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梅儿盈盈 » 160 那年的棒槌和搓衣板

160 那年的棒槌和搓衣板

    母亲和奶奶干的家务除了每天的三餐和日常打扫收拾,另外还有一项大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全家人的衣服被褥的清洗缝补。

    秋冬季节轻松一些,农村人不太讲究,在寒冷的季节被褥不会拆洗,全家人穿的厚衣服,只是偶尔清洗外套。

    母亲清洗我们穿的小件衣服基本就是在脸盆里手洗,有时候奶奶也给洗。如果是清洗大人穿的外套,母亲就会把我家的大铁盆搬出来,清洗第一遍一般会借助搓衣板来搓洗。

    天冷的时候,母亲不会劳烦奶奶洗衣服,她洗的时候会捎带着把奶奶的外套也洗了。

    开春之后,天气一天天转暖,母亲洗衣服的频率明显增加。

    奶奶这时也开始参与到洗洗涮涮中,首先她自己穿的不用母亲帮着洗了,有时也会帮母亲把我们几个孩子的衣服洗干净。奶奶不习惯用搓衣板,她喜欢用两个棒槌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捶捣着洗衣服,估计奶奶认为这样洗衣更省力更干净。我家院子里常年放着一大块一尺多高表面平滑的大石头,那是奶奶的捶衣石。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洗衣服起初只用深黄色的带点臭味的胰子,洗衣粉是我十好几岁之后才出现在家里的。

    每年大概在立夏之后的某几天里,母亲和奶奶两人会陆陆续续把全家人盖的被褥全部拆洗了重新缝制。这是一个大工程,大概要持续十几天才能完工。

    由于全家的被褥都是直接铺盖,没有被套之类,只是在有的褥子上另外多加一块布,差不多一个多月会拆下来清洗后再缝上去。盖的被子不容易脏,所以就直接用。但父亲的被子被口不但最容易脏,而且吸烟的时候不注意,经常会烧出细小的孔。母亲便特意找一块厚实的布缝在父亲的被口处作为保护,不定期拆下清洗后再缝上去。

    拆洗被褥都要瞅准天气好的时候,主要是奶奶负责在炕上拆,然后母亲和奶奶两人在院子里抖落开,把棉花被套先晾在铁丝上,翻开被面被里后挂在铁丝上母亲拿扫炕的笤帚把粘着的碎棉花清扫一遍,之后才开始洗。

    洗第一遍时,母亲会提前在大锅里烧一大锅半开的热水,头遍要用温水洗。母亲会用搓衣板反复搓洗每一处。洗这些大件不用奶奶,但奶奶还是会提示母亲用棒槌省劲。

    洗衣的脏水母亲会倒入一个脏水桶中,拎出去倒入街门外面的一个大沤肥池里。

    第一遍洗完后,母亲紧接着会用清水再洗两遍。最后一遍拧去水分的时候,奶奶会上前协助。

    连续几天,我家院子里的晾衣服的铁丝上都挂晒着各种大块的红花布和白布,那就是母亲洗过的被面被里和褥面褥里。

    不等太干的时候,奶奶就要及时收起这些洗了的布料,拿到屋里在炕上叠起来,然后拿到院子里,放到她的捶布石上,一手拿一个棒槌开始反复捶,正面背面捶,奶奶说是为了更加平整。等捶完后再次展开挂到铁丝上晾晒,细看确实平整很多。

    傍晚时候一般就干透了,奶奶把晒的布料一一收进屋里,叠好后用大枕头压上。

    第二天母亲和奶奶一起缝合被褥,这次洗的全部缝好后,再开始拆洗其它被褥。

    看着她俩如此忙忙叨叨,任劳任怨。我在敬佩的同时,心怀惭愧。我将来长大了是不是也必须干这种活计?而我发自内心不想干。

    姥姥家也同样是每年只拆洗一次被褥。虽然是在同一个村子,但母亲在一年当中去姥姥家的次数是可数的,实在是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压根就没时间。

    有一次,母亲去姥姥家,那时大舅母还在村里,她们大人闲聊时,大舅母感叹说姥姥是苦命人,母亲也是苦命,苦蔓子上结个苦蛋子。姥姥听了很认可,也所感叹。唯独母亲自豪地说:我闺女可不是苦蛋子啊!

    母亲的话对我仿佛是一种激励,我一定要过上不一样的生活这种信念越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