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有一座空间农场 » 第五十一章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第五十一章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中午的时候,刘秀珠和何氏带着苏月和柳倩倩一起去了荒地,苏兴和来弟也跟着一起去了。

    饭菜太多,不好拿,他们几人两两一组,抬饭的抬饭,抬菜的抬菜。

    做饭做菜不是难事,但是把饭菜带去荒地,却是难倒了刘秀珠。

    家里除了铁锅,只有水桶,水桶虽然只拿来装水,但是人家哪里知道,用水桶装饭菜,多少有些不卫生。

    至于铁锅,一直在灶头上炖着,先不说烫不烫。铁锅本来就重,加上饭菜那就更重了,两个人抬都有些吃力,每天这么来一回,日子久了谁吃得消。

    刘秀珠和何氏一商量,往后饭菜就在荒地做,荒地有水又有现成的柴,多方便。

    不过,还得抽空去趟镇上,多买两个新的木盆,饭菜做好了,就装在木盆里。吃多吃少,她们心里也好有个数。

    到了荒地,已经过了十二点。

    大伙儿干了一早上的活,早就饿了。

    一见苏家的人送来了饭菜,干活的那些汉子七手八脚的就围上去帮忙。

    锅盖一打开,杂鱼的香味立刻就飘了出来。

    王大勇微微一愣,他没想到,苏家准备的菜式竟然是红烧鱼。

    就要是搁在平时,一般人家哪里舍得做鱼,倒不是鱼贵,而是鱼肉太香,特别的下饭,就着鱼汤他一口气就能吃两碗饭。

    “婶子,下回不用做这么好的菜,我们就吃一顿中饭,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王大勇是这次帮工的小头头,就好比现代的包工头,工钱由他结,帮工的工钱也由他发。

    村长之所以把这次的事交给他负责,就是因为看中他忠厚老实又吃苦耐劳。

    单看他说这话,就知道村长没有看错人。

    他是担心苏家准备这么好的饭菜,大伙儿难免吃得多。这又吃又拿的,他心里过意不去。

    “大勇啊,放心吃,婶子做了不少饭呢。”

    鱼虾不花钱,就是多吃了一碗饭,相比买肉,还是省下了不少。

    再说了,都是帮自家干活的人,吃饱了,他们才会尽心尽力的干活。

    这要是缩短了工期,省下的才是大头呢。

    这笔帐,刘秀珠算得清清楚楚。

    “哎,辛苦婶子了。”

    一听这话,王大勇也没再多说什么。

    主家对他们好,他们就尽心的干活,争取早点把房子盖好了,比什么都强。

    “开饭。”

    王大勇发了话,大伙儿接过何氏分发的饭菜,各自找了地方,蹲下就吃了起来。

    苏月端着砂锅,走到李成君的身边。从砂锅里倒出了一碗粥,吹凉了,才递到他的手上。

    “饭和药不能同时吃,我看你也饿了,就先吃饭。”

    “谢谢。”

    李成君道了谢,接过肉粥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这会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苏月轻笑一声,“慢点吃,小心噎着了。”

    李成君嗯嗯了两声,捧着肉粥都没舍得看苏月一眼,他是真饿坏了。

    柳倩倩端着药罐,看了看不远处搭了一半的草棚子。

    “他晚上是要住那吗?”

    苏月点点头,“二哥是这样安排的。”

    当着李成君的面,有些话她不好说,她总不能说,是因为家里怕惹麻烦,不让她把人带回去吧。

    “那我过去看看。”

    肉粥是柳倩倩煮的,砂锅里是一天的量,现在还是热乎的,等到了晚上可不就凉了。

    李成君身上有伤,吃凉的东西对身体不好,她想去看看,能不能在草棚里搭个小灶台。

    等晚上的时候又能热粥也能取暖。

    “好,那你去吧,药就搁在这,一会让他自己喝。”

    柳倩倩放下药罐,转身就往草棚子走去。

    草棚子是临时过度的屋子,搭得没那么精致,就用四根竹子搭了一个框架,四周围用茅草围上,虽然简陋,倒是半点不透风。

    里面左右各搭了两张竹床的框子,左边的已经铺上了茅草,应该是给李成君睡的。

    中间留了好大一块空地,几块大石头围了一圈,算是个简易的灶台。

    看来苏槐早就想到了这点。

    既然有了灶台,也不用她多事了。

    等大伙儿吃过午饭,苏月几人收拾了东西就回去了。

    下午两点左右,村长又来了荒地。刚才他问了苏槐,家里那么多东西,要不要先搬一些来荒地,一天的时候,足够清理出盖房子的地,等明天那些东西就要用了。

    苏槐也是这么打算的,他就趁着下午有时间,去村里转了一圈,替苏槐寻了两条看门狗。

    荒地这么偏僻,万一有啥事,村里人也赶不及来帮忙,有两条狗看着东西,多少好一些。

    “村长爷爷,麻烦您了。”

    苏槐感激的道了谢,村长真的把他家的事放在了心上,早上刚说的事,不到二个时辰就把狗给送来了,他是真的很感激。

    村长笑着摆摆手,又不放心的多嘱咐了一句,“老二,晚上你得多留点神,可别睡死了。”

    “哎,我知道了。”

    收工的时候,苏槐没有跟着大伙儿回村里,这么多东西在荒地,他哪里能放心,再说了,他还要照顾李成君,放他一个伤患在这里,他更不放心。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一轮峨眉月悄悄的爬上了半空。

    因为是月末,月亮只留下了一道弯弯的残影,所以月色特别的晦暗。

    荒地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中间的茅草棚里透出一丝光亮。

    苏槐躺在竹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成君聊着天。

    “听月儿说,你叫李成君。”

    “是的,二哥,我家住在临县的莲花村。”苏槐比李成君大二岁,他不好直呼苏槐的名字,干脆就跟着苏月喊他二哥。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爷爷,奶奶,还有叔伯,不过我家这一房,就只有我和爹了,我爹他早年参了军,好些年没有消息了。”

    “怎么会没消息呢,参军的人也有休假啊。”

    王家村也有人去参军,那是村里罗二叔的大儿子,名叫罗风。他记得,罗风每年都会托人把他的俸禄带回来,而且还经常有家书。

    这没消息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是战死了。

    可是也不对啊,就算战死了,也会有抚恤金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