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城上将 » 第一百六十七章谋城

第一百六十七章谋城

    李欢放眼看过去,八百精锐整齐的排成方阵,肃杀之气迎面扑来。

    神臂营五人成组,他们身后背着两张弓,六只箭壶装满箭矢,腰间挎着薄刃短刀,果在外面的手臂,钢铁般的肌肉纵横,炫的眼睛发晃。

    他们都是一水的青年人,最大者也不超二十四岁,面容刚毅坚定,虎眸中流转着杀伐果断。

    刚才在酒席上,就听李开物介绍,虽然众人隐居在谷中,但墨凡一直统领着两营,追击胡寇剿杀山贼,他们都是经过战斗锤炼的精锐。

    因为都是弓箭手,所以他们的甲胄以轻便为主,熟牛皮经过编制,简单的护住身上要害,脚上的靴子,与普通兵卒不同,鞋底有小机关,用脚脖子一蹭,鞋底会竖起两排短钉,保证他们能在各种环境下,抓住土地立稳脚步。

    追风者的打扮,则与神臂射手稍有不同。

    他们身着一身轻质铁甲,涂抹成伪装色,头戴草色头盔,身后背着皮盾,以及一张短弓,腰间挂着两壶箭。

    护腕里藏着薄刃短刀,大腿、小腿处,以及靴内都藏有短剑,确保他们在任何情况下,极为便捷的拿到武器。

    李欢打量着他们,他们同样凝视着李欢。

    对于多年不曾谋面的主公,他们流露出好奇,这位看起来温润的男子,瞬间爆发力惊人,武艺不俗的墨二虎,在他面前如同孩童无力。

    这是我的部队,我还在燕王府时,便开始着手培养的人才,只是十年过去,他们是否依然忠心?

    兵卒们用行动回答李欢,他们挥拳锤打胸膛,其声势震天,随后八百精锐单膝跪地。

    “吾等候主公多时,请主公差遣!”

    其余人等知大势不可逆,也随之行礼,只是他们心中十分不甘,李欢在他们眼中是外人,凭什么一进谷就占据高位?

    但是畏惧墨凡的威势,他们只能将心中不爽,暂时掩藏起来,至于以后是否会爆发,那就得看李欢的手段。

    李欢不疾不徐的走过去,拍一下墨凡的肩膀,双手扶着他的手腕。

    “墨将军请起!”

    墨凡眸子泛光,顺势站起来,静静的走在李欢身后,他虽然性子孤僻,但是懂得尊卑之别。

    “大家都起来。”

    李欢的声音不大,足以传遍全场。

    八百精锐,整齐划一的站起来,带起一阵甲片摩擦声,他们的腰杆,挺得像标枪,等待李欢下一步指令。

    李欢六岁时,便可以挑选护卫。他没有像李清那样,从飞将七营中挑选战士。

    而是收养孤儿,组建了追风者。

    身为后世人,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极为看重消息。

    追风者便是他培养的精锐斥候,按照他最初的设想,是要培养八千斥候,分散在大炎十四州,往来传递各种消息。

    那时候他的想法,当然不是用来造反,而是他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只是老道士的出现,打乱他所有的计划。

    十年过去,追风者一直维持,三百人的编制,由墨凡暂时统率,他虽然也尝到精锐斥候的好处,但并不像李欢那样看重情报。

    李欢走到兵卒中,停在一名身材消瘦的汉子面前。

    “徐猛...对吧?”

    汉子神情激动,粗豪的笑道:“主公还记得俺?”

    “一辈子也忘不掉,刚把你接回府中时,你吃掉整整一箩筐的馒头,还不停的喊饿。”

    徐猛挠着脑袋道:“俺这饭量,也就主公好心收留,否则俺早就饿死。”

    李欢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向后走去。

    “孙铁柱...”

    “孟不凡...”

    “张小黑...”

    “牛木瓜...”

    ......

    都是熟悉的面庞,脸上的刀疤,也掩盖不住过往的痕迹。藏在脑海中模糊的记忆,一下子鲜活起来。

    这些血流尽,也不流泪的汉子,眼圈都红了起来,主公还记得他们,他们这些无名之辈。

    兵卒们流露出的心声,上苍开眼,赐给我们报恩的机会。

    李开物跟墨凡站在一起,轻声呢喃道:“小公子是天生的统帅,不久的将来,他所获得的成就,会比老家主,更为耀眼。”

    墨凡目光坚定道:“我们也会比父辈更强,彻底驱杀胡寇。”

    “你怎知小公子此行过来,是带领我们跟胡寇交战?”

    “因为在京都时,那些贵胄子弟都在欺男霸女,少将军却在忙着救助孤儿,这样的人物,岂会看着燕州百姓受难!”

    武威城,镇西将军府,张元化死后,这座豪奢的府邸,本来被张豪骈母子占据,但他们母子为人刻薄,不得张元化旧部的心。

    加上杨总管的筹谋,张豪琦成功入主将军府,并且手握五万人马,掌控武威郡一多半郡县。

    按照杨总管的计策,一直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出旬日便能彻底赶走张豪骈母子。

    但杨总管接到来自金水郡的密报,司马绿珠命他赶快行动,她已准备好夺取凉州。

    是夜,杨总管匆匆赶往张豪琦的住处。

    张豪琦面色苍白,身体非常的瘦弱,眉宇间有一股散不开的忧郁。

    “大总管深夜至此,是有何要紧的事?”

    杨总管欠身拜道:“冒昧前来,是为武威城封锁城门一事。”

    张豪琦眼神黯淡,瘫坐在椅子上,如同一截朽木。

    “杨公莫要再提此事,张豪骈纵有千般不是,毕竟是我亲弟,我怎能把事情做绝!”

    杨总管摇头叹气,此子优柔寡断至极,辅佐这样的人,能把人累死。

    “将军莫非忘记,灵堂之上,张豪骈掷矛一事?”

    张豪琦面色更白,身体起伏不定,他怎会忘记此事,当日他前来祭奠亡父。

    正在他磕头之际,张豪骈持着长矛向他刺来,多亏亲卫拼死相救,他才逃脱性命。

    杨总管凝视着张豪琦,后者面色惨白,两只手抓着椅背,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

    “将军若实在下不去手,此事交给老夫即可。

    我已得到密报,二夫人胡杳,如今在凉州牧府邸,你应该明白这个意思。

    一旦他们双方决定联手,我方腹背受敌,若不及时关上城门,万事皆休,到时胡杳可不会犹豫。”

    张豪琦抬起头,神情痛苦地抓着椅子,沉默了许久道:“杨公,在战场上遇到张豪骈,一定要留他性命,万不可让我背负骂名。

    最好能将他劝走,回到属于他的郡县,我还能和他做兄弟。”

    杨总管心中暗骂,真是一个糊涂虫,别人都把拳头砸在他的脸上,他却担忧别人的拳头疼不疼。

    “将军放心,老夫誓死守住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