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抉择之路 » 第二十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十四)

第二十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十四)

    岑晨差不多五点到家了,周师傅很周到的把岑晨送到了家门口,一下午的相处,两人的关系已经拉的很近了,仿佛岑晨真的就是周师傅好朋友家的孩子。

    这样的好处是,周师傅不会想到岑晨为了写作文找灵感为什么会跑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去,仿佛是在专门的等着他一般。

    岑晨还和周师傅约好了,明天早上还跟他一起去送货,周师傅也不疑有他欣然答应,并且明天早上接了货之后直接来接他,因为目的地的方向正好顺路。

    晚上岑晨难的的没有拿出书本看,而是在桌子上面画了一个表格,将今天了解到的价格情况通通写了出来,这是他准备明天考察完了之后给爸爸看的,毕竟嘴巴上说远没有表格上的数字来的更直观。

    岑晨爸爸也算是比较早的一批下海经商的人了,相信当他看到利润率的时候,心中是会有决断的。

    表格列举的种类岑晨也并不准备写太多,就只写了塑料瓶,废纸,废铁这三种,因为这三种是最主要,也是数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

    塑料的数据岑晨都写上去了,而废纸和废铁两大类,明天回来就可以填上去了,岑晨心里有点小激动,脑海中浮现出了废品堆积成山的样子。

    糟糕了,自己忽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场地,废品从收上来到打包装车发货肯定是有个时间过程的。

    下午去的那家废品收购站就是租了一家临街的店铺,面积大概一百多个平方。

    面积不能太小,太小的话废品都没地方堆放,太大也不合适,太大了房租成本就太高了,一开始不是太需要,废品回收开始还是以短平快为主,只要废品够一车了,基本上就可以发车了。

    除了面积,还要能走车,不然上一货不方便,于是他就在脑海中搜寻着家里附近适合地方。

    岑晨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兴奋的一拍大腿自语道:“我真傻,我这不是抱着西瓜去找芝麻吗。这下子还真是爷爷保佑了。”

    原来他们家的房子是爷爷单位在89年分的福利房,位置是临街的一楼,那个时候的人都不喜欢住临街的一侧,因为觉得吵,不安全,然后爷爷比较好说话,就欣然接受了这套房子。

    房子的建筑面积是88个平方,加上后来自己扩建的差不多有一百多个平方了。

    在96年的时候单位房改,他们家花了一万多买下了这套房子。

    这时岑晨开始庆幸爸爸之前这些年的不作为,临街这块地方,他们家是唯一没有破墙做店铺的。

    其他的一楼的这两年接二连三的都在靠近自己房子边上的街道给圈起来了,盖成小商铺,或是自己做点小生意,更多的还是出租,租金现在也是一年一涨,现在一个二十多个平方的商铺一个月都差不多四五百了,他们家靠的那条街道,隔出三个门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还可以跟后面的院子连通,这一下就能有一个7字形面积一百多个平方的场地了,简直不要太完美。

    虽然岑晨不知道临街起门面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但是别人家都在做,自己家要是做起来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岑晨为什么庆幸爸爸之前不作为,因为如果门面做起来了,那肯定就租出去了,已经不止一个人过来找岑晨爸爸商量,让他起门面收租金,但是岑晨爸爸一直都没当回事,不过最近他好像有点动这方面心思了,因为他现在的想法不一样了。

    岑晨走出家门,绕着房子前后转了一圈,看完了之后真的是越看越满意,到时候门应该往哪里开,货应该在哪里进出,瓶子应该堆在什么地方,纸板应该堆在什么地方,岑晨都太心里默默的规划好了。

    正当他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准备回家的时候,又被理发店抓了壮丁,去理发店现身说法了。

    自从给岑晨理过一次碎发之后,可能是因为在岑晨身上的表现实在是抢眼,所以只要有年轻的顾客来理发,他都会提一嘴碎发,然后找来岑晨让别人看看效果。

    一来二去来这里理发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跟老板娘一商量一咬牙把旁边的店铺也租下来了,然后打通把理发店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并且从老家招来了两个年轻人当学徒,现在店里面一些常规发型都是老板娘和学徒来剃,他以服务年轻客人为主。

    时间久了他发现他的思想是有误区的,原本以为黄城这种内陆的城市,人们思想可能比较保守,但是其实并不是保守,而是单纯的不知道,年轻人还是相当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

    而在和岑晨爸爸喝酒时,岑晨爸爸说有时候做生意胆子应该大一点,你应该把你会的东西都展示出来,让顾客自己选择。

    于是理发店老板联系了深圳依然在做理发的朋友,询问了那边的最前沿发型和项目。

    发现有一种离子烫最近很火,然后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让朋友给他买了一台设备。

    这一下生意好的就有点一发不可收拾了,岑晨都觉得那些烫了离子烫,头发顺直如丝的样子是真的好看,当然了,建议还是从后面看比较好,有时候看到正脸实在是太刺激了,心里落差会很大。

    现在离子烫的设备增加到了三台,而且还需要预约才行。

    当客人还在犹豫要不要剪碎发时,理发店老板正好看到马路对面一脸高兴的岑晨,马上把他喊过来。

    果然顾客看到岑晨之后,马上眼睛一亮坚决的说就这个,都不知道刚才犹豫不决的人到底是不是他。

    老板娘和两个学徒在一边偷笑,老板这招可谓是万试万灵,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看到岑晨本人出现而不理碎发的。

    岑晨有时候开玩笑说自己亏大了,为了一瓶啫喱水和一次理发,成了理发店随叫随到的样板了。

    不过理发店老板振振有词,说以后岑晨理发永久免费,并且啫喱水也免费提供。

    岑晨开玩笑说要不他去照个相,然后把照片洗出来放在墙上贴着,这样他不在的时候别人也能看的到。

    结果被理发店老板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因为他说照片没有灵魂,还是岑晨本人出现比较能让客人第一眼看到就心动。

    第二天一早,岑晨习惯性的起床了,自从从川省回来之后,岑晨的作息就极为规矩,爸爸和奶奶就是他最好的闹钟,几乎一听到房间外面他们的动静,岑晨也会第一时间起来,并不会因为今天是不是休息而多睡一会儿。

    岑晨爸爸和奶奶也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距离和周师傅约定的时间还长,岑晨就先帮爸爸的忙,然后帮着他一起劈柴,在忙活完了之后,跟爸爸说了一声今天白天还要出去。

    岑晨爸爸也没有多问,因为他知道岑晨现在已经不需要他操心了。

    拿着爸爸给的十块钱,背上书包岑晨还是先去吃了清汤和大肉包,这几乎成了他每周休息的保留节目。

    这次没给爸爸带,因为爸爸早上想吃热干面,自行解决了。

    吃完之后,岑晨揣着三个滚烫的肉包子以及一杯豆浆等在路边,很快周师傅的货车缓缓的停在了路边,车上装了满满一车的废铁,岑晨估计这一车货的重量应该就达到了周师傅昨天说的三四吨的程度了。

    打开副驾驶的门岑晨做了进入,然后掏出还很热乎的大肉包。

    “周叔叔,你尝尝,我们这有名的居委会大肉包,每天都排队买的,要不是我们赶着送货,我肯定请你去吃清汤,清汤配大包子,绝对是一绝。”

    周师傅没有客气,事实上他早上也没有吃早饭,早上装货的时候才起来没多久,人还没什么胃口,等有胃口了,已经开车上路了。

    “我也听说过这里的包子好吃,可是一直也没机会吃,没有想到今天还有口福了,岑晨你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周叔叔你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肉包子出笼有一段时间了,没有刚出笼时候的滚烫,所以就可以很爽的大口大口的吃,不一会儿周师傅就坐在车上风卷残云的把三个大肉包以及豆浆给解决掉了,擦拭完了嘴巴上的油光之后,一脸满足的挂档松离合踩油门出发了。

    在路上通过两人闲聊,岑晨才知道原来他们今天要去的第一站是一个私人的炼钢厂,规模当然跟钢厂那种大型的国企钢铁厂不能比,但是企业小也有企业小的好处,至少别人的企业效益还不错,发的出工资不会让辛苦工作一辈子的工人下岗。

    到了目的地之后,还是先过磅,然后工人在卸货的时候岑晨发现他们并不是将车上的废铁一股脑的一通乱扔,而是将车上五花八门的废铁进行分类。

    好奇之下岑晨就询问了一下周师傅。

    原来正如岑晨所想的,他们确实在分类。

    别看废品站里面它们都有着统一的名称废铁,但是实际上一般废品站收上来的废铁五花八门。

    什么生铁啦,铸铁啦,马口铁啊,还有什么钢板,角钢的边角余料,还有什么弹簧钢。

    反正不管你铁也好,钢也罢,一律按照5毛钱一斤收,然后废品站这边8毛钱一斤卖。

    但是钢铁厂肯定要分的很细致,因为不同材质的钢铁处理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随意混合在一起的话,炼出来的东西肯定都是不行的。

    随后周师傅还笑眯眯的说,其实所谓的废铁主要指的是生铁铸铁马口铁这些,而那些钢板钢筋角钢这些的,如果单独送来的话,收购价格也是按照废钢来核算的,只是废品站的老板不懂而已。

    也是这里面的利润太高了,高到废品站老板根本不在意这些,就这一车应该有四吨多,那就是八千多斤,估计可以卖到六千多块钱,而成本呢,只四千多块钱,扣除房租人工运费,一来一回,轻轻松松就两千块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