也只能保持一小时一两页的速度。辨认,翻译,常常还会遇上读音写法都是大变样的字,而且字意也大相径庭。

    姜维艰难地翻阅新典,也逐渐认识着波澜壮阔的上古。时间一点一点流速着,但他沉浸在收获的满足感中,毫无睡意。

    ……………………………………

    明日,出蜗居,行千八百步,至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