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抉择之路 » 第十七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十一)

第十七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十一)

    新的一周开始了,从这周四开始,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就开始了,自这次月考开始,从考试科目到考试纪律都将严格的按照高考的标准来进行。

    为的就是让所有学生养成习惯,不至于在高考考场之中紧张而造成发挥失常。

    从周一开始,整个高一年级全部都进入了紧张的学习模式,当然紧张的大多都是那些平时态度吊儿郎当不把学习一回事的学生。

    他们想抓住这三天的时间,临时抱一下佛脚,不管有用没用,能多考一分是一分,至少能图个心安,好歹我也是努力过了的。

    岑晨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计划的内容进行着系统的学习。

    其实他现在已经自学这次考试内容后面的课程了,不过为了表示对月考的尊重,他还是准备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好好的把前面的知识复习一下。

    随着他的脑袋越来越好用,他现在变得特别的能吃,吃多了也不见多长肉,仿佛食物提供的能量都被自己的大脑给吸收了。

    但是他身上的钱已经被王超给掏空了,这一下可真是苦了他了。

    家里给他的钱根本填不饱他现在的肚子,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找岑晨爸爸要,每天回去吃午饭和晚饭确实是个方法,但是来回折腾属实太浪费时间了,他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来回得路上。

    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最经济实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那就是大馒头就咸菜。

    营养暂且不提,但是确实是管饱。

    食堂里面的大白面馒头一块钱四个,每个都有拳头那么大,在加上五毛钱一包的FL榨菜,一块五毛钱就能解决一顿饭,但是岑晨饿的比较快,一般也就多买几个,放在身上,饿了就把馒头当身上随时拉出来啃两口。

    坚持到晚上放学回家,就可以好好的吃一顿宵夜来补充补充油水。

    就这样过了两天,直到第三天岑晨啃馒头的时候,被杨青青发现了,已经跟岑晨吃过很多次饭的她知道,岑晨是个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不用说肯定是因为把钱还给他那个同学,口袋里一下子空空如也了。

    岑晨很快把四个馒头加一包榨菜啃完了,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提着打包好的几个馒头,正准备离开食堂的时候,发现杨青青双眼瞪的溜圆气鼓鼓的站台自己身后。

    “姐谁惹你生气了,怎么这副模样?”岑晨问道。

    “是不是没钱了?中午怎么就吃这个东西。”杨青青直接了当的问道。

    “没有没有,最近感觉吃的太好了,适当的调剂一下生活。”

    说完岑晨从身上掏出了十块钱,交给杨青青。

    “姐,上次借你的十块钱,给你。”

    杨青青看着这十块钱,不弄猜肯定是这两天岑晨从牙齿缝里面抠出来的,她很想说我差你这十块钱吗,但是一想到岑晨上次掏空口袋还钱的那种决然,还是把钱收下了。

    “你先别走,坐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杨青青手里面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面还有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粉和一笼小笼包。

    “过来,还傻站着干嘛。”

    岑晨真的聪明,当然就知道杨青青用意何在了。

    乖乖的坐在了杨青青的对面,将两碗牛肉粉其中的一碗端到了自己眼前。

    “小笼包也是你的,对了,把你的馒头拿一个给我,让我也调剂一下生活。”

    瞬间一种无法用言语的感动充满了岑晨整个人的胸膛,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岑晨内心足够成熟足够强大,他估计会感动到流泪,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内心的成熟和强大,让他更能够体会到杨青青那种真切的关怀。

    “姐,谢谢你。”岑晨真心实意的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也毋须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在他看来,这最简单最明了的三个字才最配得上杨青青最质朴的关怀。

    从这天以后,杨青青几乎每过个一两天就会带着岑晨吃好吃的,班上的同学也特别羡慕岑晨有这样一个姐姐。

    事实上如果愿意,杨青青可以每一餐都可以请岑晨吃好吃的,但是她做事很有分寸的,知道岑晨这个人表面上是心如止水,看到人也是报以和煦的微笑。

    但是他自尊心极强,心里面有自己的坚持,这种一两天一次是最佳的办法,次数多了反而从关心变成了一种施舍,岑晨恐怕不会接受的。

    岑晨当然也明白杨青青的良苦用心,这是第一次他从家人意外的人身上感觉到只求你好,别无他求的关爱。

    虽然他跟杨青青只认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缘分这个东西就是如此的神奇,潜移默化之下,在岑晨的心中,杨青青也渐渐地上升到了那种没有血缘的家人之中的行列了。

    到了星期四,月考终于开始了,这次月考的时间为三天时间,三天时间之中一共需要考五门。

    周四周五上午下午各考一门,然后周六上午考一门,月考结束之后学生们获得了一次难的一天半假期,月考的成绩老师也会在第一时间批改出来。

    预计在周日的晚自习就会见分晓。

    两天半的考试很快就结束了,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因为这一次出题难度比较大,陷阱题特别的多,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如果你考点掌握的不是很好,无法自如的运用的话,肯定是无法拿到高分的。

    反倒是学习不怎么样的同学喜气洋洋,甚至考试难度越大越好,反正难度大或不大,选择题的比重始终是这么多。

    考完第一天,余老师询问过一次岑晨考试情况,对于这次月考余老师对于他是报以厚望的,他十分想看到自己班上出现一个王炸的高分时其他老师脸上是怎么样的表情。

    岑晨的回答也让他心里有底。

    岑晨的原话是:放心吧余老师,我感觉难度没有其他同学说的那么大,如果后面三门的难度和今天的这两门差不多,那么我应该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到了周六上午所有考试结束以后,全部高一学生的试卷都集中到了高一年级组的办公室里面,所以高一的任课老师,都分成相应的科目组开始批阅起了试卷,他们需要在明天晚上之前把所有的试卷都给改出来。

    和忙碌到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的老师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考试结束,犹如解脱一般的学生,在周六的下午,就算是最热爱学习的学生,恐怕也会偷得浮生半日闲。

    岑晨吃过午饭之后,跟爸爸说了一声下午要出去玩,岑晨爸爸在叮嘱过注意安全之后,又塞了十块钱给他。

    岑晨下午当然不是出去玩,而是有目的性的。

    开水房的生意在两家新开的店冲击之下,收益已经大不如前了,就算爸爸每日累死累活的劈柴,收益也仅仅只有以前烧煤时的一半,这还是因为他们家开水房开的早,附近的学校单位跟他们家签了合同的原因。

    岑晨不知道其他两家生意情况如何,这样低的收益,辛苦不说,还要最少一个人每天十几个小时耗在上面,投入和产出之间完全不成比例。

    现在三家这开水房这个情况就是在互相的苦熬,看谁先熬不住,熬出来了,就一统开水房市场,熬不住就自己关门。

    所以岑晨决定给家里重新找条出路。

    这个出路是偶然发现的,在开学的这一个多月中,家里的开水房因为改用柴火了,所以木柴的需求量就大了起来。

    相比于煤炭,木柴的成本基本接近于零,甚至好多人家不要的废弃家具堆在家里嫌碍事,直接就免费送了,这个时候爸爸就会找个三轮车拖回来,付出的无非就是一个车马费。

    一来二去,岑晨也认识了不少帮忙送货的师傅。

    这些师傅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做,当劳力,运货物,走街串巷的收废品,什么能挣钱就做什么。

    一次闲聊中,岑晨拿着爸爸五块钱的红河烟发给他们了。

    看着红河烟岑晨也不自觉的感觉到心酸,原本岑晨的爸爸抽的都是9块的红塔山。

    最近换成了红河,可能这就是他努力的一种方式吧。

    通过闲聊岑晨对收废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师傅收的最多的就是塑料瓶,硬纸板,废铜烂铁这些东西。

    从别人手上收上来的价格可能很不起眼,比如说一个塑料的饮料瓶八分一毛的,收集到了一定程度时候,直接一三轮车拉到附近的废品站集中售卖。

    因为这个事情价格都比较透明,所以几个师傅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直接把一些常规废品价格告诉了岑晨。

    以三块的可口可乐塑料瓶为例,通常一个瓶子是两分,如果量大的话可以适当的上调收个价格,那种大瓶子价格也要高的多最多不超过四分,这里也显示了底层人民的智慧,虽然单价提高但是总量上去了,自己赚的钱也更多了,卖方也得到了实惠,可谓一个双赢的局面。

    硬纸板收个价格四毛一斤,废纸稍微便宜一点两毛五一斤。

    废铁是三毛钱一斤。

    这三种东西也是基本也是收废品的主要产品。

    而当师傅说出废品站的回收价格之后,岑晨整个人都惊到了。

    塑料瓶五分,大的那种是8分,硬纸板五毛六,废纸四毛,废铁五毛钱。

    通过心算岑晨算了一下利润,最低的是硬纸板达到了惊人的40%,当然这个利润没有算师傅走街串巷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而且这个利润是可以随时随地表现的,没有任何的压款的,你要是有劲,甚至可以每天去一次回收站把自己收上来的废品给处理掉。

    岑晨心思活泛起来了,当然不是让爸爸去走街串巷的去挨家挨户的收废品,而是想成立一个废品收购站,成为这些师傅的买家。

    虽然岑晨没有做过生意,但是也明白一个道理,杀人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是肯定没人干的,既然收购站能够给这些师傅这么大的利润空间,自己肯定赚的更多,可能利润率上没有这么高,但是数量肯定是单打独斗的师傅不能比的。

    在岑晨的刻意引导下,师傅把附近唯一的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地址说了出来,并且他们都在抱怨这个废品收购站的距离太远了,每一次去都太费劲了。

    岑晨试探性的说要是我们家开个废品收购站,你们愿意把货送到我们这里来吗?

    几个师傅立马说愿意,那怕收购价格稍微低一点都没关系,一方面是近,二方面是岑老板这个人好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