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6.三教合一

6.三教合一

    “小友请随贫僧来。”老和尚朝前带路,来到那禅房的门口,然后轻轻的推开了大门。

    门被打开的一瞬间,张弼就看到了里面坐着的那个敲木鱼的和尚,只不过在第一眼过后,他的心中略感有些失望。

    毕竟,即便他如今只有练气二阶的实力,根本无法测度这两个和尚的修真境界深浅,但凭借接人待物的阅历,却也看得出,这个和尚不是自己想找的人。

    要说张弼想来洪佛寺找寻什么,或者说他要如何让这个满是灵气的世界里充满云炁呢?

    而答案就是三教合一。

    佛道儒能够融合的先决条件是道家内部的融合,否则的话,佛道儒的融合若是变成了禅宗、丹鼎派、心学的融合,岂不是笑话一场?

    而这样的融合别说天尊、佛陀、圣人不会同意,恐怕就是那纯阳小儿自己也不会甘愿的。

    所以,三教融合必然是佛、儒、道三家的融合,而道家里自然就包含了丹鼎和正一两派。

    换句话说,这是一项由纯阳小儿推动,再由天尊、佛陀和圣人之间商讨出的一个合并方案。

    在这项合并方案当中,不管道教方面丹鼎、正一两派谁是主导,都必然会有一个具体的占比,而这个占比同样也会影响到佛、儒两家。

    大到一个世界中灵气、佛气和圣气的占比是多少,小到灵根、慧根、天赋在人群中所占据的比例。

    而在所有的比例当中,自然就会存在云炁的那一部分。

    而且即便纯阳小儿能够依靠道家内部的统治力强行压制云炁和灵气的占比,却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了云炁和佛气、圣气中的占比,或者是一个拥有慧根之人是否同时也拥有灵根。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谁也不希望敌人的内部是铁桶一块,倘若今天融合,明天又要分裂,那么在未来三教分裂的那一天,道教内部正一和丹鼎之间的对立便有了用武之地。

    回到眼前来,在张弼的第一印象中,这个敲木鱼的和尚就不是什么佛学大师,他充其量只是一名通晓一些佛法的武僧。

    这个世界上,信佛的人很多,但懂佛法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佛门内部也同样如此。

    而这样的一个人,与其说他是和尚,倒不如说他是这修真世界里分属“佛门”这个派别的修真者。

    佛门的修炼方式是什么,张弼非常清楚,毕竟佛门内部也有一套类似于丹鼎派这样的境界划分,儒门也是同样,倘若说抛弃佛门的修炼方式,而是强行以练气、筑基、结晶来提升修为,这只不过是一群假和尚。

    但是,张弼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毕竟倘若这只不过是一群可能实力到了筑基阶段的假和尚,那么之前大禹所言,这个世界已经完成了三教合一不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所以,张弼决定试探一下这个和尚。

    从进入这间禅房,到张弼说出第一句话这期间只过去了不到半刻钟,但对于一旁的那名老和尚而言,这名六岁孩童的举止十分的怪异。

    站在老和尚的角度来看,一名六岁的孩童纵使有很大的定力,能够一站就站一下午,但那是有足够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禅房中被敲响的木鱼。

    所以,当房门打开之后,这名孩童一定会去看那木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或者说问一问自己为何这个东西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但遗憾的是,这一幕并没有发生在老和尚的眼里,从张弼进来之后只是看了一眼那大和尚,随即就闭上了眼睛。

    换句话说,张弼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个木鱼,仍旧还是木鱼敲击而发出的声响。

    要说这个声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老和尚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慧是什么?”随着张弼提出问题,一下子就让他身旁的老和尚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三教之中对“慧”这个字的解读基本是一样的,就是智慧,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事半功倍,换句话说,慧是一种方法论。

    以及,慧就是道。

    此番张弼下界,身上五德三魂七魄不全,但唯独留下来的二魄当中就有慧的存在。

    即便是那纯阳小儿也不敢轻易的剥夺他的慧,毕竟那就是张弼身为宣和真人时的道。

    两个和尚都没有回答,但是此时那木鱼敲击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急促,配合上一种佛门独有的气,一时间禅房里的三个人或多或少都产生了焦虑的情绪。

    绵密而又急促的敲击声交织成了一处战场,十万将士在战场上冲杀,一时间杀气、血气、浊气充斥其中,也随着声响再次陡然增高而陷入到了一片混沌之中。

    张弼距离那声音最近,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刚开始的他还在感受着那声音的节奏,但很快他就知道,倘若他一直以一种“持戒”的姿态谨守本心,而不为那木鱼声所动的话,他是根本无法明白这份答案中的禅理的。

    所以很快,张弼就转变了自己的姿态,他让神魂融入到了那声音当中,以“入定”的姿态,就像是一名在战场中央诵经超度亡魂的菩萨一样。

    一段时间后,声音的频率开始变慢,直到回归了原本的速度。

    这一刻,大战休止,却并未真正结束,而是在“法无定法”的前提下,进入到了天下大势再次分分合合的阶段当中。

    “我要向你道歉。”此时的张弼用一种很诚挚的语气说道,“我原本以为你是一个假和尚,看样子我错了。”

    张弼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多少还是有点尴尬的,毕竟身具神魂的他,任何时候都可以一眼看穿对手的修为和进境,根本不会犯下这种“目中无人”的错误。

    但遗憾的是,在这个修真世界里,他的神魂受到了诸多限制,除非是像天池宫里那群对自己毫无防备的师姐们,否则的话只要稍微有些抗拒,他就看不出半点端倪。

    随着张弼的话音落下,木鱼声停止了,只见那盘膝坐在蒲团上的和尚放下木鱼,连同那一直在一旁想要看个究竟的老和尚一道,朝着张弼躬身喊道,“阿弥陀佛。”

    眼见他二人口宣佛号,张弼也以道家之礼回应,老和尚看在眼里,又不由得暗暗称奇。

    考验结束,三人都得到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张弼论的是“迹”,他想要看看那和尚是不是假和尚,倘若说那和尚在张弼问他“慧是什么”之后说出了任何一个字,那都是对佛的亵渎。

    毕竟,慧就是道,这个道不是禅宗,不是法华、净台、药师、弥勒,更不可能是摩尼,而是释迦牟尼口中的法无定法。

    而那敲木鱼的和尚论的是“心”,他告诉张弼,我确实没有悟出释迦牟尼那种“法无定法”的境界,但就如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一样,无论我修的是什么道,但照这样修下去,总有一天我也会到达“法无定法”的境界。

    至于那老和尚为何满意,那恐怕是因为他看到了张弼身上的慧根了吧。